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北盆地东台拗陷重力资料解释,郑源来等苏北盆地东台拗陷的布格重力异常是中生界与上覆地层的界面和中生界与古生界地层界面的叠加结果。所以在利用这些重力资料计算主密度界面的埋藏深度时,不是采用统一的界面密度差,而是按地层沉积状况将本区分成五个区块,使用不同的密度差。首先将第一密度层(中生界以上地层)的密度补成和第二密度层(即中生界地层)相等的  相似文献   

2.
曾华霖,杨华在大港油田和渤海油田西部地区存在三个主要密度界面,即新生界与中生界或上古生界之间的界面(S_1)、中生界或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的界面(S_2)、莫霍面(S_3)。此区的重力布格异常实质上是上述三个界面引起的异常之和。本文的目的是依据现有的重力布格异常图从中分离出下古生界顶面(S_2)引起的异常,求取S_2的埋藏深度。首先采用线无法进行正演模拟,分别计算S_1和S_3界面引起的重力值△g_(s_1)和△g_(s_3),再将实测值减去△g_(s_1)和△g_(s_3),即可求得S_2界面引起的重力值△g_(s_2)。然后应用Cordell法对△g_(s_2)重力值进行反演模拟,求得下古生界顶面(S_2)的埋藏深度。此法的计算结果与该区的钻探和地震反映的下古生界顶面的深度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7,22(3):360-362
酒东盆地重力资料解释,杨琦兰在酒东盆地使用PGM系统对1:10万比例尺的重力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用地形相关计算盆地区域重力异常、多边形正演校正盆地岩性、变密度迭代法计算盆地基岩埋藏深度、级数展开法计算重力局部异常)。结合地震、钻井、地质资料对酒东盆地基地结构推断解释,区域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1.文1井一元山子剩余重力等值线梯度带;2.酒泉一营尔剩余重力负异常带;3.北部基岩潜伏隆起区。  相似文献   

4.
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油气勘探的盆地中经常发育有火山岩。火山岩的存在给油气勘探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高位火山岩的存在使得地震勘探难以取得品质较好的资料,同时高位火山岩与相邻地层有较大的密度差产生一定的重力异常效应,对应用重力研究盆地的基地深度带来相当大的误差。因此,探索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尤为重要。提出了应用航磁资料结合高位火山岩的磁异常特点圈定和计算高位火山岩的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漠河盆地的早期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解决了高位火山岩顶部埋深和厚度计算的难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高精度航磁、重力测量资料,对西藏羌塘盆地的重、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盆地的边界及范围,并在编制羌塘盆地变质基底深度图、构造区划图和中生界厚度图基础上,对盆地的基底结构、性质及其深度变化特点以及构造格局、盖层厚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基底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组成,结晶基底埋深可达5~15km,盖层为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羌塘盆地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制约,呈"二拗一隆"的构造格局,其中双湖隆起是一个岩浆岩杂岩隆起,盆地内还划分出17个凸起和凹陷。通过对重、磁资料分析,否定了前人提出的在盆地中部存在一条近东西向分布的隆起带(即所谓"中央隆起带")的观点;利用重力空间域线性迭代反演技术,初步确定羌塘盆地中生界地层厚度在4~8km。这些新的认识和结论,为今后在该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台阶重力异常的梯度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tanley、Green与Butler等人提出的重力异常梯度解释方法都是先利用重力异常水平梯度—垂直梯度图得到台阶的倾角与坐标原点(台阶倾斜面与地面的交线上)位置,然后直接利用重力异常水平与垂直梯度确定台阶的上、下底埋深。这些方法必须由人工操作完成,而且当台阶倾角超过10°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求解。本文在推导二维台阶重力异常一阶及二阶导数与台阶埋深、倾角及产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Stanley等人的方法做了重要改进:1用最小方差方法以一个二次曲线拟合重力水平梯度与垂直梯度,由此自动计算台阶倾角;2由重力二阶导数推导出计算台阶上、下底埋深的表达式,并自动计算台阶上、下底埋深。与以前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更准确、更快速地求出台阶(接触带)的产状。文中在最后给出六盘山盆地重力资料的计算实例,表明此法能有效地解释台阶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7.
