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从契合城乡建设发展新理念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的部分指标进行更新和验证。蓝绿空间占比、蓝绿融合度、蓝绿用地连通度3个指标,不局限于绿地范畴,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水平。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木所占比例,能够促进城市绿地提质增效。为提升城市公园体系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分别评价公园体系的服务半径。上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新指标由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的建设实践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游璧菁 《城市规划》2004,28(5):74-79
论述了都市灾害的管理的四个阶段,即减灾、准备、应变和复原阶段,以及都市避难据点的特点和需要的设施,最后以台北市为例介绍了台北市防灾公园绿地体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绿地建设自成系统,与城市规划存在概念上混乱、内容上交叉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绿地建设、管理和监管的责权不清等问题。本次规划研究尝试从城市绿地的使用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诉求出发,探讨编制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时应遵循的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牛爽  汤晓敏 《中国园林》2021,37(10):100
城市的高密度化发展导致公园绿地资源紧张、人口 分布不均等问题,公园绿地配置的不公平性日益突出。在供需 视角的基础上,将连接因素引入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中, 从地域均等与空间公平2个维度构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测度 框架。同时,将POI大数据与传统年鉴统计数据相结合进行人 口测算,提升了测度量化的精准性。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定 量测度步行、跑步和骑行3种慢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配置的 公平性。研究发现:黄浦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存在空间异化 特征,高密度城区公园绿地配置公平性由供给因子、需求因子 与连接因子共同决定。为实现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的公平、高 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6.
潘良  冯佳  王欢 《山西建筑》2014,(32):207-208
以《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中有关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南京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内容进行了自评估,并总结了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调整建议,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以皇城墙遗迹保护为目的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娟 《中国园林》2006,22(11):29-32
以北京旧城的皇城墙及其周边以历史景观保护为目的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和菖蒲河公园两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公园的历史背景,将建成后公园中的主要景区内或景区周边环境中所利用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提取,针对这些历史文化要素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北京旧城改造中环境整备及相应绿化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探讨城市园林建设对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空间快速演进的背景下,需要建立公园绿地用地布局与功能评价一体化的标准,服务于多元主体的精细化治理。文章面向新时代背景下的空间治理,在辨析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空间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资源、服务、运行三个维度,进一步拆解为面积、数量、效率、分配、经营、维护六个关键指标。为精准落实到治理层面,在基础因子绩效的基础上,引入均衡指数计算,从而构建三个维度的综合绩效量化模型,提出由绩效到治理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国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研究及启示 (1926—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国时期传统城市中"新兴都市"的代表,南昌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一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高峰。在回顾该时期南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考证、解读并评价南昌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实践,总结该阶段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特点及对于当代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贴近城市现实需求,勇于借鉴先进经验;扎根城市山水骨架,营造地域风貌特色;尊重民族文化情感,保护城市历史文脉;规、建、管有机结合,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建设中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该时期南昌市公园绿地发展中体现出务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对于指导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影像,通过ARCGIS10.2统计分析天津市各区、各街道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提取全市综合性公园与区域综合性公园,建立步行、自行车、地铁与小客车四种出行方式的缓冲区,进一步分析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服务公平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11.
王浩  徐英 《中国园林》2006,22(6):56-60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迁、临沂、盐城3个城市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特色的手法,总结为“三步走”。首先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从空间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结构特征这三个方面来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特色资源在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层面的体现)对特色资源作整体、全局地调控,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骨骼框架;再次详细考虑公园绿地规划中特色资源的分级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示范段景观设计为例,通过该项目应用的3种生态水质净化技术——重力过滤系统,廉布过滤系统,沉淀溢流过滤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一年后获得的水质监测数据、向公众开放五年来的运行和维护状况,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就建设实施造价、净化效果、后期维护等方面,分析每种水质净化技术的特性以及优劣势;其次,针对每种技术的特性和要求,探索其与景观设计有机融合的方法;最后,总结3种生态水质净化方法在景观设计应用中的利弊,为今后类似的景观设计项目提供技术检测参数和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深圳园林绿化行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编制《深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标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系统性、先进性、地方性,构建了《深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图,为园林绿化行业的规范发展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标准化指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凯旋  王云 《中国园林》2007,23(5):36-38
分析了风景园林行业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和风景园林标准化在实现行业全面质量管理、发挥行业系统功能和消除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了ISO、欧盟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现状,通过对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标准的数量和构成的梳理,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在体系结构、功能配置、数量分布、技术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尤其是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空间战略中,建立缓冲区、构筑廊道、引入或恢复栖息地被认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以致实施性、指导性较差的普遍问题,以北京门头沟区门城新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宏观层次探讨如何延续和提升城市的特色,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易于操控的绿地指标的规划方法;为了提高规划的实施指导作用,从微观层次对浅山区、滨河绿地及生态修复型绿地的规划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建议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简述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并通过江门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探讨了该生态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蓬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系统的地方特色初探--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康  江婷  苏同向 《中国园林》2005,21(12):36-40
城市绿地系统融合其所独有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历史、文化的凝聚,共同构筑了城市绿地的特色.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它突现了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是其地方特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徐波  赵锋  郭竹梅 《中国园林》2007,23(6):75-77
常规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初步形成规范,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同期开展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却是一个新的课题。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探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阶段的划分,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城市绿地概念的延伸等基本问题着手,寻求与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对话关系,从而提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