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适于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各常用碳源和氮源及C/N比。结果表明 ,葡萄糖为最适碳源 ,其次为糊精 ;复合氮源 (黄豆粉 +玉米粉 +麸皮粉 )为最适氮源 ;最适C/N比为 2 6。C/N比对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培养基成分和C/N比是影响猴头菌多糖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适于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各常用碳源和氮源及C/N比。结果表明,葡萄糖为最适碳源,其次为糊精;复合氮源(黄豆粉+玉米粉+麸皮粉)为最适氮源;最适C/N比为26。C/N比对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培养基成分和C/N比是影响猴头菌多糖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玉华  陈萍  朴春红  王磊 《食品科学》2009,30(21):316-31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耐酸性强、高产L- 乳酸的改组菌株Lc-F34 的发酵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初始葡萄糖浓度为90~110g/L,淀粉葡萄糖水解物可以作为乳酸发酵的碳源;最适氮源为酵母抽提物,玉米浆次之,玉米浆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酵母抽提物作为乳酸发酵的氮源;适量的MgSO4 和MnSO4 对该菌株的发酵有刺激作用,MgSO4 最适浓度为0.3%,MnSO4 最适浓度为0.05%。  相似文献   

4.
灵芝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灵芝液体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及其最适浓度、初始pH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液体最适发酵条件为:氮、碳源分别为蛋白胨、葡萄糖,碳源浓度为3%,培养基初始pH为6.5,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5d。  相似文献   

5.
探讨温度、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生产菌株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结果显示,木醋杆菌M096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25℃,初始pH值最适范围是5.8~6.6,最佳碳源为蔗糖且最适浓度是8%,最佳氮源为牛肉膏且最适浓度是1.5%.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肠杆菌生产胞苷的能力,研究了培养基中碳氮源对菌株生产胞苷的影响,从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并同时确定其最适使用浓度;经实验验证,发酵培养基中的最适碳源为甘油,其使用浓度为80g/1;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其使用浓度分别为20g/l和5g/l.在优化的培养基条件下,胞苷积累量相较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57.9%.  相似文献   

7.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金针菇与杏鲍菇混合发酵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利用金针菇与杏鲍菇的营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胞外多糖产生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探究金针菇和杏鲍菇混合发酵培养时的最适碳源、最适氮源、最适无机盐、最适温度、最适转速,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法找出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配比。结果表明,金针菇和杏鲍菇混合发酵液培养的优化条件为在基本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胨2%,麦芽糖2%,FeSO 40.5%,KH 2 PO 43.6%,最适温度26℃,最适转速110 r/min。  相似文献   

9.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了从腐烂蓝藻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利用液态发酵法探讨了碳、氮源等对其发酵产蛋白酶的影响并研究了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可归入沙雷氏菌属,定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H,其最适碳源为果糖、葡萄糖、羽毛粉或玉米粉,最适氮源为玉米浆粉、酵母膏和牛肉膏;该菌还可以蓝藻为唯一氮源发酵产耐有机溶剂蛋白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0.
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富含抗癌多糖,一般以其子实体为材料进行提取获得多糖,而子实体生长周期较长,利用液态发酵得到的茶树菇菌丝多糖可以有效缩短生产周期。为提高菌丝生物量和菌丝多糖含量,该试验以茶树菇菌丝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促生长因子,培养时间及摇床转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树菇菌丝多糖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糖34 g/L、酵母提取粉21 g/L、MnSO4 2.0 g/L、KH2PO4 2.5 g/L、MgSO4 1.5 g/L,pH6.0,摇床转速为130 r/min,培养时间为6 d。在此优化条件下,液态发酵生产的茶树菇菌丝生物量为7.65 g/L,菌丝多糖含量达3.73%。该结果可为液态发酵生产茶树菇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茶树菇牛肉酱的最佳制作工艺,在豆瓣酱的基础上加入茶树菇、酱卤牛肉、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茶树菇牛肉酱,选取色泽、口感、气味、形态为评价因素,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评判茶树菇牛肉酱的品质。结果表明,以净重250 g为参照标准,在盐1.5%、糖3%、味精1%、料酒2.5%、葱3.5%、姜2%、蒜3.5%、香油2%、清水6%的基础上,当豆瓣酱添加量为35%,茶树菇添加量为12%,酱卤牛肉添加量为20%,橄榄油添加量为8%时,茶树菇牛肉酱模糊感官综合评分高达85.3,成品具有红润油亮、鲜辣咸香的特点,具备卤牛肉独特的鲜香风味。  相似文献   

