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复配除草剂中苄嘧磺隆和丁草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 ,对丁·苄可湿性粉剂中苄嘧磺隆和丁草胺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甲醇 (A)和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 (B ,pH =5 .6 )为流动相 ,采用梯度淋洗 :0~ 5 .5min ,A∶B =6 5∶35 (v/v) ,5 .6min后 ,改为A∶B =85∶15 (v/v) ;在波长2 5 4nm下检测 ,苄嘧磺隆和丁草胺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1.2 0 %和 0 .83%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 %和 99 9% ,苄嘧磺隆和丁草胺的浓度分别在 0 0 0 1~ 0 36 0mg/mL和 0 0 15~7 74 0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已用于丁·苄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批量平衡吸附法测定了苄嘧磺隆和丁草胺在北碚土、郑州土、彭水土中的吸附常数Kd,并通过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变了其在土壤中的吸附常数。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均表现为:北碚土>彭水土>郑州土。随着CTAB浓度的增加,2种农药的Kd值显著增加;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2种农药的Kd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药》2008,30(6)
丁草胺是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用以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一些莎草科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广泛地用于水稻田除草,还可用于小麦、大麦、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等旱田作物,能防除稗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牛毛草、萤蔺、泽泻等。丁草胺是我国重要的除草剂品种,登记生产企业有204家,其中原药15家,有效成分的年生产量在6000~8000t左右。  相似文献   

4.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利用盆钵法测定了广东佛冈、韶关、梅州等地共14个点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结果]对于丁草胺,惠州龙门稗草ED50值最大,为757.33 g a.i./hm2,相对抗性指数(RI)为3.4,说明龙门点稗草对丁草胺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对于二氯喹啉酸,所测定的14个稗草生态型对其未表现出抗药性.[结论]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惠州龙门点抗性最高;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对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影响,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草剂的浓度变化和蚯蚓活动影响其降解速率。随着乙草胺和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半衰期在不同程度地缩短。在供试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蚯蚓会促进其降解,加速其解毒过程,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半衰期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分别缩短了2.2~2.3d和1.1~1.3d。  相似文献   

6.
以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为受试植物,实验室内培养植物并使其暴露于5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石油醚中,观察5种有机溶剂对龙须眼子菜外部形态的影响,并测定了植物中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几种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龙须眼子菜的叶绿素的含量,改变了龙须眼子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使其叶片中SOD、CAT、POD酶的活性比例失衡。结果显示,二甲基亚砜对龙须眼子菜的影响最小,数据比较接近空白对照,其次为二甲基甲酰胺,石油醚,而丙酮、乙醇对龙须眼子菜的伤害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法测定苄嘧磺隆在超临界CO2中的平衡溶解度,所用的压力范围为10~35 MPa,温度为308.15、318.15、328.15 K,结果表明其溶解度摩尔分数为4.13×10-7~1.932×10-6.实验数据经Chrastil密度型模型和Chrastil改进模型模拟,均取得较好的吻合.后者的模拟效果稍优于前者,模拟所得的平均相对偏差为8.82%,根均平方为11.30%,两者很接近,这表明理论模型的可操作性很好.  相似文献   

