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现有永磁辊式磁选机存在的漏磁严重、磁场强度低等突出问题,提出了3种环形拼接磁系--轭铁锥尖环形拼接磁系(YC)、轭铁圆面环形拼接磁系(YR)和无轭铁环形拼接磁系(NY),并采用Magnet软件仿真研究了它们的磁场特性。结果显示,3种磁系的近表面周向磁场强度极大值、近表面周向磁场梯度、径向磁场强度初始最大值和径向磁场作用力初始最大值均按YC→YR→NY的顺序递减,而径向磁场强度的作用深度和径向磁场作用力的作用深度则分别按YR→NY→YC和YR→YC→NY的顺序递减,从而反映出轭铁可有效聚磁,减轻漏磁现象,其中具锥尖结构的轭铁聚磁效果更为显著但影响磁场作用深度。根据仿真结果,可知YR的综合磁场特性最佳,YC其次,NY第3。 相似文献
3.
4.
5.
6.
成磊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0,(2):100-103
强磁选—浮选工艺逐渐成为原生钛铁矿分选的主体流程,但现有高梯度强磁选机精矿夹杂较严重,脉石矿物钛辉石易进入浮选流程影响浮选效果.分析了钛铁矿高梯度磁选过程中脉石夹杂机理,指出高梯度磁场力难以调控、脉石难以脱离是影响强磁选效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采用开放磁系永磁强磁选机分选钛铁矿的技术尝试,研制了永磁强磁选机试验样机,分选... 相似文献
7.
永磁筒式磁选机的磁系结构参数、磁块形状和尺寸千差万别,所形成的磁场也有很大的区别。运用ANSYS对其磁系优化研究,分析其永磁体排布的变化所产生的磁场强度、磁场梯度的不同特点。从而得到结论:主磁极的宽度对圆周方向的磁场梯度没有直接影响,垂直方向的磁场梯度随着主磁极宽度的减小而变大;宽度不一致的主磁极间歇放置可提高磁场强度与磁场梯度,且可增加磁翻滚次数;添加辅助磁极提高了磁场较高区域的作用空间,同时提高圆周方向的磁场梯度。 相似文献
8.
9.
对现有永磁挤压磁系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挤压磁系设计方案。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新型磁系导磁板尺寸和磁极配比等关键参数,使磁场强度和磁场作用深度均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粗颗粒弱磁性矿分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磁流体静力分选机的选分空间为非均匀磁场,以往磁选机磁系设计基本上是均匀场的磁系设计问题。本文阐述了分段逼近法在非均匀磁场问题中的应用,复合型磁极磁流体静力分选机的磁系设计及计算实例。本法具有准确可靠等特点,为磁选中非均匀磁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两体结构是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结构,采用FLAC3D模拟软件中的硬化软化模型,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各力学几何参数对两体岩石结构破坏的影响.首先,利用塑性剪切应变等值线图,模拟首次呈现了两体结构冲击失稳过程中的弹性回跳和应变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表明,强度差异是发生冲击失稳破坏的必要条件,硬体变形模量的增加使其冲击能量减弱.其次,模拟研究了一体两介质和两体结构单轴压缩失稳破坏的区别,发现增加界面强度可以减缓两体结构的冲击性.最后,不同的高度比及高径比的模拟表明,两体岩石结构的冲击失稳只在一定的高径比范围内发生(硬体> 0.05,软体>0.5),且在相同的软体高度下,动态破坏时间随高度比的增加而减小,即破坏的突然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14.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工具,采用Euler-Lagrange方法模拟高梯度磁场中气-固两相流动,气相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描述,综合考虑颗粒受力,并用颗粒轨道模型对颗粒的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亚观尺度的磁性微粒,磁场作用力和流体曳力对颗粒的运动起主要作用;颗粒起始位置越靠近磁介质,颗粒就越容易被捕捉;当磁性微粒的直径在5~40μm范围内时,粒径越大,粒子被捕捉的可能性就越大;较低的气流速度有利于颗粒的捕捉。 相似文献
15.
16.
煤炭采掘业对设备类型、规格和数量的需求,受矿山自然地理、煤层类型、采掘作业规模和开采工艺等变化的影响很大,使煤机制造企业接收到的订单大多具有品种多、加工周期短、以中小批量订货为主和变化频繁等特点。多样化的订单要求给企业的生产加工增加了难度。基于GT工艺流程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快速构建柔性制造单元(FMC),对零件进行成组加工,可以使企业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两个方面的平衡中获利。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5,(11):66-69
为提高井下避难硐室的防烟能力,提出了一种避难硐室防烟体系。该防烟体系由避难硐室前的正压送风前室和一段具有排烟能力的巷道构成,通过前室送风风流的阻挡和巷道内的排烟共同作用,以阻挡烟气进入硐室。采用小尺寸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并通过改变正压前室顶部送风口的风速,探讨了其对正压前室防烟和排烟巷道中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室送风形成的反吹气流,可以有效地阻止烟气侵入避难硐室,降低巷道内烟气的温度。在排烟风速4 m/s的条件下,若送风口的风速大于排烟口风速,烟气的最高温度比送风口风速较小时降低了10~30℃。送风口处正压值增加后,排烟口处的负压值也增加,说明增加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能够促进排烟。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