沉积盆地地层古埋深的恢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盆地模拟中,利用“回剥”技术恢复古埋深,关键在于确定地层古孔隙度演化关系式。确定古孔隙度的传统方法(等效深度法)仅适用于无间断匀速沉积的地层,对于埋藏史复杂的地层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同时考虑地层埋藏时间和埋藏深度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即采用孔隙度埋藏时间、孔隙度埋藏深度关系式作为计算孔隙度的函数,并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出地层的骨架厚度值,然后利用回剥技术,计算地层古埋深。在进行数值积分时,可以根据研究精度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步长。此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可信度要高于传统的计算方法。图1表1参7(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8.
郭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31(9):1306-1315
为深化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地质认识,以有机地球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手段,分析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烃能力,利用埋藏史—热史分析,探讨了生烃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霸县凹陷的文安地区、武清凹陷和大城凸起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其次是廊固凹陷北部地区,深县凹陷、束鹿凹陷相对较低;冀中坳陷东北部上古生界煤层显微组分以文安地区壳质组含量为最高,平均达29.1%,壳质组含量大于20%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80%以上;生烃热演化经历了低成熟阶段、二次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和过成熟干气阶段;在白垩纪末,煤系烃源岩埋藏深度约为1 200~2 000 m,RO值为0.5%~0.7%,达到一次生烃状态;在古近纪末,煤系烃源岩最大埋深>7 000 m,超过中生界最大古埋藏深度或古温度,开始二次生烃,资源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南块基底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重磁资料的处理,结合周边的地质情况及各种地球物理资料,对海礁凸起的基底深度和岩性进行了研究,在基底岩性推断的基础上,求取了中生界厚度和古生界厚度,为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力异常的振幅谱是主频为零并随频率的增大而呈指数衰减的曲线。为了获得反映局部构造的高、中频成份,选用具有带通滤波特性的重力位二阶导数作滤波因子对重力异常进行滤波,用比较法、切线法和对数谱法反演界面的埋藏深度,该方法具有降低区域背景对重力测量值的影响、突出微弱局部异常的作用。通过理论模型和珠江口某工区实际资料计算验证,所求界面埋深精度有明显提高。图5表2参3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藏构造平缓、地层压实作用小、孔隙度大、埋藏浅、累计厚度大,具有独特的地球物理异常:局部重力低、航磁高频微磁异常、地震同相轴下拉以及地震属性异常等,据此提出了针对该地区浅层生物气预测的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方案。对1︰100 000重力资料进行了保幅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与已知气田及航磁、遥感、地震烃类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局部重力低与生物气藏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指出局部剩余重力低是浅层生物气藏的重要地球物理特征,且剩余重力异常的幅值与浅层气藏的规模成正比。根据剩余重力异常及其他资料,提出三湖地区气藏具有纵向叠合、横向成带、局部富集的分布特征;以区域面积性的剩余重力异常为主,综合各种资料预测了3个有利区带、1个较有利区带(低产气区带)、5个可能的有利区及4个有利目标区。图13参27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随机过程的理论进行重磁资料的解释有独特的效果,它能克服一些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提出利用自相关函数来表征随机过程。因为,当随机重力异常变换为自桐关函数过程中包含了异常向上廷拓的效果,故自相关函数能够起到压制高频随机干扰、测量误差,突出场源主异常的作用。随机重力异常的自相关函数通常有如下类型:单位脉冲型;三角型;马尔科夫型;高斯型;余弦指数型。利用这些形状的模型,可给出相应的规范自相关函数,再求出相应地质体的形状函数和计算地质体的中心深度的评估函数。应用上述理论处理两条实测重力剖面,将其结果与地震、地质资料进行对比表明,利用深度评估函数算出主密度层的平均深度和构造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可以较可靠地研究地层分组和起伏。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主密度层平均深度的评估是由重力资料独立完成的,并不依赖密度资料的有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基于重力"剥皮"的变密度多界面重震联合解释技术弥补了用单一物探方法难以探测沉积盆地盐膏层的不足。该技术采用重力"剥皮"法获得由盐膏层引起的剩余异常,据此成功地反演出了东营凹陷盐膏层的顶面深度和等效厚度。推断解释东营凹陷盐膏层由10个规模较大的盐膏体组成,呈北东向的扇状展布,顶面埋深 1700-3700m,北部埋深较大,南部埋深较小。反演结果与实钻误差仅为2.96%。  相似文献   

14.
