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1973年,在金涌教授的带领下,清华大学成立了反应工程教研组(Fluidization Laboratory of Tsinghua University,FLOTU),主要从事流态化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四十余年时间里,以金涌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不仅在气固流态化基础研究上进行了深入的工作,提出了气固湍动流态化流型转变的机理模型和定量判据,发明了湍动流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从事流态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的情报资材,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整理了1980—1985(含部分1986年)的国内流态化文献约376篇。文献主要来源为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19种及1980与1984年两届全国流态化会议文集,内容涉及到气—固、液—固、三相流动状态的基础研究及流态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及其它物理过程中的应用。在整理过程中,考虑到查阅方便,将覆盖几个方面的报告分别归纳在相应的栏目中,对于某些概念较广或不易简单确定的报告,则统一归入综合、杂类栏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操作条件介于湍动流态化和稀相输送之间的快速流态化定义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首先确定湍动流态化向快速流态化转变和快速流态化向稀相输送转变的流型转变速度.湍动流态化向快速流态化的转变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比较容易判别.与之相比,快速流态化向稀相输送的转变过程较难判断,且由于各研究者对其认识上的不一致,使得不同判别法所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毕晓涛  金涌 《化工学报》1990,41(5):623-625
<正>关于操作条件介于湍动流态化和稀相输送之间的快速流态化定义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首先确定湍动流态化向快速流态化转变和快速流态化向稀相输送转变的流型转变速度.湍动流态化向快速流态化的转变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比较容易判别.与之相比,快速流态化向稀相输送的转变过程较难判断,且由于各研究者对其认识上的不一致,使得不同判别法所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流态化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涌  刘淑娟 《化学工程》1992,20(5):56-61
流态化工程在当前和今后的技术进步中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介绍了流态化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快速流态化与传统流态化的区别。讨论了气液固三相流态化行为。提出了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温气——固相流态化是为了将流态化技术应用于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而提出。通过对传统流态化技术和水泥熟料煅烧工艺特点的分析,说明高温气—固相流态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发生高温气—固相流态化的颗粒粒径为4~8mm,属于大颗粒聚式流态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散式流态化为基础,指明了一种完全均匀的理想流态化体系的特征,并说明,这种理想散式流态化中一些简明的参数关系,尤如理想气体,可作为分析许多工程问题的有用工具,并以化工冶金为出发点,用广义流态化、逐级流态化浸取、锥形流态化床的操作、散式流态化床中颗粒的粒度分级等为例,来说明散式流态化怎样对某些现象给予简略的解释,对工艺启示设计的方法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使用可磁化颗粒并通过外磁场控制床中颗粒运动为特征的磁场流态化是流态化技术的新领域之一。迄今仅见发表了气固磁场流态化的应用研究和理论分析,而液固磁场流态化的研究工作尚属空白。鉴于液固流态化的理论和应用在整个流态化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本文采用Helmholtz线圈获得均匀磁场,以一组照片显示了用水流态化的铁磁  相似文献   

9.
《湖北化工》2012,(1):16-16
刘少文。男,博士,教授,黄冈师范学院化工学院院长,黄州学者特聘教授,《化学与生物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磷石膏流态化分解与循环利用技术、结构化催化剂制备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从上次文献调查(“1986~1988年国内流态化文献目录”,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0,6,[2],103)以来,国内流态化研究与应用又有一定发展。本次文献调查表明,1989~1991年3年间,在有关国内发行的43种杂志及国内有关学术会议上,流态化文献约370余篇,其中低、中速流态化方面增长19篇,中高速流态化文献增长18篇,三相流态化方面增长18篇。在流化床应用方面,文献量与上次调查基本持平。这些结果说明,包括传统流化床在内的流态化基础研究依然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对各种流动现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液—固及三相流态化方面,生物流化床的研究引人注目。在气固流态化方面,超细颗粒的流  相似文献   

11.
