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时,井下避灾路线的合理制定直接关系到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巷道类型、高度、坡度以及通道障碍物等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并根据井下的有害气体、温度、烟雾和风向等监测数据,研究形成了动态的井下避灾路线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及时动态地调整避灾路线,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实时信息发布给井下人员,确保遇险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逃生。  相似文献   

2.
杨开发 《煤炭工程》2014,46(6):10-11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回采工作面现有避难硐室布置形式的分析,结合回采工作面巷道的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提出了将回采工作面的避难硐室布置在瓦斯抽采巷道与工作面巷道之间,避难硐室安全入口和安全逃生出口分别布置在工作面巷道和瓦斯抽采巷上,使用时更易与灾区环境隔离,增加了井下回采工作面采掘人员遇险紧急逃生系统,更有利于保障遇险矿工生命安全和井下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3.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救生补给站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当前我国在推动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紧急避险设施中增加救生补给站来增加逃生能力的新形式,并从提高自救续航能力、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保障遇险人员生命安全等方面入手,重点研究了救生过渡站的系统组成、结构形式、功能实现方式等关键技术。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救生补给站结构的抗爆冲击性能,通过性能检验和真人载荷试验验证了救生补给站的应急逃生和避险能力。KBJ-50/6型救生补给站符合我国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适用于各类煤矿及非煤矿山。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现状,即煤矿事故发现和报警主要由人工完成,无便携式抗灾变应急通信装备,无遇险(难)人员定位系统,灾区远距离侦测主要采用高压气体发射探测球,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差,事故应急救援决策主要依靠经验,灾后风流调控通过主通风机反风,井下逃生通道构建主要靠人工等。提出了融合水源、水位、水质、隔水层和透水通道等多元信息的水灾事故自动发现和报警方法,融合温度、烟雾、气体等多元信息的火灾事故自动发现和报警方法,融合热、力、气等多元信息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自动发现和报警方法。提出了抗灾变应急通信,遇险(难)人员定位,搜救机器人,灾区气体远距离遥测,基于大数据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辅助决策,逃生通道机械化构建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矿山工程技术人员几多辛勤实验,一种当矿难发生时可为井下遇险矿工提供避难空间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系统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煤矿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对现今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人员考勤、井下精确定位、井下遇险报警功能,具有成本低、维护方便、扩展性能强的特点,可有效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发生事故后,营救人员可根据定位系统快速准确判断遇险人员方位,提高救援效率,为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基于建立的井下演习巷道智能化系统和灾害事故场景模拟工程,对模拟灾害事故现场的井下视频监控、救援通信、人员定位以及现场救援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增加作业人员对事故的认知及逃生技巧和提高救护队员的实战效果进行了讨论,并对演习巷道智能化系统构建应具备的功能和技术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孙继平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69-71,114
分析了我国煤矿死亡事故中顶板和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37.72%和29.18%。提出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原则:地面最安全,遇险人员应尽快安全撤至地面。用于煤矿井下的紧急避险装置和方法应满足不影响矿井通风、没有引爆瓦斯等隐患、经济实用、利于安全生产等要求。提出了经济实用的自救器接力紧急避险方法:入井人员佩戴压缩氧自救器;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步行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撤离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根据自救器防护时间确定)设置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应设置压缩氧自救器,供遇险人员更换,保证遇险人员能安全撤至地面。指出了硬体救生舱存在的问题:通信依赖现有矿井通信系统、设置在巷道中会增加通风阻力、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时蓄电池和制冷电机等会引爆瓦斯、爆炸冲击波会使救生舱门打不开遇险人员无法进入、整体运输困难、工作面同时作业人员多而救生舱容量小、首次投入和运行维护费用高等。  相似文献   

9.
唐山矿十二水平7000、7010皮带系统担负着矿井主要煤炭运输任务。但是由于电气故障或机械故障,有可能造成着火事故,并且经常采取井下各皮带系统烧焊使火作业,一旦发生火灾将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将会沿进风巷进入各生产区域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结合7000、7010现场具体条件,成功地研制自动引流装置,在发生皮带火灾时将有毒有害气体引入总回风巷或区域回风巷,而不进入生产区域,减小事故损失,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介绍了自动引流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继平 《煤炭学报》2011,36(11):1890-1894
提出避免逃生通道被堵的方法:构建不少于3条巷道(井),减少全部逃生通道被堵的概率;做到回风巷道(井)无机电设备,减少引爆瓦斯的火源;回风巷道不作行人巷道,减少了瓦斯爆炸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提出氧气呼吸器接力逃生方法:在遇险人员逃生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设置氧气呼吸器。提出避难硐室自然降温方法:当构...  相似文献   

