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相变硬化后的残余奥氏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GCr15轴承钢在激光超快速加热淬火条件下得到的残余奥氏体特征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超快速加热淬火条件下,其残余奥氏体常常分布在未溶碳化物周围和马氏体组织之间,并呈薄膜盘状分布。这个常规热处理中的韧性相在激光相变硬化中,被一定程度强化。这种形态和被超细化了的残余奥氏体对提高整个硬化效果和延迟马氏体之间和碳化物周圆界面处的显微裂纹的形核及其扩展极为有利。它对于强化层的韧化有极大贡献,为马氏体和碳化物组织的超高强韧性提供了又一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将具有平衡态的或者是非平衡态原始组织的亚共析钢进行加热,加热到铁素体与奥氏体共存的两相区即临界区温度区间,保温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淬火,这种淬火方式被称为亚温淬火。本次试验研究在亚温淬火条件下,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45钢强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该钢亚温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同时研究了亚温淬火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细化的特点和马氏体转变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800~840℃,随淬火温度升高,45钢的强度升高,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65Mn弹簧钢带形变超细晶粒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原始状态为热轧成型与冷轧成型的66Mn钢带,尺寸为1.7×5毫米和1.95×5毫米。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电接触快速加热油淬火均获得超细晶粒,晶粒度为14级与15级(按冶标27-77推算)。加热速度在26.7℃/秒至54℃/秒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加热速度,对晶粒细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钢件在锻热淬火加热时通常处于奥氏体化高温区(1100~1300℃),因而导致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也较粗大。尽管一般认为,锻热淬火前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有利于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延缓过冷奥氏体的分解,因而可提高钢的淬透性。然而在材料本身具备足够淬透性的条件下,仍然希望获得细小奥氏体组织,以改善淬火回火钢的强韧性配合。 1.试验方法试验用钢:45Cr钢、直径50mm;化学成分(wt%):0.46C、0.30Si、0.64Mn、0.96Cr、0.25Ni、0.02S、P。切割下料后,分别按以下两种工艺处理样品(截面尺寸:15×15mm)。工艺(1):将坯料加热到1150℃出炉始锻,一次成型至900℃终锻,停留3~5秒后入油淬火。淬火态试样的工艺为:下料→一次锻造成型并油淬;  相似文献   

5.
采用刚玉砂轮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对60Si2Mn钢进行了磨削硬化,研究其硬化层组织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磨削强化工艺可获得760HV以上的高硬度淬硬层,最大淬硬层深达2.0 mm;磨削淬火加热速度极快,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淬火马氏体组织非常细小,得到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6.
T10A工具钢以780℃三次循环淬火,在温度为680℃、应变速率为2.0×10~(-4)S~(-1)的变形条件下获得最大延伸率为415%,应力为10.9MPa. 用供应状态的T10A钢挤压棒材制成φ15×20mm的圆柱形试样,在680U以不同的变形条件进行镦压,其真实应力随变形程度增大而下降。采用WJ—1,Ty—1润滑剂比无润滑时,变形抗力减少10~20%,而超塑性材料比非超塑性材料变形抗力降低20~30%。超塑性变化后,碳化物颗粒细化。而硬度随变形程度增大而增大,随后又有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去年九月份,我们处理过一批T8板件(170×130×26mm),板上镗有大小不一的孔,技术要求为HRC43~48。开始,我们按照常规的淬火工艺:加热到790~810℃,水(三硝水)→油双液淬火。在水中停留时间为6~8s,即在水中停留时间系数为0.2~0.3s/mm。淬火后孔与孔之间出现严重开裂现象。我们观察金相组织,除晶粒度稍大外,组织正常。用线切割割下26×10×10mm长方形试样,测得表面硬度为HRC62,心  相似文献   

8.
在MMS-1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Mn-Cu耐候钢未经变形和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比较它们的组织演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区向左上方移动,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晶粒细化,抗拉强度提高。变形奥氏体的位错缠结,抑制贝氏体长大,细化相变后的显微组织。在20~30 ℃/s冷速范围内获得的板条状组织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组成,贝氏体的第二 相是渗碳体。在5~10 ℃/s的冷速范围内可以获得粒状贝氏体,第二相为基体上分布的马氏体 / 奥氏体岛或退化珠光体。  相似文献   

9.
GCr15钢经830℃循环淬火2—3次后,在T=780~800℃,■=0.4~2.8×10~(-2)min~(-1)条件下可实现γ+k二相区的组织超塑性,在其超塑变形条件下进行模具的超塑成形效果良好,模具超塑成形后直接淬火可实现超塑形变热处理。GCr 15钢经超塑形变热处理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多冲寿命成倍提高,抗弯强度及耐磨性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耐候钢形变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膨胀法结合硬度测试得到耐候钢未变形和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冷却速率、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奥氏体与未变形的相比,铁素体 珠光体相变区向左上方移动,获得铁素体 珠光体的临界冷速增大;变形奥氏体的位错缠结抑制了贝氏体长大,细化了相变后的显微组织;在冷速大于15℃/s时,获得板条状贝氏体,第二相是渗碳体;在冷速5~10℃/s的范围内获得粒状贝氏体,第二相为基体上分布的马氏体/奥氏体岛.  相似文献   

