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西部不同产地山核桃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和GC-MS分析法,测定了8个不同产地(吉首、龙山、古丈、凤凰、麻阳、靖州、永定、慈利)山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及其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并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仁中的脂肪含量在55.86%~61.57%,平均值为58.87%;山核桃油中共检测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二十碳烯酸8种脂肪酸,以油酸含量(67.01%)最高,其次为亚油酸23.9%、棕榈酸4.48%、硬脂酸2.42%、α-亚麻酸1.91%,其他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达到93.01%;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程度依次为: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但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番木瓜籽油的萃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番木瓜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采用气质联用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番木瓜籽油超临界萃取的较佳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番木瓜籽油的平均萃取得率为30.0%,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50.37%)、棕榈酸(19.61%)、亚油酸(5.91%)和硬脂酸(5.28%)。  相似文献   

3.
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杜仲籽出油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杜仲籽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GC-MS分析杜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杜仲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V(石油醚)∶m(杜仲籽)=14 mL/g、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90 min,杜仲籽油的平均出油率为10.96%,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w(不饱和脂肪酸)=88.34%。  相似文献   

4.
脂肪酸含量差异是目前油种真伪鉴别的主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中检出1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2.931%,主要为棕榈酸(15.729%)、硬脂酸(3.734%)和十七碳酸(1.402),不饱和脂肪酸占76.977%,主要为油酸(63.027%)和亚油酸(12.809%)。同时对市售5个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100%)软胶囊中油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接近,棕榈酸、十七碳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占95%以上,其中棕榈酸平均含量为15.181%,十七碳酸平均含量为1.423%,硬脂酸平均含量为3.722%,油酸平均含量为63.444%,亚油酸含量为13.189%。  相似文献   