12.
添加金针菇粉、茶树菇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添加金针菇粉、茶树菇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食用菌作为功能基料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以金针菇和茶树菇两种食用菌粉为原料,利用混合实验仪(Mixolab)研究添加金针菇粉和茶树菇粉对面团的吸水率指数、揉混指数、面筋筋力指数、黏度指数、淀粉酶活性指数和回生指数等揉混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快速黏度仪和质构仪分别测定面团的峰值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等糊化特性和硬度、弹性、黏附性等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2.5%~10%的金针菇粉和茶树菇粉能够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破坏面筋蛋白的网络结构,降低面团的稳定性、面筋筋力、抑制老化回生,使形成的面团硬度增加,糊化黏度、黏附性和弹性下降。综合分析两种食用菌粉对面团特性的影响,发现5%的添加量为金针菇粉、茶树菇粉的最佳预测值,以在满足产品加工特性的基础上较大程度地丰富面制品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马勃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马勃发酵液中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马勃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马勃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黄豆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马勃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装80ml,摇床转速130r/min,接种量15%。  相似文献   

14.
营养因子对长根菇液体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各种营养因子对长根菇液体发酵的影响 ,确定了合适的碳源、氮源、C/N比、无机盐、生长因子的浓度 ,以玉米粉 2 %、豆饼粉 0 2 %、KH2 PO4 0 3 %、MgSO4 ·7H2 O 0 2 %、棕榈酸0 1 5 %、VB10 1mg/mL为发酵培养基 ,长根菇深层发酵结果最佳 ,在 7L发酵罐上进行发酵动力学试验 ,长根菇适宜发酵周期为 1 1 0h ,发酵液胞外多糖最高可达 2 85 g/L。  相似文献   

15.
姬松茸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姬松茸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 ,确定玉米粉、蔗糖为碳源 ,豆粕粉、麸皮汁为氮源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碳氮源质量浓度及比例实验、摇瓶发酵正交实验 ,优化培养基配方 ,确定姬松茸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 :玉米粉 1 .5g/dL ,蔗糖 0 .5 g/dL ,麸皮汁 0 .5 g/dL ,豆饼粉 2 .0 g/dL .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桑黄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桑黄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显示:最佳的碳源是玉米粉,最佳的氮源是黄豆粉,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桑黄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摇瓶转速130r/min,接种量15%,发酵时间7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产酶培养基及产酶条件的优化,确定产纤维素酶菌株N-57的最佳产酶条件.利用液体发酵培养法探讨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温度、碳源、氮源对菌株N-57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筛选出产CMCase的最佳发酵条件:pH值为6;稻草粉浓度为0.30%;(NH4)2SO4浓度为0.3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该菌株的CMCase的酶活达到459.54U.  相似文献   

18.
霉菌液态培养产酯化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根霉和红曲霉为实验菌种,采用液态发酵方法研究了不同菌种、碳氮比、碳源、氮源、发酵培养基浓度对产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霉比红曲霉更适合作为液态发酵菌种生产酯化酶,根霉液态培养的最适碳氮源比为5,最佳氮源为黄豆粉与蛋白胨的混合物,培养基浓度以5%较好,发酵周期72h,培养至36h时产酶活性最高,适当添加底物如橄榄油可提高产酶量。  相似文献   

19.
筛选最优菌株,确定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时间和碳源、氮源的组合,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蜜环菌水提和超声提取多糖的工艺。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最优菌株M7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d,最适碳源、氮源组合为糊精+红薯粉、蚕蛹粉+玉米浆。水提蜜环菌多糖的最优工艺是水提温度100℃、料液比1:20、水提时间1.5h、水提4次。在最优水提优化的基础上最佳超声工艺是水提时间90min、超声时间10min、超声功率90%、超声2次。水提优化比普通方式提取多糖,多糖得率增加104.27%。在水提优化的基础上进行超声优化,多糖得率增加5.86%,可将超声波法作为蜜环菌多糖提取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提高黑木耳菌丝的产量,改善黑木耳菌丝的品质,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用不同碳源有机物和氮源有机物进行黑木耳的深层发酵,研究pH值和温度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葡萄糖作碳源,豆饼粉作氮源,pH5.3,温度28℃。在此最佳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培养,通过测定黑木耳菌丝的生物量,粗多糖含量和硒吸收率,表明亚硒酸钠浓度在60mg/kg以下时可提高黑木耳菌丝产量;在60~100mg/kg之间时会降低黑木耳菌丝产量;而在60mg/kg时,硒的吸收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