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冰 《煤》2014,(5):67-69
为研究浅埋深煤层群下行开采底板卸压规律,通过FLAC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上煤层工作面采动过程中底板煤岩体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得出了底板煤岩体最大卸压深度为40 m;底板裂隙发育呈"O"形圈分布,工作面煤壁处底板煤岩体的纵向裂隙与下层煤体贯通。可为上煤层工作面实施底板瓦斯预抽采,解决开采过程中底板煤层瓦斯渗流至工作面导致的瓦斯超限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浅埋深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断裂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采高大,采空区垮落矸石不充分,不能有效支撑老顶岩梁,造成老顶架后切落的特点,建立了老顶断裂力学模型,利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老顶的断裂步距和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结果表明,老顶的断裂步距不仅与老顶的岩性特征和上覆岩层的荷载有关,而且与支架的工作阻力和水平挤压力有关.对平朔安家岭地下矿综放开采支架合理工作阻力进行分析,理论结果和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12):43-44
运用实验室二维相似材料模拟试验,通过对煤层模拟开采,得出浅埋深条件下顶板活动规律及覆岩运动特征。分析表明:随着直接顶的断裂和失稳,老顶形成"砌体梁"结构;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10.94 m;上覆岩层移动破坏后形成"三带",垮落带范围为煤层上方4~6.3 m,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煤层上方19.8 m;弯曲下沉带范围为裂隙带以上直至地表。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浅埋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和为工业广场建(构)筑物附近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依据,在阳湾沟煤矿6204工作面上方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浅埋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总体符合一般沉陷规律,但地表移动变形主要集中在采空区上方,且伴随永久裂缝;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和变形总体上是连续渐变的,但在地表下沉某个过程存在突变现象,下沉增加很快;地表移动活跃期下沉量集中,占全部下沉量的94%。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上榆泉煤矿在开采10#煤层时,根据其浅埋深,坚硬顶板结构复杂的情况,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的基本工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厂沟煤矿发生的开采深度仅155 m的特殊冲击地压,分析了该矿浅埋深急倾斜高阶段综放开采发生冲击地压的矿压显现情况与特点,并对影响此次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与生产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煤岩冲击倾向性、开采深度与地质构造、煤壁前方超大的支承压力、工作面位置及开采顺序、采煤方法、工作面推进速度、放炮等因素导致冲击地压发生。通过分析此次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适合该矿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浅埋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我国西部某矿区2-2煤层近浅埋厚煤层综放开采时覆岩运移规律,以某综放工作面为实际工程背景,根据相似理论,运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从不同角度对工作面开采后覆岩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了近浅埋煤层开采时基本顶的初次垮落及周期垮落步距、覆岩垮落形态、覆岩垮落"三带"特征和岩层位移特征,为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依据,同时对其他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煤层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避免10101工作面初次来压时顶板大面积垮落的灾害,决定在工作面推进6m后对顶板实施深孔预裂爆破.研究给出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方式,确定了强制放顶时的合理装药参数,得出了炮眼直径与最小抵抗线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通过强制放顶使10101工作面顶板的初次垮落较充分,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可为类似条件的矿井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有可能使采动裂隙导通地表,对地面及井下作业构成威胁。通过综放开采覆岩破坏高度的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国投哈密一矿7#煤层为典型案例,对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的移动破坏规律进行研究,为相似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安全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放顶煤开采易受煤层埋深、硬度系数、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矸、顶底板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柳塔矿12煤层属于浅埋深的侏罗纪煤层,节理裂隙不发育,硬度偏高,通过合理设备配套,优化回采工艺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放顶煤开采回收率低及大块煤多的问题,该实践经验对于在浅埋深的中硬煤层中推广应用放顶煤开采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希良  梁建民 《煤》2000,9(3):22-23,38
邢台矿的 9#煤层 ,占矿井储量的 66 %以上 ,但受奥灰水的威胁 ,列为D级储量。现用注水试验的方式 ,测试了不同开采条件下 2 #煤层的底板破坏深度 ,导出了底板破坏深度的计算公式 ,因 2 #煤层与 9#煤层的底板相似 ,故为 9#煤层带压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蒋与飞  曹品伟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4):141-143,148
煤层由于其倾斜角度大的特殊结构特征,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对整体顶板产生严重影响,顶板岩性也随之降低.为加强大采高综采面回采过程顶板控制,以泉店煤矿二1煤层为基础,以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为依据,对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顶板垮落的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对同类型煤层开采的支护形式选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阎平义  撖动  张宏  李少华  葛振宇 《煤》2002,11(2):37-38,64
通过对 6 114工作面顶板、煤壁现状的现场观测和理论分析 ,总结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端面顶板冒落的规律和特点 ,提出了一系列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措施 ,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冒顶机理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辰  刘富明 《煤》2001,10(1):14-15
通过对综放面围岩结构的分析 ,论述了工作面煤壁产生片帮冒顶的机理 ,从而得出了支承压力、老顶回转、煤层硬度、节理裂隙、推采方向、停采时间是影响煤壁片帮冒顶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并结合峰峰局五矿 5 2 110面片帮冒顶的实际情况 ,说明了防治片帮冒顶的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软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采动应力会导致煤层顶板垮断冒顶、巷道底鼓以及冲击矿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因此采用现场应力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焦家寨煤矿三软厚煤层综采面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距离工作面0—12 m为超前支承压力降低区、12—40 m为增高区、40 m以外为稳定区,应力集中系数为1.4-1.7;侧向支承压力在0—14 m形成应力降低区,在14—36 m形成应力增高区,36 m以外进入应力稳定区。  相似文献   

16.
近浅埋煤层软岩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顶板破断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软弱围岩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顶板运移规律,依据现场工程地质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对工作面破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确定了直接顶与老顶的构成和工作面来压步距,分析了近浅埋煤层软弱覆岩条件下矿压演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软弱覆岩条件下覆岩应力分布特点和支承压力特点,为工作面支架选型、现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同煤田坚硬煤层坚硬顶板(两硬)的特点,在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即坚硬顶煤和顶板的处理,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应综放开采的顶煤弱化和顶板控制技术,即通过预爆破方法对煤体和顶板进行预裂处理,提高顶煤的冒放性和改变顶板的垮落特征,实现了两硬条件综放开采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浅埋煤层顶板深孔预爆强制初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神府矿区覆岩属于亚坚硬顶板,由于煤层埋藏浅且基本顶分层厚度大,需避免工作面初采时出现基本顶大面积垮落而引发灾变。在采前相似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爆破时基本顶的破坏机理。建立了基本顶破坏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基本顶初次破断距与爆孔深度关系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南梁煤矿不同爆破参数时基本顶的破断距。实验及理论研究所确定的参数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预爆强制初放时确定爆破参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破断规律,确保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时的安全生产,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急倾斜煤层浅部开采时顶板的垮落规律,通过力学建模分析顶板垮落的条件,运用3DEC对人工爆破强制放顶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部开采时急倾斜煤层的顶板不易垮落,容易出现大面积悬顶现象。工作面上方覆岩大面积垮落,产生冲击矿压,危害工作面安全生产;而在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回采过程中采用强制放顶的措施可以有效削减顶板的势能,顶板垮落后形成的覆浮矸垫层也可以保证急倾斜煤层下分段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三软”地层综放面巷道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皂煤矿四采区4402综放面上下巷变形全程详细观测,得出了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巷道的变形规律,分析了巷道变形的力学机理,提出了巷道支护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