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Na2O-K2O-CaO-MgO-Al2O3-SiO2-P2O5系统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研究.借助于XRD分析和SEM分析,发现该系统乳浊釉为分相乳浊釉,主要乳浊相为分相液滴.  相似文献   

2.
磷乳浊釉乳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Na2O-K2O-CaO-MgO-Al2O3-SiO2-P2O5系统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研究。借助于XRD分析和SEM分析,发现该系统乳浊釉为分相乳浊釉,主要乳浊相为分相液滴。  相似文献   

3.
在ZnO-B2O3-SiO2无铅基础釉的基础上,通过添加P2O5和TiO2来制备乳浊釉面玻璃。采用XRD、SEM、热膨胀系数测试和白度测试等测试技术分析组成对乳浊釉理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复合乳浊的乳浊机理。通过对复合乳浊釉面和单相乳浊釉面进行白度测试,分析对比发现复合乳浊的效果比单相乳浊要好,且单相乳浊的结果显示磨加法制得的乳浊釉效果比熔加法好。选定基础釉的热膨胀系数与玻璃基体相匹配,符合热膨胀系数的要求,且制得的复合乳浊釉的白度可达61.06。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法,选取Na2O-BaO-ZnO-B2O3-SiO2系低熔点玻璃为基釉,以TiO2为乳浊剂,通过乳浊剂不同的加入方式制备了低温无铅乳浊玻璃釉.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研究了TiO2的不同加法及TiO2同一含量不同釉烧温度下对釉面性能及釉的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以TiO2作为乳浊剂的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乳浊剂不同的加入方式、加入量不同,乳浊相的存在状态、乳浊机理、乳浊效果不同.当采用双加法(即熔加和磨加相结合)后,既有未熔、散布在基体中晶粒的,也有析出晶相并促使所存晶相发育良好相结合从而使釉面形成良好乳浊.在620℃釉烧温度下以熔加2%并磨加5.5%TiO2时,发现釉中晶体数量密集,尺寸与可见光相近,分散性高,使釉对光的折射和散射能力强,釉面乳白效果最好,白度可达到71.88.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锡、锆乳浊釉在珐琅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并确定了最佳配方。讨论了釉的膨胀系数和坯釉适应性,表面张力和釉层表面收缩性的关系;分析了乳浊程序与铜绿现象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锡、锆乳浊釉可以代替传统的砷、铅乳浊釉,且产品釉面无裂纹,针孔少,平整度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河泥沙质陶瓷酒瓶坯体的装饰展开研究,采用低温一次快烧工艺,研制了一系列熔块及半熔块釉.采用XRD、SEM等技术分析了样品性能及微观结构,讨论了影响釉烧成温度的诸因素 ,探讨了釉的乳浊机理及坯釉结合机理.结果表明,最佳的半熔块釉配方为D-2,烧成温度为1 120 ℃,釉面硬度为644.4 HV,其主晶相为透辉石,有良好的乳浊效果.釉中生成的透辉石等微晶对光线的漫反射作用使得釉产生乳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010-1040℃氧化气氛下烧成的高白钛乳浊釉的试验,探讨了化学成分、晶粒大小对钛釉的影响,遴选出屑石型高白乳浊釉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以P2O5为成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条件,并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2O5为成核剂,采用不同热处理制度能获得Li2-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在析晶初始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析出β-石英晶体,但晶体生长缓慢,结晶程度低;提高晶化温度,析出β-锂辉石晶体且晶体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9.
乳浊玻璃以硅酸盐玻璃为发添加氟硅酸钠为乳浊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乳浊玻璃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乳浊玻璃中晶粒的数量随氧化铝的含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低温卫生瓷用锆磷质生料乳浊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编制试验计划,初步研制成功能用于低温卫生瓷烧成的锆磷质生料乳浊釉,其烧成温度为1140~1200℃,釉面白度可达76~79。经OM、EM、EDAX和x衍射分析表明,釉的乳浊粒子主要是细分散的残留锆英石和均匀分布于釉玻璃基中的分相液滴,另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钙长石、氟磷灰石和再结晶锆英石晶体;残留锆英石的粒径绝大部分小于3μm;分相液滴的成份主要有(1)富 Ca~(2+)、P~(5+),(2)富 Ca~(2+)、Al~(8+)而同时都贫 Si~(4+)、Zr~(4+)两种,分相液滴主要以0.1~0.8μm 的球形小滴和由数个球形小滴部分连通形成的低聚体形式存在;骨灰和氟硅酸钠明显地促进釉的分相,使釉乳浊度提高;骨灰显著地缩小釉的烧成温度范围,氟硅酸钠则有强烈的助熔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极玻璃的析晶性能是直接影响电极制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析晶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Li2O-La2O3-Ta2O5-SiO2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Li2O、La2O3能改善该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  相似文献   

