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术馆作为展示艺术品的场域,除了展示职能外,还包括对大众的教育及引导,对艺术品的重新诠释以及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等等。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美术馆时代’",对美术馆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多元文化身份的认同、当代观念及时代精神、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等领域上来。本文从当代艺术观念入手,探讨当代美术馆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象征,如何在当代艺术观念的作用下,重塑自身的时代精神与把握时代文化的方向,并体现在建筑与空间功能设计上。  相似文献   

2.
生机无限     
《新建筑》2019,(Z1)
正设计者的建筑设计策略,有如生物生长,是从无到有,在某一区域如同细胞分裂一样呈一定组织性地增多单体与群体的生成。从内转向外、从局部转向整体、从个体转向社区、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建筑转向城市,并且它们以一种组织细胞蔓延的形式有序生长,在单元与单元中间形成"过渡空间"和"之间领域",达成了秩序和变化并存的建筑关系。场域是一种多元形式或空间的环境母体,它可以把外部元素吸纳编译成与自身契合的一部分,多孔与松散是场域的流动性特征,要素之间的联系比要素本身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现代展示空间通过展示展品或宣传内容的形式传达信息,展示空间的设计不是单一的设计,是具有复合形式的设计。展示空间的理念形成较晚,但历史发展历程中人们对展示的运用早已开始。该文从展示空间的发展历史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介绍展示空间,从传统和现代两方面介绍展示空间划分的发展历程,通过亚马逊西雅图总部Understory展厅的实例描述现代空间划分的手法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让人们以更加前沿的方式认识与了解空间形态的构成和空间划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项目位于包头市复正大厦19层,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业主在多年从商过程中收藏众多艺术品,希望借此空间进行展示。空间定位为综合艺术中心,功能包括艺术品展示、画廊、会所、办公等。艺术中心与会所、办公的功能结合是业主的主要需求。"折,廊"空间为项目的核心区域,作为高端艺术品展示区,设计师围绕现场的两根柱子,打造了一组装置设计,以长方形体反复转折变化和穿插组合所形成的空间廊子,是以长方体块为基本单位的立体空间组织,亦是对一组以廊子为基本形态的造型进行解构重组所得到的空间体系。装置将空间进行重新划分与组合,它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与内外部流线能让观者感受到不同的空间体验,每转一个角度就有一种视觉画面,也让艺术品以一种多层次的展示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5.
正本案是一个艺术品展厅,专为私人高端客户提供各种独特装饰品和珍奇物品等的展览空间。本案设计师工作的主要挑战是对展厅风格及形式的定位,从而实现在为这些不同尺寸、种类、风格的艺术品提供合适展览空间,使所有艺术品的观赏和昂贵价值被很好地烘托展示的同时,又不会造成不同格调艺术品之间风格和视觉的相互侵扰。  相似文献   

6.
<正>展示空间的营造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是空间与周边环境规划的艺术,是在人与物之间创造一个彼此互动的平台,是为展示活动提供了一个符合美学原则的空间结构。在整个展示空间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使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有序、自然、连续、合理的创意手法进行设计,达到最佳的展示空间效果。现代展示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的课题。展示设计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发展变化着,展示作为一种互相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field"一词的三个不同含义,即场域、田野、在场出发,解读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包括在中国馆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场域"的理念;中国馆在世博会中的身份展示与代表,及其对本届世博会主题的诠释;现场的参数化建造。  相似文献   

8.
汉斯·芬胡森是一位以城市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和物质的方方面面为其题材和工作领域的艺术家。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创作展示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相反的,他认为艺术品已经丧失了给城市环境注入意义的功能。我们的城市是拥挤的,实际上是为形式所淹没的——设计的形式、装饰的形式、强制的形式和诱人的形式。在已经控制住公共领域的图片、广告、路牌的森林中,视觉艺术基本上已无能为力。因此,芬胡森把关注点放在了规划和聚落设计的进程上,而他同时邀请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加入到他概念生成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对城市空间和…  相似文献   

9.
叶露  黄一如 《建筑师》2019,(5):97-102
当代乡村营建是国家权力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手段,乡村营建的演化历程始终伴有设计的介入。本文对当代乡村营建历程中已发生和正在进行的四次大规模的"设计下乡"的行为表征进行历史性梳理,并借助场域理论解释乡村营建和"设计下乡"行为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营建场域的核心是建立乡村空间治理法则。场域构型与资本总量是决定因素,构型变化以及资本角力产生了"设计下乡"的内生动力,营建场域构型和资本类型决定了设计主体的介入立场与态度。新乡村时期在资本多元以及城乡协同发展的格局下,设计主体正通过自身资本类型及数量的变化,试图改变营建场域的逻辑,建立新的乡村空间法则。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现当代,艺术作品空间场域与现实视觉环境之间开始对话,框内的镜像逐渐由独立的向框内集中的三维立体场域,转变成向外发散的平面,甚至进入了四度空间场域——视觉与听觉、感知与感官的身心解放。该文从丹尼尔布罕的艺术作品出发,从艺术作品在时间和空间场域结构关系展开论述,探讨绘画的空间场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