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世琴  韩鹏  张岩  贾斐  任福生 《石油机械》2005,33(12):43-45
随着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聚合物驱油井见效和产出液含聚合物浓度的升高,抽油杆柱偏磨加剧,为此开展了油井防偏磨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但由于油井偏磨状况的差异,给制定防偏磨工艺造成了一定困难。为了使防偏磨措施的制定方法更简单方便,通过大量的计算、测试、统计以及杆柱受力仿真归纳出了单井综合措施分布图。应用单井防偏磨措施优化图模板制定防偏磨措施,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针对抽油机和电泵在举升含聚液体时暴露出的杆管偏磨、烧电机及螺杆泵排量范围小等问题,开发应用了适合于聚驱举升、实际排量在180m^3/d以上的地面驱动多线大排量螺杆录。通过对单线与多线2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认为多线螺杆录在改善定子橡胶散热、提高泵的工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得到了现场试验的对比验证。现场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多线大排量螺杆泵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高产液井的举升需要,而且具有明显的降投资和节能效果。截至2005年7月底,大庆油田在用聚驱大排量螺杆泵井146口,平均免修期339d,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谢文献 《石油机械》2011,39(1):87-88
针对杆管偏磨问题,开发了系列防偏磨治理配套技术,但由于对井身轨迹认识不清,对偏磨成因判断不准,造成防偏磨治理整体效果不明显。为此,推广应用了陀螺测斜技术。该技术就是使用动调式陀螺仪测量方位,用加速度计测量井斜,从而测量出套管井身变化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偏磨治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防偏磨治理整体效果。STXZ-3X165井为典型的偏磨多轮次油井,对该井实施了陀螺测斜,采用内衬管防偏磨治理措施后,免修期由93 d延长至455 d。STS3C8井为井身垂向变化大的井,因泵上500 m杆管偏磨严重,采用陀螺测斜仪测试,制订了上提泵柱的治理措施,治理后该井的免修期由92 d延长至243 d。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驱油井管杆偏磨的问题,分析了聚驱油井的偏磨特点,研究了其偏磨机理,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偏磨措施,与此同时优选并且研制了防偏磨工具,详细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界定了其适用范围。新型防偏磨工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特殊烧结工艺将HUMWPE材料固定在接箍上,耐磨性和摩阻系数低;②外径小,防偏磨接箍外径比扶正器小8~10 mm;③金属本体中间设计了泄流孔,能有效减少抽油杆脱扣;④具有良好的耐温及耐腐蚀性能,在产液腐蚀、结垢井中使用不影响性能。该防偏磨工具在现场应用120井次,与未使用该工具相比,平均检泵周期延长85 d。  相似文献   

5.
玉门油田油井免修期短,给油井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延长油井免修期,现场应用亲水膜、微生物、水基化学防蜡和双涂层包胶防砂新技术。经过两年的现场试验,油井免修期得到了有效的延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下寺湾油田延长油井免修期工艺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寺湾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平均单井日产液仅有6.5t,以抽油机举升方式为主,由于产液量低、流体特性差、井身结构复杂等特点,油井普遍存在着偏磨、出砂、结垢、腐蚀、结蜡等问题,2003年油井免修期仅308d,平均单井年检修1.2次。频繁的检修作业给油田开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免修期的各种因素,加强机理研究并进行技术攻关,实施针对性配套防治技术,油井免修期指标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管杆偏磨是影响黄88断块抽油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杆柱扶正、加重等偏磨治理措施对高含水定向斜井效果不佳。为有效解决油井偏磨问题,减少维护性作业工作量,研究应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油管防偏磨工艺。经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内衬油管具有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等优点。该防偏磨工艺在21口偏磨严重井进行了推广应用,平均延长偏磨井检泵周期2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李兰竹 《石油机械》2011,39(3):50-52,73
针对低产油井普遍存在供采不平衡、泵效低以及杆管偏磨突出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以小直径抽油泵、抽油杆防失稳技术、杆管减磨接箍技术和低产井优化设计技术等为主的低产井有杆泵高效举升配套工艺。采用该配套工艺既能充分发挥和协调油层的供液潜力及抽油设备的排液能力,又可以解决杆管失稳弯曲造成的杆柱冲程损失及偏磨问题,实现了小直径抽油泵的连续高效举升。现场170余井次的应用表明,采用该配套工艺,抽油泵平均泵效提高18%,免修期延长8月以上,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防偏磨配套管柱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海 《特种油气藏》2006,13(3):81-82,88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机采井维护性作业有相当的比例是由于井斜造成管杆偏磨,导致抽油杆断脱或油管漏失。为了有效减少这种损失,研究与应用了多功能立体防偏磨配套管柱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偏磨引起的修井作业,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从而提高油井的生产时率。  相似文献   