11.
激光热处理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热处理,能量可达10~9W/cm~2,是氧一乙炔焰的10~5倍!激光热处理在当今众多的热处理工艺中异军突起,以激光淬火为例,它与常规淬火不同之处甚多: 1) 加热、冷却速度极快,激光淬火加热的时间往往是十分之几秒,甚至更短。加热和冷却速度可达10~6℃/S以上。 2) 工件变形微小,激光加热只是一般工件厚度的十分之几,其余部分温度很少变化,淬火时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T1OA工具钢的超塑性工艺作了介绍,探索了预处理工艺、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超塑性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780℃的三次循环淬火,在温度为680℃,应变速率为2.0×10~(-4)S~(-1)的变形条件下获得最大延伸率为415%,m值为0.48。  相似文献   

13.
<正>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经淬火后,可获得低碳马氏体组织。其组织形态为尺寸大致相等且近于平行的马氏体板条,而其亚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特征是马氏体板条内具有高密度的位错(经电阻法测得其密度为0.3~0.9×10~(12)cm~(-2))。由于低碳马氏体的组织形态与亚结构不同于一般高碳型的片状马氏体,而使其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及良好的塑韧性。(σ_s=100~130 kgf/mm~2,σ_b=120~160 kgf/mm~2和σ_5≥10%,(?)≥40%及 Ak≥6 kgf/cm~2Ak-40℃≥5kgf·M/cm~2),在工程因而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控激光扫描速度,运用4D打印技术制备出具有不同相转变温度和微观结构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结合XRD、DSC、SEM和循环压缩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扫描速度对4D打印钛镍合金相组成、相转变、微观结构和超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扫描速度从80 mm/s到150 mm/s时,4D打印钛镍合金中马氏体相(B19’)含量减少,奥氏体相(B2)含量增加;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和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Af)随激光扫描速度增加而降低。奥氏体状态下循环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扫描速度为80mm/s时,4D打印钛镍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弹性,10次循环压缩后稳定的可回复应变达到4.99%,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回复应变2.64%;激光扫描速度为150 mm/s时,在3次循环压缩后回复应变几乎保持在4.55%不变。  相似文献   

15.
用来冲制电池锌筒的冲棒一般由高速钢制作,若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回火,冲棒使用寿命不高(每根只能冲2万只锌筒),失效形式一方面是表面耐磨性不够,另一方面易产生脆断。现采用下述工艺:1.低温淬火工艺:高速钢冲棒先经低温(560±10℃)和中温(850±10℃)两次预热后,转入高温盐浴中加热,W18Cr4V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250~1260℃, W6Mo5Cr4V2钢为1180~1190℃,淬火加热时间按10s/mm计算,保温后入280±30℃硝盐浴,停留2~5min,空冷到室温,然后在560±10℃连续回火三次,每次1.5~2h。检查硬度,可达HRC62~64。  相似文献   

16.
对冷轧态、淬火态、球化态三种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奥氏体化阶段不同加热速率(5,300℃·s~(-1))下的淬火-配分(QP)热处理,研究了加热速率对其最终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奥氏体化阶段快速(300℃·s~(-1))加热对冷轧态钢具有明显的晶粒细化以及加速奥氏体形成的作用,而对淬火态和球化态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基本没有影响;经快速加热QP处理后,冷轧态钢的抗拉强度比慢速(5℃·s~(-1))加热后的提高90 MPa,伸长率仅降低0.9%,而加热速率对球化态及淬火态钢QP处理后的拉伸性能影响较小;经慢速加热QP处理后,冷轧态和球化态钢中硬质相沿再结晶铁素体晶界呈条带状分布,变形时易产生孔洞。  相似文献   

17.
轴承零件热处理普遍采用油作淬火介质。这是因为油在冷却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对流期),冷却速度特别缓慢,如10~#和20~#机油对流阶段大约从300℃开始,一直持续到室温。轴承钢的马氏体转变温度与冷却速度较小的对流相吻合,从而使轴承零件在淬火过程中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大为减小。但是,由于油的冷却速度慢(650~500℃时为100~120℃/s;300~200℃时为20~500℃/s),淬火时,虽然用手动葫芦将套圈吊入油中,使其在油中  相似文献   

18.
我企业生产用冲模均用CrWMn钢制造,其常规淬火方法是加热至830~850℃淬火、200℃回火2h,回火后钢的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少量残留奥氏体,硬度为60~62HRC。  相似文献   

19.
9 SiCr 钢在供应状态(热轧退火)即具有一定的超塑性,经循环淬火超细化处理后,在720—760℃、初始应变速率为(0.3—4.4)×10~(-2)min~(-1)变形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超塑性能,最终延伸率δ_T 可达300—500%,最大流变应力σ(mux)仅20—40MPa,m 值为0.4左右。  相似文献   

20.
钢的机械性能与其组织结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在渗碳件已获得合理的渗层深度、碳势、碳浓度以及碳化物形态、数量和分布适宜的前提下,为提高其强韧性,应充分细化渗层及芯部奥氏体晶粒,避免热处理显微裂纹的产生,并尽可能获得板条状马氏体。为此,推荐渗碳后用循环加热加快速淬火来取代传统的二次淬火或直接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