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王红 《计算机应用》2011,31(Z1):132-134,137
为了提高基于Service大型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需要解决Web Service开发方法过程中的多粒度Service复用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ervice构件和组合模式的解决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封装Service及其协调机制,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不同粒度Service构件的操作和特征,组成大粒度Service构件,这种组合的大粒度Service构件可以与传统的Web Service一样对外发布。然后通过组合模式方法描述Service构件之间的关系,以支持不同粒度的Service构件的集成,从而改进Service构件的可复用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新闻采编业务项目实例,以说明利用面向模式的开发方法建立模式模型的过程。实践表明,基于该方法的Web应用系统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组装和发布,比传统的开发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但要设计在许多领域都通用的可复用业务组件是很困难的,而面向领域的复用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实现复用;因此,设计大粒度复用的应用框架对于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软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软件复用为出发点,基于构件化软件的开发思路,对软件的构件技术、领域工程、面向领域的应用框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需求驱动的面向领域应用框架的开发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项目评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组合构件的语义标注问题,提出基于进程代数的自动标注方法,以减小构件库开发人员手工标注大粒度组合构件语义的工作量。采用本体描述构件的语义,对于不同结构的组合行为,通过进程演算抽取交互行为的执行序列,给出组合构件语义的抽取、合成方法及相应的语义标注算法。将该技术集成到JTangComponent平台上进行实验,结果标明其提高了语义标注的自动化程度,可以为复用构件提供语义保障。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征的构件模型及其规范化设计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规范化的模式和方法以支持具有高复用性能的构件的识别与设计,借助特征空间作为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特征与特征空间的概念,从特征变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入手,提出特征依赖的概念和4种具体的特征依赖.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构件模型,使用特征的"型-值"机制与特征依赖表达构件的复用性.然后讨论了构件复用度的度量手段和规范化设计的目标,提出4种构件规范化模式(原子模式、基本模式、框架模式和内聚模式),研究了以特征空间分解为基础的规范化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多粒度、多模式构件的共存和构件间基于组合的松散耦合,从而提高了构件的复用效率并降低复用成本.结果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c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的构件化设计与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构件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业务模型稳定性的构件粒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件粒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构件的复用性能,但目前尚缺乏严格有效的方法以支持对构件粒度的优化设计.以特征空间作为表达业务模型与构件语义的统一方式,给出了构件粒度的定量度量方式,并探讨了业务模型空间与构件空间之间的四种映射机制.通过分析构件粒度与业务模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模型稳定件的动态粒度构件设计思想,从异构体数目、稳定熵、相似度三个方面的稳定性进行度量,进而给出了基于最大稳定集的构件识别算法STCIM,实例验证与理论对比分析证明了STCIM相对于其它构件识别方法在目标构件复用性能优化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件的领域分析方法与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思想指导下,介绍了面向特定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对基于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中结合面向对象和构件化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构件的领域需求分析方法,提高了软件复用的层次,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基金管理领域的需求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面向复用成本优化的构件重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杰  徐晓飞  战德臣 《软件学报》2005,16(12):2157-2165
构件需要在其复用期间进行持续的优化改进和重构,消除设计需求与复用需求之间的差异,在保证有用性的前提下改善可用性.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复用成本优化的、基于局部性原理与实例集分解的构件重构方法.首先给出一种基于特征的构件模型,着重探讨基于可变点的复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构件复用成本的构成要素、优化策略与优化目标,即通过提高构件固定部分的比例降低复用成本.探讨了构件复用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局部性,依据构件实例复用频度的差异,将具有高复用频度的实例分离出来形成(半)实例化构件,以降低构件复用过程中的实例化成本与实现成本.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构件实例分解算法实现近似最优化,并通过实例验证其有效性.该方法通过将构件特征间依赖关系分解为构件实例间依赖关系,将构件的部分实例化工作由复用阶段提前到设计阶段来完成,将若干可变特征转化为固定特征,从而避免了构件频繁复用时的多次实例化,以降低复用成本.  相似文献   