饶阳凹陷前古近系古潜山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为了清楚认识虎8北古潜山的结构特征,对该地区的大比例尺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和三维反演计算。首先采用二次趋势面最小二乘法剔除区域异常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然后以地震解释的前古近系顶界面数据和该区的密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基于层面的三维模型,采用Parker算法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三维密度界面松约束反演;最后采用松约束三维重力资料反演方法,得到了与重力异常吻合的前古近系顶界面三维模型,为认识虎8北古潜山的规模和幅度等结构特征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利用地震资料对重力资料进行松约束三维反演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和重力资料各自的优势,提高认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矿产勘察与区域地质调查中,梯度数据由于精度高而得到广泛应用。基于三种张量分量的重力梯度数据,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梯度欧拉反褶积算法,避免了常规计算中由于构造指数选取不当和张量分量转换产生的误差。建立单长方体和不同深度双长方体的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地质体的埋深和水平位置。将此方法应用于文顿盐丘的实测重力梯度数据,获得了盖岩顶部的形态与分布等信息,并探测到新的小规模地质体。该结果与已知资料相符,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的地下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regional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astern Xinjiang, a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y and the regional magnetic anomaly. Through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gra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in the study area,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and the magnetic anomaly by reduction to the pole were separated. Then, the regional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cross multiple scales were extracted;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y and the regional magnetic anomaly at different scales we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features of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s,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origins of these regional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ional negative gravity anomaly in the Turpan-Hami basin and the Santanghu basin was mainly caused by Cenozoic and Mesozoic strata; the regional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y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Precambrian metamorphic basement.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regional positiv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resulted from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substanc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unggar basin. While the regional positive gravity anomaly was mainly caused by Pre-Mesozoic strata, and the regional negative magnetic anomaly by the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intermediate acid rocks in the Bogeda-Harlike folded zone and the Jueluotage anticlinorium. The regional negativ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active zone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arim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intermediate acid rocks.  相似文献   

17.
评艾菲微重力直接找油兼论GONG直接找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以来,在中国的油气勘探中掀起了一阵AffintySystem(中译为"亲和系统",或音译为艾菲技术)的重力在接找油方法的浪潮。由于艾菲技术发明入不切实际的宣传,加上不少"好心"人的吹捧,把该方法说成是:"一种精度很高、轻便、廉价、快速的直接找油技术",认为该方法找油的成功率在美国可以达到95%。我国一些有影响人士轻信了艾菲技术发明人的宣传,把该方法推广到全国一些石油探区。其实该方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所谓艾菲技术能直接测量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微量力分量场"也是毫无根据的,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际上加以彻底澄清。艾菲重力仪在一些油田所测量的实际数据的精度均很差,最终成果在交点上的闭会误差往往大于判断油气水的异常幅值。而且该仪器的测量重复性也很差──普查中发现的有利异常区,通过详查,有时甚至发生这个有利异常消失了。这样的仪器是不可信的。我们根据该仪器现有的测量资料来判断:所谓艾菲技术基本上是一种精度很差的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直接找油新技术。俄罗斯的GONG与艾菲技术的性质不同,GONG是属于一种探索性的试验。它的发明人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方法及观点,只是理论上似乎已误入歧途,判断"恢复重力异常"的主观性太强。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任意密度分布的二度体重力异常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空间-波数混合域二度体重力异常正演方法。该方法将二度体引力位满足的偏微分方程通过一维傅里叶变换,转化为不同波数相互独立的常微分方程,并采用基于二次插值的一维有限单元法求解该常微分方程。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傅里叶变换的高效性和垂向网格剖分的灵活性,实现了二度体重力异常的高效、高精度数值模拟。采用截面为矩形的常密度和变密度的二度体模型,对所提算法的计算精度和速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二度体正演方法相比,算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山形重力异常的成因机制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重力测量,所得重力异常中包含了和地形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的干扰异常。后者来源于布格改正前最大地改半径之外的物质,它们是引起山形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