高温冶金19 1 29 41 5078,工2 2 2 229 17 25 35 4553胜1 3 3 3 3 8 3 331 1 2 2 2 2 2 4 4 44热风炉不稳态传热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SM“高炉炼磷试验总结SM“高炉炼磷操作技术总结气体喷吹精炼过程中的钢水循环流动高炉滴下带气·液二相流的模拟研究高炉型钦渣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一) 流态化冶金流态化反应器分布板附近的湍流运动中国流态化概况快速流态化流体力学关联三维流态化床喷咀区气体和固体颗粒的行为(日)流态化床塌落动力学流态化床分布板区鼓泡区和稀相区颗粒的行为(日)光导纤维,在流态化系统的测示应用模拟流态化床煤…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和观察,研究了粉末涂料的流态化特征,提出了粉末涂料流态化质量的评价方法。从改善粉末涂料流态化质量出发,对粉末颗粒生产提出要求,介绍了流化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回眸与展望流态化科学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态化作为一门具有科学内涵的学科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对于尚没有流态化命题下应用流态化技术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淘米和扬谷,早已存在。此类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于16世纪。近代流态化理论以郭慕孙提出的广义流态化理论和无气泡气固接触理论以及Davidson提出的气泡理论为代表,而近代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则以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催化裂化为代表。当前流态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化床内由不同尺度的颗粒、液滴、气泡、聚团的时空不均匀分布所形成的不均匀结构的预测与优化调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不均匀结构与传递和反应的关系理论的研究以及流态化床的计算机模拟与放大研究。当前流态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范围已涵盖化工、冶金、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在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流态化技术应用尤为活跃。采用由流化床局部构效关系模型与两流体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是解决流态化反应器过程优化调控和设备放大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目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转型期。在许多工业流程中,用高效节能的流态化床反应器替代低效高能耗的回转窑、固定床、移动床反应器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14.
液—固磁场流态化模型及普遍化相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磁场流态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验分析了均匀磁场中液-固流态化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对Ma 和 Kwauk 提出的指数模型作了补充,使之与经典流态化加以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磁场流态化的普遍化关系图。完善后的模型可根据经典流态化的基础数据直接预示磁场作用下流态化的一些特征,模型计算结果与水-钢丸系统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化工时刊》2012,(7):18-18
郭慕孙,化学工程学家,中国流态化学科研究的开拓者。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他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特别是流态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早期首先发现和区分"散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委托华中理工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技术协会筹备的第六届全国流态化会议,于1993年10月6日至9日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的71个研究院校、设计单位和工厂企业的代表144位(包括5位国外代表).其中工厂企业代表占近一半,会上共宣读学术论文121篇,其中3篇为大会报告.其他论文则分为气—固流态化及其他、液固两相流态化及气液固三相流态化和传热与分离器及料腿、流态化燃烧技术及其他3个专题小组进行宣读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年产6000吨苯胺流化床催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井提供了主要参数,对从事流态化方面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硝基苯气相加氢法制苯胺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该生产装置的心脏设备-反应器目前有两种基本形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和流化床催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18.
采用5种不同粒径分布的粉煤对流化床内粉煤气固两相流动形态和压力波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流动形态,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压力分布和压力波动的影响,采用了一种新方法——通过流化床底部相邻两点压差关于流态化气速的曲线来分析临界流态化速度,通过压力标准偏差最大值对应的流态化速度来确定起始湍动流态化速度,提出了临界流态化和起始湍动流态化雷诺数关于粉煤粒径的关系式,揭示了压力变化与流态演变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粉煤颗粒粒径越小,各流动形态的临界速度越小;当床内出现节涌流态化或湍动流态化时,细颗粒粉煤的压力波动较小,而粗颗粒粉煤的压力波动比较剧烈;流化床底部相邻两点压差和压力标准偏差均随着流态化速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态化(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循环流态化是近年来化学工程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既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背景,又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为了有利于我国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试图较全面地介绍:一、循环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应用二、循环流态化的存在区域三、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规律四、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模型五、循环流态化气、固混合及传递规律六、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数学模型七、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及放大文中将充分介绍我国在循环流态化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成果,同时努力体现循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20.
流态化及流固接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态化和流固接触技术是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石油化工和煤燃烧等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流态化和流固接触技术是化石燃料加工的关键性技术。综述了目前流态化研究和应用的状况,对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流态化有望在开拓应用领域、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