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孤东油区含油泥砂现状及处理途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雄华  黄煦 《河南石油》2005,19(6):81-82
目前孤东采油厂日产油泥砂60m^3以上,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污染源。通过开展孤东油区含油泥砂处理途径探索,基本确定了孤东油区含油泥砂三种处理途径,其中含油泥砂应用于油田封堵工艺在现场取得阶段效果,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孤东采油厂含油泥砂热水洗处理参数优选与机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苯抽提实验确定出孤东采油厂油泥砂含油率较高,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油泥砂的水洗处理,确定出利用热碱水处理的最佳水洗参数:温度80%、碱浓度0.3%、固液比2:3(新鲜)/1:2(积存)、搅拌机转速250r/min、水洗时间60min,并对热水洗处理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耿雪丽 《油田化学》2005,22(3):265-267
从孤东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驯化、培养出3株烃氧化菌,代号为GD-1、GD-2和GD-3,在20℃下测定的BOD5值分别为165、145和175(对照样为100),在油泥砂培养基中于35℃培养48 h后,发酵液变褐色,含菌>6.0×107个/mL,发酵液滤液的表面张力比对照样(65.0 mN/m)分别降低47.2%,45.4%,51.1%。GD-1和GD-2产出的表面活性剂经鉴定属于脂肽类,GD-3产出的属于脂多糖类。3种菌混合液与油泥砂按5∶1混合,按85mg/L和15 mg/L加入氮源和磷源,在35℃通气培养过程中,油泥砂含油量(12.3%)下降,10天后下降趋缓,30天后降至2.9%;菌数迅速上升,4天达最高,10天后趋于下降,显示氮源和磷源不足;加入0.01%某表面活性剂后,在相同条件下菌数达最高的时间缩短为3天,其余变化相同。讨论了该降解烃、产表面活性剂混合菌的除油机理及菌产和外加表面活性剂在除油中的增效作用。该混合菌可用于油田含油污泥砂的除油处理。图2表1参6。  相似文献   

4.
孤东油田防砂现状及技术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疏松砂岩油藏胶结物以粘土为主,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砂日益加剧,近十年先后采用滤砂管、绕丝筛管砾石充填、水泥干灰砂、涂敷砂、脲醛树脂溶液等防砂方法,效果明显。文中对各种防砂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防砂技术面临的新问题,制定了相应的防砂对策。  相似文献   

5.
孤东疏松砂岩油藏胶结物以粘土为主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砂日益加剧 ,近十年先后采用滤砂管、绕丝筛管砾石充填、水泥干灰砂、涂敷砂、脲醛树脂溶液等防砂方法 ,效果明显。文中对各种防砂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统计 ,分析防砂技术面临的新问题 ,制定了相应的防砂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孤东油区油藏基本概况,通过分析注汽系统效率现状,以及影响注汽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新技术加强高压注汽井的治理及注汽锅炉维护、更新力度以提高注汽锅炉运行效率;更新管网以提高管网效率;应用新工艺来提高注汽干度;以及应用优化配套技术来提高注汽整体质量等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均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防砂工艺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汤志强 《油田化学》1999,16(2):185-187,194
本文概述了了孤东油田近十多年来研究成功并推广了应用的几种防砂工艺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条件和现场应用情况,并就防砂工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孤东油田化学防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孤东油田砂岩油藏胶结疏松,油水井出砂严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应用了适合不同开发阶段的一系列化学防砂方法,即酚醛溶液地下合成防砂、脲酚树脂溶液防砂、干水泥砂防砂、酚醛树脂涂敷砂防砂、低温涂敷砂防砂、轻质涂敷砂防砂、复合砂防砂、固结砂防砂、LS-1固液两相材料防砂等9种方法,介绍了每一种防砂方法的原理、选井条件、工艺技术特点、应用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在孤东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孤东油田长期停产井的成因 ,吸取水力压裂的技术优点 ,形成了高压充填防砂工艺。该工艺通过把PFS封隔充填一体化工具及绕丝筛管下入井内 ,利用人工充填到油层中的充填砂体和充填在井筒内的充填砂体的完整相连 ,明显改善了近井筒范围内的液体的渗透条件 ,很好地解决了防砂与防堵塞不能统一的问题。采用这种防砂工艺完成高压充填防砂施工 186口油井 ,成功 176口 ,一次成功率 95 % ,日产能力 85 7t,阶段有效期 193d ,累计增油 13 3万t,投入产出比为 1∶7 2。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是一个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油井生产过程中砂卡砂磨现象突出。本文在分析出砂油井生产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防砂和耐磨性能的抽油泵,它有较好的防砂耐磨性能,配合机械和化学防砂方法使用,对含砂原油的开采有较强的适应性。经现场试验表明该泵防砂抗磨性能好,施工成功率高,有效期长,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重新回收温室气体CO2注入地层原油进行混相驱油是实现CO2封存和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其最小混相压力(MMP)被认为是该技术的一个关键参数。采用悬滴法测定了CO2和4种不同地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并直观地确定了4种不同地层原油注CO2驱油的MMP分别为:24.12MPa、24.81MPa、26.87 MPa和31.69 MPa。同时,采用多项式外延法确定各自的MMP,对比发现外延法确定的MMP误差均在3.0%以内,且MMP越高,误差越小。该实验表明,采用界面消失技术确定MMP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成本低、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延长油田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采用热洗→三相分离→压滤→固化技术路线对延长油田某采油厂含油污泥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热洗法对于含油污泥具有很好的除油效果,除油率达到90%以上;压滤后污泥制成的砖抗压强度达到10MPa以上,浸出液COD值达到外排标准,可用于井场建设,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3.