8.
5种酰胺类除草剂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迎  胡燕  姜蕾  潘波  秦涵淳  林勇 《农药》2014,(11):806-808,811
[目的]评价5种酰胺类除草剂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方法]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研究其对斑马鱼胚胎的致死效应和致畸效应。[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逐渐降低,5种酰胺类除草剂显示出相似的趋势,处理质量浓度与胚胎孵化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5种除草剂均诱导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囊水肿、游囊关闭、躯干弯曲等症状。[结论]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致畸指数分别为1.53、1.59、1.89、2.50、2.44,对斑马鱼胚胎均具有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9.
几种稻田常用除草剂对蝌蚪,田螺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叔平 《农药》1990,(1):28-28,5
目前,稻田常用的除草剂仅有对鱼类毒性的使用说明,而对稻田中群体数量相当大的蝌蚪、田螺等的毒性很少注明。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除草剂选用7种稻田除草剂。各处理药剂和浓度见表1。其中除了60%丁草胺为江苏昆山农药厂产品,其余6种均为进口农药。常用浓度为规定的亩用药量与保持3厘米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对哺乳动物和植物的毒性是通过对靶标位点的作用而产生的,目前已发现了近20种不同的除草剂作用机制,它们的靶标位点有些是植物所特有的,有些是哺乳动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所共有的。就这些除草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比较了它们对植物和哺乳动物的相对活性,以及如何确定它们的毒性。同时,除靶标位点外,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代谢和降解也是影响毒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黑藻对镉离子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镉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在选定的吸附条件下,即pH为6.0,吸附剂用量为2 g·L-1,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对于50 mg·L-1的Cd+溶液,黑藻对Cd+的吸附效率为96%,吸附量为24.1 mg·g-1.常温下黑藻对Cd+的吸附作用可用Langmiu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0.9852、0.9901和0.9982,说明吸附反应符合这三种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细胞悬浮培养不仅对作物的种子培育和繁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学、环境、农用化学的研究有着特别的作用,可用于研究外源物的植物体内的作用方式和代谢途径,从而为确定全盛的新颖化合物和提取的天然物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尤其是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如光合激素及相关化合物、植物生长抑制剂、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化合物、细胞衰老调节剂)和对光合作用有活性的化合物(如除草剂、真菌和细菌的光合毒剂)、有诱变作用和解除除草剂毒性方面的活性化合物的确定。与在温室对整修植物株培养的方法比较而言,用细胞悬浮培养法进行生物筛选具有如下优点:无菌和明确的培养条件;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要求窨小,测试物质量以微克计;遗传型相同和代谢活跃的细胞材料;无需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剂型配料;能够检漏由于渗透和运输不佳的活性化合物;比较,`中重复性好并短时间内可以有效地大规模地检测化合物。然而,设计离体测试系统时,必须确保它提供的信息完全适应被测试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植物的靶标细胞与测试用的细胞在生理上一致。异养悬浮培养的细胞在指数生长期的营养是不足的,因为其叶绿体处于原质体状态,细胞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细胞的分裂,这个时期的细胞与植物根茎分生组织的细胞在生理上正好相似,因此,异养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对影响分生组织的植物生长抑制剂 和一些除草剂的活性筛选特别有用。用异养细胞悬浮培养与藻类、浮萍的细胞悬浮培养及十字花科种子萌发方法分别对不同作用方式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和除草上抑制效果进行了对照试验,现将七年多在实验室用微型筛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工作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丁草胺对鲤鱼种、鱼苗、水蚤及蛙卵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鲤鱼、水蚤及蛙卵为试材,研究了丁草胺对其毒性情况。其中对鲤鱼种、鱼苗进行了4天的观察试验,并求出96小时的LC50值为0.19ppm和0.21ppm。水蚤试验进行了两天,求出48小时的LC50值为4ppm。蛙卵试验进行了10天,初步认为不引起发育异常的最高浓度上限为0.3ppm。由此看来,丁草胺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是较高的。而且三种生物中,鱼的敏感性为高。  相似文献   

15.
龙家寰  杨利玉  张盈  魏进  段婷婷 《农药》2020,59(2):122-126
[目的]建立了水稻稻杆、稻壳及稻米中丙炔噁草酮、西草净和丁草胺3种除草剂的残留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以乙腈作为提取剂,经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外标法定量,丙炔噁草酮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西草净和丁草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检测。[结果]水稻稻杆、稻壳及稻米中3种农药在0.01~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 mg/kg加标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2.9%~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2.73%~11.14%,定量限(LOQ)为10~50μg/kg。[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适用于水稻稻杆、稻壳及稻米中丙炔噁草酮、西草净、丁草胺3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陈小军 《世界农药》2005,27(5):44-48
为了减少过量施用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必须发展依靠生态调控而不是使用农药化学品杂草综合治理体系。他感物质是植物在生存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排他性化学武器,由植物释放并对其他生物产生生理效应的次生代谢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所有器官如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利用他感物质是杂草控制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35%丙噁·丁草胺EW对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2015年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35%丙噁·丁草胺EW、35%丙噁·丁草胺EW+20%氟酮磺草胺SC水稻移栽后使用对稻田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处理对稻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为100%,且对水稻安全。35%丙噁·丁草胺EW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测试法,研究了除草剂精禾草克、氟乐灵、扫特、2甲4氯钠盐水剂对泥鳅红细胞的遗传毒性。泥鳅在各除草剂试验液中染毒24h,采血制片。结果表明,四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地引起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细胞率等遗传指标的上升,其中部分浓度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除草剂浓度与微核率或核异常率无显著相关,不表现剂量效应关系。四种除草剂对泥鳅红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其中扫特的诱变效应大于其它三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19.
多种杀虫剂对菜蛾绒茧蜂的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增梅  刘银泉 《农药》2005,44(8):374-376
10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分别作用于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的蛹期和成虫期,观察这些杀虫剂对绒茧蜂的影响。试验表明,敌敌畏和杀虫双处理蜂茧后降低了成蜂羽化率,其他杀虫剂处理蜂茧后并未影响成蜂的羽化。在成虫触杀和胃毒试验中,毒死蜱、杀虫双和多杀霉素的毒力最高,在24h内可导致成蜂100%死亡,其他的菊酯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毒力次之,阿维菌素和甲氧虫酰肼的毒力最低,没有任何影响。胃毒作用存活的雌蜂寄生率降低。在叶片残留试验中,毒死蜱的毒力最高,成虫死亡率达100%;敌敌畏、氯氰菊酯、丁硫克百威、杀虫双和多杀霉素的成虫死亡率在22%~40%,其他几种杀虫剂均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20.
四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4种除草剂单一处理人工土壤时,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最大激活率分别为53.6%、17.4%、31.9%和25.5%,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4.8%、27.0%、18.7%和55.8%,且4种除草剂处理剂量与土壤脲酶活性之间的二元一次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规律性变化。从4种除草剂处理浓度对土壤脲酶的增幅和方程系数来看,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为:丁草胺>乙草胺>绿麦隆>莠去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