8.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在一定构件模型的支持下,复用构件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通过组合构件来构造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但是,目前CBSD仅仅在实现层次上支持构件交互,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CBSD的软件体系结构六视图模型,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模型和技术指导,并将其运用到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件模型的应用框架扩展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框架是实现大粒度软件复用的重要途径,开发人员可通过对框架的扩展和实例化实现应用系统。但现有的框架扩展方法大都可操作性差,仅仅解决了局部扩展的问题。提出基于构件模型的应用框架扩展方法,借鉴面向领域的特征模型的思想,确定了构件模型中构件间的关系及组织方法,对扩展点进行了分类,并用UniCon形式化语言描述了应用框架的扩展方法。通过构件模型简述了应用框架的功能和技术特点,为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文档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企业的业务操作和流程日趋复杂化,信息系统(IS)却无法快速适应外部业务流程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高软件复用效率是解决该难题的关键。作为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构件识别一直是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CBSD)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及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提出了完整的面向领域建模的信息系统构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模糊形式概念分析(FFCA)的信息系统构件识别模型以及基于图熵的业务构件识别有效性检验过程。通过该构件识别方法,识别出行业通用的符合高内聚、低耦合以及粒度适宜特征的业务构件,可以迅速应对外部需求变化引起的软件内部业务逻辑发生的改变。以A公司物资管理流程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信息系统构建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围绕重用这个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提出,面向组件的软件重用技术已成为近几年软件重用技术的研究的热点,它正改变着软件系统的开发方式。对重用技术、组件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组件的模型进行了论述和研究,最后对软件重用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星载软件复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星载软件的开发效率是制约卫星研制能力的因素之一,研究星载软件复用技术就是为了提高星载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软件的质量;文中对星载软件复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星载软件复用的技术因素,探讨了实施星载软件复用的方法,并以举例的方式重点阐述了如何以领域工程的方式对星载软件进行领域分析、构造可复用构件和建立软件复用库;最后,介绍了软件沿用这一特殊的星载软件复用形式,这些方法都已进人实践阶段,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软件构件表示与检索形式化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软件复用被认为是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软件质量较为现实的途径。尽管软件复用的思想已经提出了30多年,但软件复用的现状离人们最初的设想仍然相距甚远。阻碍大规模软件复用的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很多,主要的技术因素有构件分类、构件表示、构件检索、构件更改及构件库的管理与维护等。其中,软件构件表示与检索是软件复用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Component Specifications for Robotics Integrat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obotics researchers have been unable to capitalize easily on existing software components to speed up their development efforts and maximize their system's capabilities. A component-based approach for building the software for robotics systems can provide reuse and sharing abilities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community has been studying reuse techniques for three decades. We present several results from those efforts that are applicable to the robotics software integration problem. We describe how to specify a software component so that a potential user may understand its capabilities and facilitate its application to his or her system.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we have developed a three-stage, component-specification approach. We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for a component that is relevant to robotics.  相似文献   

15.
软件复用机会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危机的出现制约了软件规模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复用技术成为解决软件危机的一个途径,构件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软件开发者来说,如何着手进行复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对可复用构件理论的研究,结合在软件开发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识别软件可复用机会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多领域再分析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相应技术及策略,建立了相应模型。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on software reuse h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reuse among employees within the same organization. In contrast, our research investigates consumer preferences in a software component market with multiple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of software components. We propose that empirically studying competition in software component markets is crucial to discovering success factors for improving software reuse. To facilitate such research, we have developed an experimental market laboratory called SofTrade; we report here the results of two empirical studies made possible by this environment. Our results support some existing reuse maxims, such as the concept that consumers prefer to reuse components that are general and flexible. Other established reuse beliefs are not supported by our results, such as the expectation that consumers will prefer objects with unique, complex features. Overall,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strongly supports the claim that the practice of exploring software reuse activity within real or artificial software component markets produces unique insights into how we can improve software reuse.  相似文献   

17.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s typically acknowledged as an expensive and lengthy process, often producing code that is of uneven quality and difficult to maintain. Software reuse has been advocated as a means of revolutionizing this process. The claimed benefits from software reuse are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cost and time, improvement in software quality, increase in programmer productivity, and improvement in maintainability. Software reuse entails undeniable costs of creating, populating, and maintaining a library of reusable components. There is anecdotal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some organizations benefit from reuse. However, many software developers practicing reuse claim these benefits without formal demonstration thereof.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to suggest when the benefits are expected and to what extent they will be realized. For example, does a larger library of reusable components lead to increased savings? What is the impact of component siz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use? This research seeks to address some of these questions. It represents the first step in a series wherein the effects of software reuse on overall development effort and costs are modeled with a view to understanding when it is most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8.
软件实现阶段的重用技术,特别是组件重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对于软件开发早期阶段的软件资源的重用却进展缓慢。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重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反射机制在代码重用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用于软件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元素的重用。提出了一种支持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时重用的反射机制,概述了基于反射机制的软件体系结构重用方法。详细说明了反射机制RMRSA的元级体系结构模型和基级体系结构模型,描述了元级软件体系结构和基级软件体系结构之间进行交互和互操作的协议PMB,以及反射机制RMRSA支持软件体系结构重用的过程。利用所提出的基于反射机制的重用方法,设计人员在软件设计阶段,通过重用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元素来高效地完成软件计任务。  相似文献   

19.
重用部件的建模和管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部件重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部件的建模和管理是关键的技术内容。该文从部件的描述与存储这两个建模问题以及部件的检索与重用度度量这两个管理问题出发,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模型和算法已经在实际的应用系统或原型系统中得到了体现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面向对象和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被广大软件开发人员普遍看好,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问题。结合构件的复用成本公式。在分析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仿真的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利用分解法的思想,以传统开发方法的成本为基础,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分别估算各阶段的成本,最终得到估算结果,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提供了一个较好方法。最后给出了对该估算方法的评价,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