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扭曲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扭曲管强化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实验测试了螺距、管径、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传热与功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比圆管的性能好,螺距和管径越小、水喷淋密度和风速越大,传热系数越高,但流动阻力同时增大,存在合适的螺距、管径、水喷淋密度和风速使蒸发式冷凝器综合性能最佳.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将蒸发式冷凝器在工业中应用,起到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喷淋密度及迎面风速对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受迎面风速的影响较大,而受喷淋密度影响较小。得到了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系数计算式,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2.2%,进而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中水膜与空气的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3.
对蒸发式冷凝器雨区中空气与喷淋水滴进行传热试验研究的困难主要在于雨区中的空气温度难以准确测量.针对蒸发式冷凝器雨区空气与水逆向流动的特点,设计了可以同时测量雨区气温和水温的装置.试验测量了不同喷淋量和不同风速下的雨区气温值,根据传热学和热力学理论分析了雨区气温测量值的变化规律.试验和分析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分离水和空气,准确测出气温和水温.本测量方法对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深入实验研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立式蒸发式冷凝器的水膜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喷淋水量、进口空气流速和螺旋线插入物对水膜流态的影响,并探讨了管内的液泛现象和得到液泛的经验公式,为立式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蒸发式冷凝器在离心式冷水机组中的应用原理,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离心式冷水机组中的相应优势,以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相应问题,即影响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几个制约因素。针对以上优势和问题因素提出蒸发式冷凝器在离心式冷水机组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思路和设想,实现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6.
搭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试验台.在标准工况下,分别比较了普通套管式冷凝器,3套管式冷凝器和板式冷凝器对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在热泵热水器系统中换热性能大大优于另外两种常规换热器,使系统性能系数达到4.1,比使用其他两种冷凝器时系统的性能系数提高20%左右.试验结果为如何提高热泵热水器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溴化锂溶液喷淋密度、溶液浓度对喷淋式发生器传热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喷淋发生器的溶液侧传热系数随着喷淋密度增大而增大,但冷剂水蒸汽量并非一直增加,达到最大值后会逐渐下降。喷淋发生器的溶液传热系数随着溴化锂水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浓度小于50%时两者为线性关系,当浓度大于50%时两者为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选型及在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兴龙  李瑛 《流体机械》2006,34(2):80-83
介绍了用温降计算法进行蒸发式冷凝器的选型计算,分析了影响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效率的因素,指出设置洗涤式油分离器对于氨制冷系统的有利作用。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蒸发式冷凝器的管路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结构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吸收器的吸收过程,建立了溶液吸收冷剂蒸汽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并且获得了数值解。同时分析了喷淋密度对液膜流速、液膜厚度、传热Nusselt数以及溶液出口温度、出口浓度和吸收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密度Γ并非越大越好,当Γ=200kg/m·h时,吸收器的吸收效果最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电站冷凝器壳侧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电站冷凝器壳侧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的两流体数值模型,基于分布阻力方法建立气液两相的控制方程组,对N11220—1型冷凝器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表明液相对该冷凝器总体性能的影响不显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和单相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流体模型计算的相对热流密度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精度比单相模型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1.
内螺旋盘管冷凝器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坤峰  卫尧  王志远  姚哲卿 《流体机械》2008,36(1):80-85,69
一种用于海水冰浆机的内螺旋盘管冷凝器可以显著强化传热和减小换热器体积,为了研究这种换热器的动态工作过程建立了分区、分流型的适时动态分布参数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的适时物性参数、湿区含液量、流动压力损失以及管壁蓄热等影响因素,采用显式方程组,求解速度快,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制冷剂状态从所建立的物性数据库中适时获取物性参数.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冷凝器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冷凝管长度与直径、冷却水流速与入口温度因素对冷凝器动态换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特点,采用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对不同流程数的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比较,发现了增加流程数对换热量和制冷剂侧压降影响的规律;得出了为保证冷凝器合适的压降,不宜使整体流程数过多的结论.同时,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多种各流程扁管排数分配方式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各种各流程扁管排数分配方式对冷凝器的换热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制冷剂侧压降的变化;两相段应该作为冷凝器芯体的主体部分,以保证整个冷凝器有较高的换热性能;由于过冷段扁管排数对制冷剂侧压降影响较大,不宜过少.  相似文献   

13.
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热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兴群  袁秀玲  黄东 《流体机械》2005,33(12):65-68
对平行流式冷凝器热力性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分析,得出了影响平行流式冷凝器热力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平行流式冷凝器热力性能的措施,为平行流式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of diffusion-absorption (DAR) refrigerators have intensified, as well as the market's interest in increasing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cogeneration systems. 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most different procedures. This article evaluates a non-intrusive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monia mass flow rate at the inlet of the expansion device. The required parameters are geometric data and condenser temperature. The air-sid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considering six empirical correlations. Then, throughout an energy balance in the condenser, the mass flow rate was computed. Four correlations predicted simila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us,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ammonia mass flow using only the geometric data and the condenser temperatures. The strategy adopted to achieve this goal it was to use only the geometric data and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condenser and to calculate the energy balance in the superheated and saturation phases, since the absence of the subcooling in the condenser is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DAR cycle.  相似文献   

15.
三种平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汽车空调主要采用平流式冷凝器,平流式冷凝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特点。针对广泛使用的三种平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在特定的工况下进行了换热量设计计算,引进了单位重量传热系数和单位面积传热系数,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冷凝器结构的优缺点,得出了最省材料和最省空间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空调换热器分布参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对R22替代制冷剂R32、R410A、R407C和R290在翅片管冷凝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迎面风温和风速下冷凝器的流动和传热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无论增加迎面风温或风速,R407C单位面积换热量,压降和质量流量最大;R290和R32压降和循环质量流量均小于R22;R410A虽然压降较小,但循环流量大;R290循环质量流量较R22小40%左右,且R290换热温差较小,换热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分别采用R22及其替代工质R410a的平行流冷凝器在室外变工况下性能的同异。通过建立平行流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仿真研究了不同冷凝温度下R410a和R22的变工况特性,并引入质能比的概念对这两种工质的单位换热量所需制冷剂质量的多少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是R410a和R22的换热量、制冷剂侧压降和制冷剂质量随工况和冷凝温度的改变具有的相似的变化趋势,且R410a具有较高的换热量和较低的压降;两者的质能比随进风温度和进风量的升高均呈基本一致的向上抛物线的变化趋势,且R410的质能比低于R22。可以得出R410a与R22具有相似的变工况特性,适合替代R22应用于采用平行流冷凝器的汽车空调。并且R410a在传热、流动性能和降低制冷剂充注量方面均优于R22。  相似文献   

18.
19.
高温热泵系统中非共沸工质的非完全冷凝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完善高温热泵系统的性能,首先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进行了理论循环研究,论述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系统冷凝器中发生非完全冷凝的可能性,并分析了该现象对系统参数造成的影响。然后,针对非完全冷凝现象设计了试验方案,并在水-水热泵试验台上进行了多流量、多温度和多频率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捕捉到非完全冷凝试验现象,而且初步发现了该现象和部分系统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这可为合理制定高温热泵的调控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