12.
P2O5—PbO—Bi2O3系统两种不同类型玻璃的结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方法考察了P2O5-PbO-Bi2O3系统的玻璃形成,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餐光谱和拉曼光谱考察了该系统两种不同类型玻璃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P2O5-PbO-Bi2O3系统存在两个玻璃形成区;在低P2O5区(〈46%,摩尔分数)形成的玻璃中,存在不含P=O双键且A1(σ1)被激活的「PO4」四面体;在高P2O5区(〉50%,摩尔分数)形成的玻璃中存在聚磷酸盐型「PO4」阴离子团,  相似文献   

13.
SrAl2O4:Eu2+,Dy3+光致发光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SrAl2O4:Eu^2 ,Dy^3 长余辉光致发光粉体,在陶瓷坯体上制备了釉面平整光滑的长余辉光致发光釉;通过比较SrAl2O4:Eu^2 ,Dy^3 粉体和光致发光釉的激光光谱和发光光谱以及结构分析表明,该发光釉保持了SrAl2O4:Eu^2 ,Dy^3 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其发射峰是中心位于520nm的宽带光谱;研究了釉料不同组成对发光釉性能的影响及SrAl2O4:Eu^2 ,Dy^3 粉体的不同含量对光致发光釉发光亮度和余辉时间的影响,获得了釉面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电子探针能谱等分析方法对彩色显象管封接用PbO-ZnO-B_2O_3系统低熔焊料玻璃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在封接过程中所发生的再结晶现象的实质以及玻璃颗粒度、晶核剂用量等因素对结晶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晶体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求得了其晶体生长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磷酸盐和氟化物混合乳浊的乳浊玻璃,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荧光X射线分析(EDX)技术观察了这些玻璃的分相形貌和显微结构,讨论了乳浊机理及乳浊剂用量与乳浊度的关系,通过熔制试验,也谈到了乳浊玻璃的熔制性能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CaO-MgO-SiO2-H2O体系的水热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CaO-MgO-SiO2-H2O中,CaO优先与SiO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MgO部分固溶于水化硅酸钙中,部分生成Mg(OH)2,部分与剩余的SiO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镁;MgO固溶时,可促进托勃莫来石向硬硅钙石转化,不固溶,则其转化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熔融的方法制备R_2O-CaO-Al_2O_3-B_2O_3-SiO_2-P_2O_5多元系统乳浊玻璃,运用FT-IR、SEM和XRD对玻璃的结构和分相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玻璃的热膨胀曲线、耐水性、显微硬度和釉烧性能。研究了以MgO-CaO取代Na_2O对玻璃乳浊程度以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_2O含量的降低和MgO-CaO含量的增加,玻璃的乳浊程度逐渐降低最后趋于透明,热膨胀系数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而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化学稳定性优异且逐渐增强,玻璃水解等级均为一级。  相似文献   

18.
以固体杂多酸盐催化剂TiSiW12O40-Al4(SiW12O40)3/TiO2-Al2O3催化酯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产品酯含量≥99.0%,收率95.2%,发现该杂多酸盐催化剂对催化酯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合成工艺简单,催化剂容易回收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0:1,催化剂用量为8%(以α-萘乙酸重量计),反应温度为64.5-68.5℃,反应时间3.5h。  相似文献   

19.
复合体酸ZrO2—SnO2—Fe2O3/SO^2— 4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并用乙二醇作分散剂,制备复合氧化物基ZrO2-SnO2-Fe2O3/SO^2- 4固体超强酸,并对影响酸强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三种元素的最佳配比,硫酸的最佳浓度,浸泡时间,烧结温度及最佳烧结时间等,并对其在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部分考察,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25℃MgCl2-MgBr2-H2O水盐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MgCl2-MgBr2-H2O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含固溶体水盐体系热力学相平衡的研究,测定了该体系的固液相平衡组成,并绘制了相图。由于该体系各组分含量较难确定,所以将直线法进行推导应用在此体系中,配合湿渣法和X射线衍射,从而确定了平衡时固、液相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