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由于受国外技术保护垄断的影响,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应用较少,水下生产系统制造及测试技术进展缓慢,且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70%位于深水区,深水油气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接力区。深水水下生产设施在工厂接收测试(FAT)时,涉及很多专用的测试设备、材料,且每项测试具体要求可借鉴的文献较少。结合中国南海番禺35-1/2项目在线管汇(ILM)的实际测试经验,详细说明了水下生产设施FAT的流程、关键专用设备、每项测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为发展我国水下生产系统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流花4-1油田水下生产管汇安装过程中所遇到的海床条件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海床条件变化的原因是钻井过程中泥浆堆积引起的这一结论,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测量海床泥浆覆盖层厚度的方法,进而找到了新的最佳的管汇安装位置,并通过水下平整海床技术的成功运用,最终解决了因海床不平导致的生产管汇水下安装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可为同类海床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此外,还总结了水下生产管汇设计应用的几种基盘形式及其适用的海床条件和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斜井管柱结构一般为:油管+反循环+油管+压力计托筒+MFE+锁紧接头+P-T封隔器+开槽尾管+压力计(×2).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异常高压低渗透地层在测试关井恢复过程中出现关井压力外泄的情况,对测试管柱进行了改进,即在P—T封隔器上方组装一个水力锚,水力锚上方组配一个裸眼旁通阀,封隔器和水力锚之间加1—2根油管,并适当增大关井时的加压负荷,较好的解决了关井压力外泄问题,提高了测试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廖声刚  宋宗平  杨勇 《物探装备》2011,21(5):292-294,347
DSU3采集单元在不同的环境下串音测试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对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出判断,DSU3的串音测试存在不确定性。原因是DSU3在进行串音测试时,125Hz正弦波测试信号是直接加在MEMS传感器上的,但此时MEMS传感器除了接收测试信号外,还会接收环境噪声信号,从而造成串音测试数据随环境噪声而变化的弊端。本文对串音测试不确定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串音测试不确定性的思路:在各地震放大器输出信号中,只提取频率为125Hz的数据进行串音计算,就可以大大降低环境噪声对串音测试的影响,较为单一地反映道间串音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凝析气井测试期间组分相态变化和储层多相渗流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凝析气井探井测试曲线出现数据偏差的可能原因。根据多年的测试工作实践,对探井测试施工工艺进行了技术改进,提出了适合现场操作的测试工艺改进方法,将小尺寸油嘴多点递增测试法成功的运用于实例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工艺能够较好的取得现场效果,为此类油气井的测试工艺提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下生产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与可操作性是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关键。基于水下生产设备测试的工程实例,重点研究了水下跨接管、管道终端等主要水下设备的工厂验收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的内容和标准要求,总结了相关的测试步骤,探讨了我国建设水下装备测试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十二五"珠海水下装备测试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对我国水下装备测试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深井、超深井裸眼中途测试存在的问题,对常规测试工具及工艺进行改进,建立一套完善的深井、超深井裸眼井测试技术。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测试准确性高,满足深井、超深井中途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0.
注水井分层测试质量问题是困扰油田多年的历史难点问题,特别是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测试仪器的电子化,发现人为修改测试资料原始数据的手段更加隐蔽,给质量管理带来更大难度。目前油田分层注水普遍使用的是储存式FDL型电子流量计及回放仪,精度2%,是最早进入大庆油田的电子流量计。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十厂共有FDL100型仪器159支、FDL300型仪器570支,全油田总计729支,占油田在用井下流量计的68.6%。储存式FDI。型电子流量计与过去“106”浮子式流量计相比属换代产品,但这种电子流量计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仪器与微机连接可人为地修改原始数据。其数据录取及处理程序是:将录取的流量、压力参数存储在仪器的存储卡里,取出存储卡与地面的数据回放仪连接,回放仪显示和打印测试数据,存储卡也可以和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可以修改存储卡里的数据,并写回存储卡里,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可以人为修改存储卡里的原始数据,因此大大影响了测试质量。为此,开展测试仪器改进防护技术研究,以提高仪器使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集成测试技术,即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测试技术对于保障海上油田的生产及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对于水下油气生产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水下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分析了国外先进的水下油气生产设备测试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对水下油气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进行详细规划,提出测试场地工作流程。水下生产系统集成测试场地的建立将促进我国水下油气生产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海洋油气田开发不断向深水延伸,水下生产系统已经成为深水开发中的主要模式。水下中心管汇是水下生产系统中油气资源集输、水下控制的关键装备。通过对国内外水下中心管汇项目进行系统研究,选择深水典型水下吸力锚基础式带控制系统中心管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组成、关键设备接收技术要求、制造及测试工艺流程、技术风险点等方面阐述了水下吸力锚式中心管汇的制造、测试技术,为我国水下生产设施的制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雪梅 《石化技术》2020,(4):299-300
以南海某油气田的深水水下管汇为例,结合管汇的功能需求、结构组成、结构计算等,对深水水下管汇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17.
水下闸阀的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介绍水下闸阀结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Cameron公司Ring-O系列水下闸阀、WOM公司的Magnum专利阀和LB-Bentley公司水下闸阀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述。总结了水下闸阀的技术特点和设计时在材料选择方面应考虑的因素。在水下闸阀的国产化研制过程中,我国应综合国外产品的技术特点、确立从简单到复杂,从重点研究到应用研究,先克服技术问题后工艺问题的研发思路,实现水下闸阀的二次创新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水下管汇是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设备,深水中的管汇设计面临许多技术挑战。管汇处于深水中,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内部承压很大;需要实现的功能多;整体布局形式复杂。针对管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了一个应用于南海荔湾3-1深水气田开发的6井槽水下管汇。完成了单井产气的汇集,化学药剂的分配及清管功能,还实现了相关的化学药剂注入控制功能,满足了荔湾3-1深水气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