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某型新研制的闭式液压驱动飞机牵引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液压系统作为车辆行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几种典型制动工况下车辆实际制动距离的比较,以及对转速、压力等系统参数的在线测试,进一步掌握了液压系统制动、鼓式制动及多片式制动作为车辆行车制动系统时的制动效果和工作参数,同时验证了飞机牵引车行车制动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杨安定 《中国机械》2014,(12):173-174
本文主要从叉车制动制动距离的检验方法、检测原理对制动距离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宜采用的检验方法。 制动距离是叉车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关系到人员、设备的安全,叉车制动距离的好坏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条件的重要指标和厂内机动车辆检规必检项目。厂内机动车辆检规规定:新增车辆使用制动性能测试仪等仪器检测;在用车辆按拖痕法用直尺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车辆受力的数学模型,液力缓速器的辅助制动、行驶阻力以及行车制动的子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组建了重型车辆制动性能的仿真模型,其仿真包括重型车辆在平路和下长坡时分别利用液力缓速器以及液力缓速器与发动机联合作用下车辆从运行到停止的制动距离,制动速度和制动时间的变化,从而证明了重型车辆在液力缓速器与发动机联合作用下的制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制动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汽车的制动性能跟制动距离呈反比,制动距离越小,汽车的制动性能越好。由于其较为直观,被广泛应用在评价汽车制动效能方面。为确保行车安全,应正确掌握汽车制动距离。分析制动距离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制动,从而有助于理解防抱制动控制在缩短制动距离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制定防抱制动逻辑门限控制循环和确定控制参数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跟车距离过近致使追尾事故频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车实时向后方车辆发出防撞警示信号的系统。系统分别利用了激光雷达和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对行车间距与行车环境进行监控,通过单片机程序以监控后车跟车距离,并据此通过控制制动灯、主动头枕以及座椅靠背角度以警示后车及时制动及保护自车乘员安全。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安全行驶的智能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智能化制动系统的基本构成、车辆行驶环境的识别原理,推导出了详细的行车安全距离测算公式,给出了自动执行控制机构动态调整安全行车距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蓄电池轨道工程车制动性能的不足设计了一套液压再生制动系统,在车辆原底架结构基础上与原制动系统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复合制动系统。为探究复合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和缓速的有效性,对电液轨道车下坡纯摩擦制动的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建立的液压系统模型对复合制动过程进行仿真运算。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制动方式能大大提高下坡制动性能同时回收制动能量;在高速工况下制动时,马达变排量控制方式能够提高液压再生制动扭矩,从而减少制动距离和磨损。复合制动系统能有效地调节轨道车下坡速度,保证车辆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准确获取制动力分配系数范围是分析车辆制动性能的关键。主要研究某电动客车的电池布局对车辆制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车辆质心位置及制动力分配理论,根据制动法规规定的制动力分配系数范围,对某电动客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立的电池位置模型,探讨了不同电池布置位置对车辆空载和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新方案与原方案不同附着路面的车辆空载和满载时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电池质心位置至后轴距离为2.215m时,车辆的制动力分配系数取得最大值,此时车辆空载制动距离较原方案减小幅度可达3.8%,且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制动距离减小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电动车电池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制动性要求 良好的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车桥是汽车底盘的关键部件,也是车辆制动过程中的执行元件,因此车桥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制动元件要严格控制,制动力要经过严格计算,并对制动性能做全方位的试验验证。明白了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在设计过程中就能有针对性地控制车桥的零部件,使车桥质量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减少车辆制动跑偏故障,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速度性能的发挥,关系到乘员、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是影响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挂车冲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模拟其制动过程,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冲击制动系统检测装置,并对挂车左右轮进行制动力矩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可以方便有效地测量车轮的制动力矩,保证挂车制动性能,且与传统汽车列车制动检测试验平台相比,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并可在野外环境下对挂车进行制动系统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1.
