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韦丽  何惠欢 《广西轻工业》2008,24(11):172-173
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改革与实践为个案,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实现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陈述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并将研讨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经济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值得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教师在《西方经济学》及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食品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食品组成,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一门科学。食品化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理论和技术提供支持,在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持,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支架式教学法"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支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主完成相关实验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食品》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高职食品类专业《功能性食品》课程的教学特点,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原理,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作为载体,结合项目"牛乳中酪蛋白磷酸肽及其功能性产品的制备"实例阐述高职《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药生物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解决中药理论与生产中某种具体问题为目的的交叉学科。本文阐述了案例式教学法在中药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并结合本研究所的科研课题,探讨了在《中药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新进展、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评估任务式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效果。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州医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接受教学法培训前后的变化。在接受任务式结合PBL教学法后,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技能、实践技能均有提高,相关评价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任务式结合PBL教学法适合医学院校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可在相关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开拓型、创新型的食品专业人才,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从2006级食品专业本科生开始,在"食品导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名师系列讲座"的教学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根据食品科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专业新生的思想特点,本文阐述了对"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以及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能力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纺织品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围绕提高学生三维空间设计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组织、层层递进的实践环节设置,结合纺织品设计的专业特色,构建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三维软件设计与模型场景搭建相互补充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提高学生三维空间立体观和三维设计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皮革企业对人才及其创新能力需求的调研和对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模块)核心课程之一——《皮革整饰化学及工艺学》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通过采用研讨式和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将"碎片化"的知识讲解与研讨、有机串联并运用于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之中。实践结果表明:该项课程改革有效地激发与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升了对专业的再认识,将其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用之于实践,增强了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史慧  魏成龙  高晓平 《纺织教育》2013,28(4):329-331
介绍"服装工业制版"课程教学引入归纳式教学法。根据这一教学法的特点,将课程内容按模块与之匹配设计,并针对归纳式教学法中的"项目学习"法设计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经过教学实践,以成绩对比作为评价,证明归纳式教学法提高了"服装工业制版"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食品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实践和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法是集调查、讲授、研讨及分析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可使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应用,从而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系列课程为例,从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体系建设及设计原则、案例挖掘与汇编、案例教学实践应用探索等方面,详细阐述了...  相似文献   

13.
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并重理论与实践是食品分析这门学科在系统教育改革工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在福建省精品课程、校精品课程、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基础上,文章结合课程内容和结构、知识模块设置,分析了本学科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点,探讨了启发、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为建设食品分析示范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提供了思路。该项研究为培养具备食品分析基础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因此优化《食品生物技术》教学课程,对培养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整合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安全与检测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多媒体教学、科研促教以及提高实践教学方面阐述提高食品生物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6,(4):140-141
《食品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食品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总结研讨式教学方式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概括《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研讨式教学方式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前高等教育与教学的重要内容,采取校内外资源并举、课内外教学兼顾、集中与分散学习结合的方式,通过整合与优化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完善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配备高水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及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满足本专业学生不断增长的综合技能实习、拓展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习教学需要,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已开展若干年的"长时间实习"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院教师、企业配备导师、参加实习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展示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深度互动,也展现长时间实习的可行性,在本科生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培养生物技术专业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8,(3):173-174
食品酶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的新兴课程,是食品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内容,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发展,食品酶学在食品专业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地位,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食品酶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本文从调动学生兴趣、掌握核心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对食品酶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概论》是高等林业院校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生物技术的一门重要课程。针对本专业学生生物相关专业知识薄弱、教学过程缺乏互动、考核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以生物技术与制浆造纸及生物质炼制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作为切入点,以案例和类比教学法精选教学内容,采用"雨课堂"实现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互动和教学数据采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切实增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学生的生物工程知识水平,为制浆造纸企业转型及林木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转化利用提供专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如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分子的进化工程等。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日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与意义。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食品生物技术"专题。专题将围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基因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生产与食品保鲜及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基于技术原理、技术特点、优势与局限性、影响因素、工艺及设备、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0.
结合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及“非织造布性能与测试”课程特点,引入研究型教学法,并借助主题研讨、角色体验等方法设计实施研究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研究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研究探索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