11.
地下矿井作业危险,空间拓扑结构复杂,因而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合理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以及疏散指示布置,能够有效提高井下人员的逃生效率,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结合某地下矿井实例,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搭建地下矿井巷道网络模型,从逃生人员的空间认知角度出发,利用标准化角度选择度值选取巷道网络模型中的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作为主要避险通道,为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布置提供参考;考虑巷道宽度、巷道类型、巷道坡度等巷道基础属性信息,并结合空间句法指标——标准化角度整合度,构建巷道网络应急脆弱模型,顾及巷道空间单元的稳定性,规划井下人员的最优认知路径,进而实现了多目标的地下矿井紧急疏散路线规划。该研究不仅能够为地下矿井的巷道布局设计提供建议,还可为地下矿井的应急疏散路线规划辅助决策、应急预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地下金属矿山中,竖井提升系统、地下硐室及采场的安全长期以来是关注的重点,而井下斜坡道作为大型机械设备下井、铲运机运输及工作人员逃生的主要通道,其安全性却常常被忽视。针对国内某矿山铲运机溜车事故,结合实际情况及公路相关工程资料,分析了主斜道避险设施设置的要求及要点,并提出了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井下,由于工人违章作业,曾多次发生普通带式输送机倒车伤人事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1事故现象及原因分析1.1事故现象目前,普通带式输送机倒车伤人事故多在带式输送机机头驱动装置侧,且多集中在掘进巷的带式输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煤矿重大灾害类型,通过研究逃生多系统软件接入技术,将多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后进行发布,在受灾区域,通过逃生无线快速启动装置,快速启动相关避险逃生装置;完善煤矿井下逃生技术及装备,提升逃生技术与装备能力,提高遇险人员快速反应、避灾逃生等方面的技能,从而保证在灾害发生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矿山事故发生后,首先救人。如果井筒或巷道遭到破坏,救援人员要想到达井下事故现场,必须清理井筒、巷道,如清理所需时间长,危险性高,则必须果断采取地面钻井救人的方法。先钻小眼井,贯通巷道,保障被困矿工生命,包括送风、送给养、送药品、通讯等,称为生命通道;然后,钻进大眼井,实施地面钻井垂直救援,称为救生通道。以栖霞笏山金矿救援1号孔为例,介绍生命通道的钻井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石油钻井井下情况复杂,地层气体中可能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当发生井喷事故时,有毒有害气体分布在井场,危及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必须加强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检定检测及日常管理,保证在极端条件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能够发挥作用,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个体因素的3个状态为外源变量,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为内生变量,构建了"个体因素、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个体因素、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个体因素的3个状态和工作压力出发,提出了对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灾区避难时遵循的行动准则?因通道堵塞,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能见度低等原因,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遇险人员应妥善进行避灾自救,其应遵循以下行动准则:(1)选择安全的避难地点;(2)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坚定的信念;(3)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4)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5)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6)积极配合救护人员、安全脱险。选择什么地点避难?井下遇险人员暂时无法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护;或利用现场的设施、材料构筑临时的避难硐室。灾区避难的遇险人员应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遇险避难人员,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坚定的获救脱险的信念。互相鼓励,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苦,直到最后胜利。特别在遇险时间较长时,这是比较关键的。千万不可悲观失望和过分忧虑,更不得急躁盲动,冒险乱闯,坚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来救护的。(待续)矿工井下避灾系列问答  相似文献   

19.
井下通风对于地下矿山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通过近来地下矿山的现场监管,根据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安全作业需求,分析各种危险有害物质,提出了优化井下通风方式的方法。对改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实现安全生产提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利用无线技术跟踪人员或设备,不仅可以实时观察井下施工情况,还能及时发现隐患和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快速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准确指出井下人员位置,争取宝贵的抢险时间,提高煤矿开采生产管理和作业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