10.
注聚受益油井由于受聚合物的影响,易导致杆管偏磨,尤其是在大斜度井和小井眼侧钻井,油井杆管偏磨更为严重。通过分析聚合物对柱塞下行阻力、抽油泵凡尔进液阻力的影响程度,针对性提出了注聚受益油井杆管偏磨治理技术对策,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形成的技术对策能够为有效缓解注聚受益油井杆管偏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胜利油田八区、七区中、六区东南部等区块相继进入聚合物驱开发,出现了窜聚井,抽油机井偏磨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检泵周期缩短,井下作业工作量及待作业井数增加,生产成本上升,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统计2004年胜利油田165口窜聚抽油机井中,当年发生偏磨64口,占窜聚井总数的38.8%,与窜聚前2003年对比偏磨井数增加55口,偏磨比例增加33.3个百分点;偏磨原因检泵井占总检泵井比例由2003年的3.2%上升到27.1%,成为检泵作业的最主要原因。为此,自2004年起开展了窜聚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治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向前 《石油沥青》2012,26(3):34-38
超薄磨耗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路面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交通荷载大、路面性能高的高等级路面提出的,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处理,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通过对超薄磨耗层在连霍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效果的介绍与分析,对超薄磨耗层的适用范围做出了界定,并对超薄磨耗层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摩阻柱塞抽油泵提高泵效及防偏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杆管偏磨井数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聚合物驱采油效果和规模应用。对杆柱屈曲的原因、规律和偏磨状态以及偏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制并应用聚合物驱低摩阻柱塞泵解决了摩阻小、漏失量也小的难题。实施了防偏磨配套技术,研制了3种杆串在线测试仪,解决了杆管偏磨的问题,延长了杆管工作寿命,提高了泵效。  相似文献   

14.
抽油机井杆、管防偏磨工具优选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油井杆、管偏磨进行有效的治理,对近三年应用的多种防偏磨工具按照技术评价、使用效果、性价比以及质量保证的评价方法,从结构、材质、质量等方面优选出了双向耐磨接箍、叶片扶正器、玻璃内衬管等应用效果较好的防偏磨工具。在结合偏磨机理分析和治理对策的基础上,针对高液量和低液量斜井、稠油、高含蜡斜井等井况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配套措施并进行了现场推广应用,实现了短周期井的有效治理,为今后井下工具实行优胜劣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定钻压、定转速条件下PDC钻头单切削齿磨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C钻头切削齿的耐磨性相当高,要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来找出其磨损规律来是不现实的,因此很有必要找出一种PDC钻头切削齿磨损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简要分析切削齿磨损机理的基础上,对切削齿磨损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了切削齿切削岩石时的线磨损速度模式。定钻压、定转速条件下的单切削齿磨损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切削齿的线磨损模式是正确的。该方法是研究PDC钻头切削齿磨损规律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SBR改性乳化沥青容易生产,低温性能好,是目前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改性乳化沥青;而乳化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好,更适应炎热地区使用。在实验基础上,对比两种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性能及造价,乳化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抽油杆管偏磨成因及解决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针对目前国内卟抽油杆、管偏磨的成因,分析了目前采用的避免或减少抽油杆、管偏磨的方法与措施,旨在对不同抽油杆、管偏磨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防偏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含砂油井存在的砂埋柱塞、砂卡泵和漏失严重等问题,研制了自旋式防砂泵。该泵采用了旋转接头、螺旋阀罩、柱塞总成、刮砂器于一体的多功能防砂结构,具有排而不卡和漏失量小的特点。该泵在游动阀罩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相对阀罩的轴线有一个螺旋角度,在下冲程时,流经螺旋槽的原油对柱塞产生水平分速度.产生使柱塞相对泵筒间歇转动的转矩,从而使泵筒和柱塞均匀磨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通过15井次的现场试验.平均单井延长检泵周期53.4d.提高泵效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