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概括了福建电力数字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与技术关键,并简要介绍其功能模块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智能营业厅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用电部分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智能、互动、高效等特点。智能营业厅技术支撑系统为实现营业厅智能化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文章描述了技术支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结合天津市电力公司实际情况,分别对智能运维管理与用电智能互动服务2个系统的架构、功能进行了详细讨论,证明了系统为智能营业厅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系统技术先进、智能互动,有效促进了营业厅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电力物联网和透明电网的背景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感知的海量视觉影像对传统的云计算处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边缘计算作为云计算的重要补充已经得到了电力系统的广泛关注。为此,首先梳理了边缘计算的演变历程,阐述了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的基本概念,然后构建了云–边–端协同的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结构框架,重点讨论了边缘计算驱动下边缘智能的关键技术,最后列举了电力视觉边缘智能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拾音设备等智能化检测装置以及智能分析算法软件,完成全天候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信息传输、智能分析预警到快速决策反馈的管控闭环,从而代替人工巡检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的自动检测和智能分析,提高了电网和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用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是电网智能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是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分别从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前沿科技、功能定位及标准体系等方面展开讨论,对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性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该文章对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智能用电服务、电动汽车充换电、电力光纤到户、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是智能电网的4项增值服务,已经慢慢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通过网络调研问卷的方式收集用户基本信息和对智能电网增值业务不同需求的信息数据,在对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分析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制定出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策略,让智能电网用电增值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客户的使用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高颖  石开 《电工技术》2024,(S1):31-3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公司业务量剧增,电力营业厅为电力用户提供业务办理服务,是电力公司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为提高电力业务办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办理服务,智能联动系统在电力营业厅现场业务办理得到重要应用。基于此,分析电力营业厅建设价值,营业厅现状及发展新要求,研究电力营业厅业务智能联动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配件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依靠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开展电力配件出入库管理,不能覆盖所有电力配件,容易出现出入库、退库不准确、效率低,以及出入库电力配件质量不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的电力配件智能识别研究.首先采用灰度处理、二值...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SG(Smart Grid)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要义便是"智能",但目前智能水平还很低。而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SG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强大支撑。为此,提出"智能电网+(Smart Grid Plus,SG+)"的概念,涵义是借助AI技术实现SG的升级版,使电网具有更高级、更深层的人工智能,从而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首先综述AI的研究进展,指出AI并非万能、也非无能;然后综述SG的研究进展,指出SG发展中"三高"(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高比例新负荷接入)和"三多"(多种能源相结合、多种网络相结合、多种主体相结合)的趋势。在回顾AI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第三代AI技术的发展,对深度学习等AI技术在SG适用的相关领域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区分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既能提高小区的安全性,又可拓展非机动车智能化通行的方法.在实现非机动车小区门禁出入的同时,获取人员信息,基于Thingsboard开源项目搭建非机动车出入管理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多形式非机动车数据信息上传,进行图形化展示,最终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机动车智能门禁系统,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为非机动车小区规范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熊韬 《消费电子》2013,(8):130-130
随着人们对电力公司供电服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此我国电力体制开始进行改革,以促进电力公司对自身供电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力公司应该结合智能电网环境的状况,建立起完善的优质服务评价体系。本文就对电力公司如何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总结出优质服务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提升电力企业营销服务水平为目的,根据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要求, 依托电力企业现有营销业务信息化以及当前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建设了电力企业智能营业厅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营业网点的服务质量监控,推进了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客户对供电服务质量、多元化服务方式不断增长的要求,解决电网企业终端用户市场化的问题,适应智能电网整体发展的需要,研究利用SG186营销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整合95598短信平台、营销GIS平台、智能工业园区和智能小区平台,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调查用电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智能用电服务需求,分析智能用电服务需求对原营销业务应用的影响,构建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向用电客户提供智能用电服务,支撑电力系统节能降耗,提升电网企业市场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苏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苏电力客户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目标与思路、体系结构、平台选择、功能与特点,进行了系统运行分析与评价,对电力客户服务系统研究开发和创新电力客户服务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互动化营业厅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分散、数据模型不统一、信息交互接口不标准引起的信息集成困难,数据维护成本高和信息无法深化利用等问题,阐述了互动化营业厅各种应用系统的功能和信息,分析了互动化营业厅信息流动机制和信息集成需求,提出基于IEC 61970公共信息模型(CIM)建模思想的统一数据建模方法。通过面向服务架构(SOA)提供的组件模型建立服务框架,利用企业服务总线(ESB)消息机制和文档导向建立局部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了营业厅应用系统的松耦合集成,实现了营业厅应用系统间准确、高效的信息传递,降低了营业厅运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5.
崔青汝  李庚达  牛玉广 《中国电力》2018,51(10):32-36,48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能源领域发生变革。在发电技术转型革命之中,智能发电是发电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电力企业智能发电建设规划为出发点,阐释了企业编制智能发电系列技术规范的思路和内容。重点介绍了智能火电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从功能实现的角度构建由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和智能发电公共服务系统组成的智能火电技术总体架构,提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功能要求与应用原则。同时结合其他发电形式具体特点,介绍了智能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电技术规范内容。最后,针对电力企业开展智能发电建设工作提出了深入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电力客户对信息通信专业的新要求,通过信息通信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客户服务支撑系统为核心,整合信息通信专业的各种资源,可进一步提高信息通信专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文章针对当前的信息通信融合发展现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电力企业的信息通信客户服务支撑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架构与业务功能,并对运维支撑系统建设的配套措施进行了探讨。文章的内容对于省级集中信息通信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提出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由资源保障、数据支撑、业务管理、运营管理4个层面组成的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架构。对该体系部分业务进行了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提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电力公司、政府相关充换电设施与管理系统陆续建设实施,为了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便捷地办理电动汽车业务、查询电动汽车核心业务信息、进行充电预约以及路线规划,设计了电动汽车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采用B/S架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电力内网数据作为该平台的一个重要数据来源,为电动汽车运营的进一步实用化进行探索,可增强用户对电动汽车的认同,也可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中信息集成需求及集成服务数量的不断增长,导致服务管理缺失,服务重用性降低.智能服务管理平台以服务生命周期模型为基础,通过创建技术平台和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角色与职责,构筑高质量、运行可控的服务,实现服务专业化管理,促进服务的重用与优化.基于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应用集成现状,可有效解决集成中服务蔓延的现象,促进服务的共享及业务融合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