汽车制动系统性能的好坏关系着行车安全,悬架性能的好坏关系着汽车的平顺性等。建立了四自由度整车集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ABS和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器,并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联合控制优化方法来对两个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协调的调节和控制,以提高制动性能、改善悬架性能,使整体系统的控制目标达到最优,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优化控制策略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性能,缩短了汽车的制动距离,且悬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比两个子系统单独控制时的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2.
车辆联合制动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履带车辆普遍采用液力和机械联合制动的方式.为了提高和改善车辆减速制动性能,需要设计恰当的控制和操纵方式.基于对某新型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减速器和湿式多片机械制动器的研究及模糊逻辑控制理论,建立了某型车辆联合制动模糊控制的仿真模型,通过液力变矩减速器和机械制动器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车辆的恒力矩制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制动原理和冷却方式,并将其在整车上进行匹配设计。商用车变速箱匹配液力缓速器不仅可有效延长行车制动系统寿命,改善轮胎磨损,降低车辆维修费用,还可提高车辆驾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行车过程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车辆安装ABS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分析模糊PID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设计,给出了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对无ABS系统的高附着系数路面和有ABS系统的路面展开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得到:利用模糊PID控制可以使滑移率处于最佳滑移率范围,从而使地面制动力处于峰值附着力区域,有效缩短了制动距离;未装ABS系统的车辆进行高速制动时易发生车轮抱死问题,并且抱死时间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下降,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其制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制动距离与时间都获得大幅降低,同时也延迟了车轮的抱死时间。ABS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的作用要强于高附着地面,确保了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制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数学模型,对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能量回收和制动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并对制动初始压力和蓄能器容积等主要设计参数对制动能量回收效率以及车辆制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液压系统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铁道车辆防滑控制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车的可靠制动是其安全运行的必要保证,而制动过程中的防滑控制又是安全制动和缩短制动距离的有效途径.建立车辆制动动力学模型和单轮对制动动力学模型,车辆系统自由度为42,建模中考虑车辆系统悬架力非线性、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非线性和轮轨蠕滑力非线性.考虑到盘型制动系统的摩擦特性和制动缸压力变化特性,建立了制动系统力学模型.采用P控制方法,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准高速列车制动过程的防滑控制.计算结果表明,P控制能有效防止车轮在轮轨粘着力较低时的滑行,从而提高制动的可靠性和缩短制动距离,并减小制动过程中车辆的纵向振动.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电力驱动方式的集装箱自动导引车的液压转向和液压行车制动系统,其分别实现了集装箱自动导引车的定位转向和行车制动功能,并通过实车遥控试验,空载最高车速条件下的实测制动距离和最小转弯半径完全满足集装箱自动导引车转向和行车制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提高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是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汽车的制动性能是其主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ADAMS/Car软件,参考某轿车相关参数建立了麦弗逊前悬架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前轮定位参数并以此为目标函数,通过ADAMS/Insight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的悬架结构参数和前轮定位参数。建立包括优化后的前悬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汽车制动性能仿真试验;根据优化后的硬点坐标,调整悬架的结构参数并进行实车紧急制动试验,获得试验汽车的制动距离,对比分析后得出试验汽车的制动性能及其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研究汽车主动安全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车辆辅助紧急制动系统在峨口铁矿应用范例,总结了加装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的方法与思路,通过设计雷达、电磁阀等辅助制动装置,研究车辆主动参与突发状况及复杂路况等行车信息预判,主动预警,提醒驾驶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或主动控制车速以避免、减少行车事故发生,为实现车辆主动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液力缓速器作为重要的车辆辅助制动装置,其对整车制动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根据液力缓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制定液力缓速器对整车制动稳定性影响评价指标,选取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和加装缓速器之后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β曲线)作为定性分析指标,分析液力缓速器对整车制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通过调节液力缓速器制动力矩可以达到车辆制动中β曲线逼近I曲线,更充分利用液力缓速器的缓速制动力矩,降低行车制动的负担,且尽量降低缓速器的使用对行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对整车制动性能影响的研究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此类设计研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