5.
荞麦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荞麦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用外标法与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荞麦籽油脂肪酸种类丰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为45.10%,多不饱和脂肪酸为32.76%。荞麦籽油中4种脂肪酸含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采用石油醚萃取香樟树籽油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g/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 h;香樟树籽油主要脂肪酸有辛酸(0.34%)、癸酸(54.46%)、月桂酸(38.27%)、棕榈酸(0.22%)、硬脂酸(0.07%)、油酸(2.99%)、亚油酸(0.31%),其中癸酸甘油三酯、月桂酸甘油三酯93%以上;用香樟树籽油脂取代白油和单甘脂应用于保湿霜化妆品中,与其他组分相容性较好,保湿效果增强,各项理化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刘江琴  庄海旗  莫丽儿 《化学世界》2000,41(4):209-211,224
以正十七酸为内标 ,氯化氢 甲醇抽提和酯化 ,对正常、肿瘤、抗肿瘤小鼠毛发中长链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进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 :肿瘤小鼠或抗肿瘤小鼠毛发中长链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 ,不饱和长链脂肪酸比例升高而饱和长链脂肪酸比例下降 ,提示毛发中不饱和长链脂肪酸尤其亚油酸与生物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存在有密切关系。本实验方法简单 ,所需样品量少 ,实验重现性好 ,回收率达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油提取条件,以期建立更高产率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设计基础之上,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葡萄籽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2,萃取温度56℃,微波功率637W,萃取时间62min,此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37.35%,为预测值的97.90%。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主要成分有4种脂肪酸占总成分的97.09%,含量最高的为油酸和亚油酸。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严谨、可靠,证明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籽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桂花果实核仁中的油脂,通过GC-MS分析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桂花果实核仁油脂中鉴定9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油酸(39.04%)、亚油酸(33.15%)、棕榈酸(10.31%)、硬脂酸(3.80%)、9,12-十八二烯酸(4.62%)和γ-亚麻酸(6.44%)。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25%。桂花果实核仁中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竹鼠油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g/mL),提取时间2 h,反应温度60℃。竹鼠油的理化性质:酸值26.01 mg KOH/g,皂化值151.98 mg KOH/g,碘值76.67 g I_2/100 g;主要脂肪酸含有棕榈酸28.72%,油酸37.81%,亚油酸19.05%,十四碳酸1.40%,棕榈油酸6.72%,硬脂酸3.85%,亚麻酸0.62%,花生酸0.13%,二十碳三烯酸0.30%,山嵛酸0.43%,DHA 0.02%。将竹鼠油加入化妆品中,制备治疗烫伤霜、防冻防裂霜及抗衰老霜化妆品,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疗效好、作用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它的生产工艺与传统化妆品相同,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竹鼠油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g/mL),提取时间2 h,反应温度60℃。竹鼠油的理化性质:酸值26.01 mg KOH/g,皂化值151.98 mg KOH/g,碘值76.67 g I_2/100 g;主要脂肪酸含有棕榈酸28.72%,油酸37.81%,亚油酸19.05%,十四碳酸1.40%,棕榈油酸6.72%,硬脂酸3.85%,亚麻酸0.62%,花生酸0.13%,二十碳三烯酸0.30%,山嵛酸0.43%,DHA 0.02%。将竹鼠油加入化妆品中,制备治疗烫伤霜、防冻防裂霜及抗衰老霜化妆品,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疗效好、作用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无副作用。它的生产工艺与传统化妆品相同,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偃松子油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GC及GC-MS研究了偃松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偃松子仁含油率为38.45%,松子仁主要含有油酸40.7%,亚油酸16.9%,软脂酸(棕榈酸)28.0%,辛酸5.1%,硬脂酸3.8%等。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至少达59.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鲤鱼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方法:采用国标GB/T 5009.6-2003方法提取鲤鱼肉中的脂肪成分,以碱催化法将其水解并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后,再应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新鲜鲤鱼肉中脂肪的含量为6.99 g/100g;共鉴定出34个脂肪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1.4%,不饱和脂肪酸占78.6%,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余质量分数超过1%的脂肪酸成分有亚麻酸、硬脂酸、10-十八碳单烯酸、9-十六碳单烯酸、棕榈油酸、花生单烯酸和介酸。结论:鲤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分析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野漆树、昭和福野漆树、伊吉野漆树等3种野漆树种籽为试材对象,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野漆树的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1)3种野漆树的含油率分别为12.37%,、6.46%、11.22%,差异极显著;(2)3种野漆树种籽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6种,其中亚油酸、油酸(E)、油酸(Z)、亚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7种脂肪酸的含量总和分别占测定到总脂肪酸含量的97.35%、97.92%、98.16%;(3)3种野漆树种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差别较大,为73.08%~84.46%之间,最高差值达11.38%;(4)昭和和伊吉两个日本品种的野漆树与中国野漆树在12-羟基-油酸、环丙烯丁酸、亚麻酸(异构)、蓖麻醇酸(蓖麻油酸)、二十二烷酸、二十三烷酸、二十四烷酸、9-十八碳烯酸十四酯、月桂酸等9种脂肪酸中存在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通过矿物Zeta电位测定和微浮选实验,研究了3种普通植物油脂中主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与白云石作用的差异性。发现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与白云石有较强的作用,而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与白云石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外标法对核桃仁中的脂肪酸进行定量分析。核桃仁脂肪酸种类丰富,常见的4种脂肪酸在核桃仁中的含量: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2.27%~11.98%之间,样品回收率测定在81.0%~109.0%之间。  相似文献   

17.
优化了控制SC-CO2萃取喜树果中的喜树碱和脂肪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的萃取效率的温度、压力、携带剂等参数。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揭示了温度、压力对SC-CO2萃取喜树果中的脂肪酸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萃取条件是压力为20 Mpa,温度为35℃。同时揭示温度、压力对SC-CO2萃取喜树果中的喜树碱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萃取条件是压力为35 Mpa,温度为35℃。评价了提携剂浓度的影响,最佳条件是:每克物料加入0.6mL分析纯无水乙醇。确定萃取喜树果中的脂肪酸的萃取压力取20 Mpa既对脂肪酸的萃取有利又对喜树碱的萃取有利。确定了喜树碱收率为0.025%,纯度为97.8%,脂肪酸收率为1.8%。确定了提取喜树碱和脂肪酸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樱桃仁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樱桃仁中的脂肪酸含量,用外标法与峰面积归一法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樱桃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樱桃仁中单不饱和脂肪酸36.24%,多不饱和脂肪酸44.04%。樱桃仁中四种脂肪酸含量: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19.
怒江漆油中高级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怒江漆油 (漆树籽油 )进行皂化得到了漆油的总脂肪酸 ,将总脂肪酸甲酯化得到总脂肪酸甲酯 ,用GC MS联用仪测定了所含高级脂肪酸的成分 ,结果表明云南怒江漆树油中高级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油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烷二酸。其中 ,棕榈酸的质量分数高达 76.9%。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柚子籽中的脂肪酸含量,用外标法与峰面积归一法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定量分析。柚子籽脂肪酸种类丰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柚子籽中不饱和脂肪酸为67.42%。柚子籽中4种脂肪酸含量: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