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鹏飞  程卫民  周刚  刘荣华  聂文  陈聪 《煤炭学报》2016,41(Z1):137-143
为了分析供气压力对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降尘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降尘试验平台,采用多普勒相位干涉仪与粉尘浓度测定仪对不同供气压力下的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和降尘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耗气量几乎呈线性增加,而耗水量几乎呈线性递减;雾滴粒径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但当供气压力达到某一值后,继续提高供气压力,雾滴粒径变化不明显;雾滴平均速度与数密度均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而空间水含量则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持续下降;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气水喷雾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在采掘工作面进行气水喷雾降尘时,供气压力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为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应选择与供水压力较为接近的供气压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安庆铜矿马头山矿体井下供气方式的试验研究情况,总结了采用分散供风的注意事项。在试验基础上确定了用螺杆式空压机实现井下分散供气的方案。分散供气具有投资少、节能、气源质量好、机动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在放气管汇球阀上安装电磁阀及限位开关,通过远程控制电磁阀,并结合限位开关以及注气压力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停气或者供气,实现远程控制停气或者供气,减少停/供气操作时间,降低施工风险。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反应快、操作方便等优点,能够提高气体钻井作业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停气时间长造成井下复杂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风动凿岩机是井下采掘工作应用最普遍、噪声最高的一种移动设备,噪声介于110~130dB(A)之间,成为井下环境的主要噪声源。风动凿岩机噪声的主要成分是排气噪声。国内外对风动凿岩机排气消声器的研究已有相当长时间,研制出了多种排气消声器,一般较先进的消声器消声量在10dB(A)  相似文献   

5.
何晶 《煤炭技术》2012,31(11):17-18
煤矿轨道是现代煤矿井下运输的重要工具。针对现有轨道车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煤矿轨道车行走机构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行走机构结构组成,重点分析了行走轮直径、运行阻力计算、动力电机的选型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温矿井中矿井通风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热阻力。在考虑湿、热源影响的情况下,井下风流密度应视为变量,通过对巷道平均密度的推导得出了以压力损失表示的巷道摩擦阻力的修正公式;引入热阻力的概念,以一维可压缩稳定流为基础,建立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推导得出流体在粘性阻力和重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热阻力的表达式,给出了热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某矿山运输巷道的实测参数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井下热源对巷道通风阻力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实验平台,采用电磁流量计、空气质量流量计及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对空气雾化喷嘴流量特性、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喷嘴耗气量以指数形式不断递减,而耗水量以指数形式递增;喷嘴耗气量随供气压力以指数形式递增,而喷嘴耗水量基本呈现线性递减趋势。雾滴粒径沿喷嘴轴线方向不断增大;距离喷嘴较近的纵断面上,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并呈现不对称分布;位于雾流中部的纵断面上,轴线附近区域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而雾流外部区域雾滴粒径呈现沿重力方向增大的趋势;在靠近雾流末端衰减区内,雾滴粒径沿重力方向不断增大。供气压力一定时,雾滴粒径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供气压力越大所对应的拐点水压越高;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雾滴粒径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随供气压力增加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卢恩贵 《煤矿机械》2006,27(2):335-337
根据煤矿井下水泵的工作特点,从水泵特性、井下水泵出水口压力、井下水泵设备容量、井下水泵起动特性和排水可靠性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把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局限性,总结了在矿井自动化排水设计中应用变频调速时的条件,为合理确定矿井自动化排水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炭学报》2021,46(6)
为了掌握供气压力对流体型超声雾化喷嘴雾化特性及降尘性能的影响,借助自主研发的煤矿井下喷雾降尘实验平台,对流体型超声雾化喷嘴流量、雾化特性及降尘性能进行了实测。实验所涉及的喷嘴雾化特性参数包括雾化角、射程、雾滴粒径等,降尘性能采用全尘降尘效率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喷嘴空气流量呈幂函数形式增大,而水流量呈指数函数形式下降,气液体积流量比不断增大;喷嘴雾化角和雾滴粒径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而逐渐缩小,而雾滴速度和射程则表现为随供气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对于本次实验所选取的供水压力,供气压力由0.2 MPa增加至0.7 MPa,喷嘴空气流量约增加100 L/min,水流量约降低1.3 L/min,雾化角和雾滴粒径分别约减小75°和60μm,而雾滴速度和射程分别约增加7.5 m/s和210 cm。喷嘴全尘降尘效率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在某一个供气压力下获得最高值。供水压力p_L不同,获得最高降尘效率所对应的供气压力p_(air)亦不同,喷雾降尘效果较优的气水压力组合有1号(p_L=0.2 MPa,p_(air)=0.3 MPa),2号(p_L=0.3 MPa,p_(air)=0.4 MPa)和3号(p_L=0.4 MPa,p_(air)=0.5 MPa)。煤矿现场应采用以上气水压力组合,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雾滴粒径,同时能以较低的耗水量获得较高的降尘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艳琨 《矿山机械》2006,34(5):128-129
我矿是中型井下开采铁矿石的矿业公司,井下开采矿石采用集中供气系统,压气站设在地表,共有3台2D12-100/8型空气压缩机和2台7L—100/8型空压机。采用并网集中供压型式,供风最高额定工作压力0.8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