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凯  吴田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3,(3):568-576
为了确保±800kV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为此,采用光纤脉冲电流测量系统对进入±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测量,进入直流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脉冲最大幅值为149.98A,脉冲宽度为几十μs,正极性和负极性脉冲都存在。根据进入交直流线路等电位的特点,采用电磁分析软件研究了进入等电位过程中作业人员与极导线间的电位分布,计算了作业人员与极导线和杆塔等接地构件间的电容,根据这些参数建立了交直流线路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电位转移电流的分析模型,对特高压交流(UHVAC)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了计算。计算与测量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远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以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800 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为例,对电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容模型考虑另外一根极线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对两种模型情况下的电容参数进行计算,并对不同转移距离下的电位转移电流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两种模型计算出的转移电流随转移距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基于改进后的电容模型计算出的转移电流较改进前的模型计算出的转移电流大,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转移电流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等电位极导线是开展±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关键环节,优化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的路径对确保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电位转移电流及其电弧能量的计算优化进出等电位路径,搭建了电弧能量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FEM)计算了3种进入导线方式下的人体电位、不同转移距离、悬浮电位人体-极导线的局部电容,分析了不同进出方式下与电位转移电流大小及电弧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下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低,此时进行电位转移时的电弧能量在3种进入方式中最大;从上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高,其电位转移电弧能量最小。该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供±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路径选取和安全防护用具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带电作业可有效保证±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研究现状,分析了进出等电位方法,研究了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确定了安全防护原则,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电场传感器的绝缘子检测方法,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带电作业是保证±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相应的研究和应用已陆续开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研究现状,主要分析了进出等电位方法,研究了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确定了安全防护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电场传感器的绝缘子检测方法,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电力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随着电网建设规模增大,可用架空输电线路走廊日趋紧张。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提高西电东送能力,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主干网架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意大利、美国等国直流输电线路较普遍,我国也相继建成"向上线"和"锦苏线"等±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合计总长6139.2km。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系统规划设计中指出,±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坚强特高压电网的重  相似文献   

7.
肖勇  樊灵孟 《高电压技术》2010,36(9):2206-2211
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是世界首条±800kV高压直流线路,它具有电压高、场强大和海拔高等特点,为保证该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展开,必须对其进行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1:1的模拟塔上对典型作业位置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采用合成场强仪对典型位置作业人员体表合成场进行了测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进行了计算,并对电位转移时的转移电流进行了测量。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得到了各典型作业位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总结了电场分布的特点并制定了场强安全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展开带电作业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消除±800 kV宜宾—金华线0585号极I前侧4号子导线引流板温升异常缺陷,通过对线路带电作业进行安全性分析,制定了带电作业方案,采用软梯法进入强电场,圆满完成消缺作业,实现了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王卫 《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0):14-16
探讨在±800kV直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的方法,实践了2种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方法,并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专用防护服和电位转移杆,实现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操作,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器》2017,(11):197-202
为了确保±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文中运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杆塔、绝缘子、线路以及人体的仿真模型,并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带电作业人员以不同方式进入等电位过程中典型位置的体表场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人直立式沿绝缘子串进入等电位作业,人移动至绝缘子1/4处时的体表场强约为5~15 kV/m,当人移动至绝缘子1/2处时的人体体表场强约为10~30 kV/m;采用吊篮法进入等电位作业,带电作业人员位于杆塔上地电位作业时,作业人员较安全,吊篮移动至距屏蔽环3 m左右时,人体体表场强约为41~195 kV/m,作业人员达到等电位后,作业人员体表场强超过了510 kV/m,应采取特殊的屏蔽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省境内±800kV锦苏线2963号极Ⅱ线小号侧1号子导线引流均压环连接金具脱落问题,为消除引流线在大风情况下与均压环摩擦对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隐患,采取自由法进出等电位对缺陷进行消除。本文叙述了处理引流均压环连接金具脱落的具体操作流程,验算了挂设软梯的相关数据,证明了自由法进出等电位是通过现场作业总结出的最优作业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在特高压直流线路上耐张塔进出等电位的消缺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方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影响进入路径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路径优化分析模型,选取指标中最优的和最常用的几种进入路径方式进行权重计算,然后结合计算结果对进入路径的不同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得出45°吊篮法进入等电位方式是综合评估最优的路径方案。所提评价方法能为±8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洪宇 《广东电力》2010,23(12):27-29,91
针对±800kV楚穗直流线路杆塔高和海拔高等特点,结合该线路塔型、导线布置以及作业人员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在模拟塔头间隙上开展带电作业间隙试验研究。提出±800kV楚穗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为线路塔头间隙尺寸设计和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局地微气象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报且给带电作业安全开展带来较大问题,基于定点监测手段,实时获取输电线路局地微气象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基于气体击穿理论修正了气压、温度及湿度对最小安全距离的影响,构建了以最小安全距离、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作业人员条件及作业设备条件等因素为指标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建立关系矩阵及模糊一致矩阵,获取项目层及指标层各因素的权值;划分带电作业安全等级,结合半梯形和三角形函数构建各指标隶属度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获得带电作业安全等级。针对四川锦苏线±800 kV带电作业安全等级进行了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该方法为实时准确地获取输电线路局地微气象信息及±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具有送电容量大、输送距离长、线损低、可靠性高、投资收益高等优点,目前我国存在多条规划及建设中的±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空气间隙的选择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输电线路塔头各种空气间隙的确定是塔头尺寸及结构设计的基础,风偏后导线对杆塔的最小空气间隙,应分别满足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的要求,合理选取各工况下的空气间隙,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工程投资的节省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1 1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电位转移的研究空白,基于多导体系统集总电容矩阵理论,建立了电位转移的暂态响应计算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转移距离与人体电位、放电电流和能量的关系。通过计算结果可知:人体电位、放电电流、能量在数值上与转移距离成正比;转移时人体与极导线经过1μs实现等电位,转移距离影响人体电位幅值,对等电位速度影响不明显;综合局部放电电流和电位转移电流得到最佳转移距离为0.4~0.5 m;能量释放与转移距离成正比,当距离为0.4 m和0.5 m时,释放能量分别约为1.19 J和1.39 J,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屏蔽服局部温升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中,绝缘配合是直流线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对±800 kV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直流线路绝缘配合差异化技术的概念和方法,并分别就线路绝缘配置、导线对杆塔空气间隙距离和线路极间距离的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污秽条件、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绝缘子材质、不同绝缘子型号条件下,瓷绝缘子(I串、V串和耐张串)和复合绝缘子的差异化配置方案;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不同海拔高度下导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和最小极间距离;给出了不同污秽条件、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复合绝缘子串长和串长所需极间距离;确定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分裂间距、不同导线型号时,满足电磁环境限值要求所需的最小极间距离。研究结果可为±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差异化绝缘配合提供指导,对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经济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检修、带电作业工器具研制、以及带电作业实用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