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江汉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问题,在对含油污泥进行组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含油污泥掺煤焚烧的最佳掺煤量、腐蚀性、燃烧热值及气体成分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具有高含水、高含盐、低含油的特点。含油污泥在掺煤质量分数为60%时效果最佳。含油污泥燃烧热值低、腐蚀速率高、焚烧气体SO2严重超标、蒸馏水吸收液的pH值较低,容易造成设备穿孔、局部酸雨等现象。因此,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因高含水、高含盐、高腐蚀、低含油、低燃烧热值以及江汉地区多雨水、空气湿润等原因,不宜采用焚烧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河南油田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针对污泥的特性,通过脱油、脱水、固化及燃烧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河南油田含油污泥特点的处理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艺做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可利用处理,避免了污泥外排引起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油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应用精细油藏描述结果、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开发测井和油藏工程技术、对孤东油田西北块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深了油藏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滚动扩边新井、完善井、老井措施等技术,有效提高了开发效果,对同类油田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优选油田污泥、污水中的菌株,确定菌株处理油田污泥的潜力。筛选评价了不同生物活化剂,改善原始污泥的生物降解环境。利用研发的菌株及生物活化剂,开展了生物降解及修复试验,考察了污泥除油率变化。结果表明,w(含油)≤20%(干基)的油田污泥,经20~30天降解后,污泥除油率81.46%,再经1~2个生长周期的植物修复,污泥中w(含油)1.56%(干基),满足油田行业标准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火烧山油田目前累计的含油污泥量为2.6×10~4 m~3,处理方式为积累到一定量后,统一拉运到环保单位,采用热处理+萃取工艺进行净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含油污泥冻胶调剖试验。通过研究稠化剂、交联剂A、交联剂B、油泥含量等不同含量组分的影响,确定了配方体系为:0.3%(w)聚丙酰胺+0.03%(w)交联剂A+0.10%(w)交联剂B+20%(w)污泥。对含油污泥的粒径及耐温性、封堵性、选择性进行的室内评价表明:含油污泥组分的粒径分布较宽(61~830μm);温度升至90℃时,冻胶黏度仍保持在20 000 mPa·s以上;单管岩心封堵率均达到了85%以上;双管岩心的渗透率依次减小(均小于1μm~2),说明油泥配方体系对火烧山油田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将含油污泥冻胶与常规凝胶颗粒配合使用,采用多级段塞注入的工艺技术,优化出了适应火烧山油田的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该技术在火烧山油田共实施13井次,累计处理含油污泥25 543 m~3,节约污泥处理费用741.3万元,井组累计增油共1 988 t,降水615 t,合计产生经济效益506.9万元。实现了低成本处理含油污泥的目的,解决了含油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干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干化处理方式,对含油质量分数为15.0%~20.0%,含水质量分数为75.0%~82.0%的污泥进行了干化处理。结果表明,最佳干化条件为温度140℃,时间60 min,此时含油污泥含水质量分数可降至31%;其热值随含水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当含水质量分数约为31%时,热值约为22.8 MJ/kg,与乙醇相当。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7,(3):50-56
随着长庆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姬塬油田每年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无法直接排放,处理费用高,给油田开发和环境保护都造成巨大压力。综合考虑油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国内外调研、室内研究以及姬塬油田储层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对姬塬油田含油污泥用于调剖堵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建立了基于油田污泥的调剖剂配方,并形成了污泥回收、处理、注入工艺流程和基于含油污泥调剖剂的复合段塞深部调剖工艺技术,为姬塬油田的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姬塬油田含油污泥用于调剖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应用》2016,(12):10-13
室内对姬塬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固相矿物成分和粒径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固相含量达到29.87%,固相主要由赤铁矿、硫酸铅和硬石膏等矿物成分组成,固相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5μm~50μm,平均粒径累积分布值d90平均为31.4μm。分析了姬塬油田主要储层的物性特征,对污泥固相颗粒粒径与地层孔隙匹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延9层与含油污泥粒径匹配性较好,可实现对地层深部的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