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我国制造业面临着重大转型,如何培育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应该受到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高度重视。而如何推进工匠精神建设,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也是本文重点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就不能搞什么"无人车间和工厂",我们的工匠(技工)比机器人更重要,智能制造技术主要用在产品质量和运行设备的适时监控,以及研发、工艺过程优化的智能建模、仿真等方面。中国版智能制造的内涵要比"机器人"、"无人化工厂"丰富得多。工业4.0被国内外媒体炒得热火朝天,智能化的高调沸沸扬扬。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让我们看到了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战  相似文献   

3.
4.
机械类专业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主要生力军。本文以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对我国机械类本科教育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内涵,研究了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主要包括: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工程实践、产学研结合和积极参与机械类创新创业设计大赛。以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5-2016学年的机械创新设计为例,验证了上述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倒逼高等教育转型改革,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外部性影响导向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案例教学,丰富社会责任情感;开辟车间教学企业课堂真实的教学工作场境,使学生成功融入职业角色,承担职业责任、接受职业规范;完善的教学体系,确实保障的实践教学,凸显责任体验的绝知功能;模拟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干预途径培养学生角色责任意志,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玄兆丰 《湖南造纸》2021,(8):159-160
自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社会、企业及学校对工匠精神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在高职院校中,焊接技术是一门对理论与实践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了复杂的焊接理论机理,还涉及了大量的焊接工艺技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工匠精神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层次的学习。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体系中,以期培养出更多真正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烹饪人才,为中国餐饮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加速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推动智能制造企业的发展,高技术人员培训成为其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承着校企“双元”主体育人理念,其人才培养的定位及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基于此,文章以智能制造背景下无锡市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科创能力提升取得实质性成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9,(12):171-172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我国很多制造企业正由传统制造模式逐渐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变,在这背景之下,企业需要大量新型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基地,传统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制造企业升级改造、支撑制造业转型发展,本文从校企融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探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广西科技大学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开办纺织工程本科教育的院校,经过七年的办学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纺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纺织+化工"的"大纺织"理念,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建立"三级"实践实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坚持"学校与企业"结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坚持"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并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是根据我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纺织行业的特色以及我校所处的地域来进行应用型纺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旨在通过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来激发学生的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使得纺织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纺织行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周陈星  赵绮 《辽宁丝绸》2023,(3):97-98+96
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的实施,要求各院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工业设计专业以培养工匠精神的劳动教育为出发点,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弘扬工业设计专业的劳动精神。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将结合劳动教育,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把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入课堂,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工业设计专业技能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制鞋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靠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为制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在制鞋行业的应用也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制鞋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发展进行了分析,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连接缺口,致使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又不能很好地胜任于服装设计岗位。服装设计教育应进行适当调整,采取对流式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信息传递方式落后等问题,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将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等环节虚拟化、数据化和智能化,在虚拟空间实现对服装设计和样衣生产的全过程工艺仿真,有效解决传统方式的弊端,培养现代服装产业所亟需的信息化、智能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对泉州师范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对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组织实施方案、存在问题和改革建议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个大型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型职业服装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理论创新、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通过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职业服装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应用型高校商科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构建应用型高校商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理论模型,认为其应用能力的培养需从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建设体系和校企合作体系4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