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重庆山地村镇迫切的供暖需求,选取该地区典型村镇搭建了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平台,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并从供回水温度、系统耗电量、供热量、性能系数COP等角度对运行过程中的阶段特性(启动、稳定运行及全阶段)进行阐述,发现系统在3个阶段特点差异很大:启动阶段初始温度对COP影响较为明显,除霜时系统性能下降25%;稳定阶段特性与初始温度无关,室外条件较好时,降低设定温度,COP提高明显;总体来看,启动阶段COP最高,全阶段次之,稳定阶段COP最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模式及性能参数进行研究,得到适合该地区运行的最佳方式.以包头市住宅建筑为模型,建筑面积为6 451.94 m~2,对该建筑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辅助模式与补热模式两种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辅助模式明显优于补热模式.集热器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连续运行5a时,辅助模式下的土壤温度仅下降0.32℃.COP均值为4.82,辅助模式较补热模式的COP值提高24.9%.又分析了不同模式下的热泵机组制热量及系统的耗电量,辅助模式较补热模式下热泵机组的年制热量降低49.3%,年耗电量降低了4.26%.  相似文献   

3.
潜热蓄热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整个供暖期性能系数,提出带有潜热蓄热装置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哈尔滨地区的运行特性进行动态数值模拟,分析潜热蓄热装置对系统在整个供暖期运行性能的影响.由模拟分析可知,相变蓄热装置在系统的运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灵活、高效、稳定.系统在整个供暖季的平均供暖性能系数为3.82,在供暖季的前期和末期,系统的日平均供暖性能系数较高,最高可达12.89.  相似文献   

4.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制取热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以系统的COP值作为指标,比较额定制水量、水温和环境温度对实验系统的经济性能的影响.对实验数据分析,删除无关点,再利用最小二乘的数学方法,进行数值分析可知: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COP值会随着额定制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水温提高而减小;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影响COP值变化的幅度并不一样,水温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COP值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次之,而额定制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三套管蓄能型热泵在极端工况下的运行策略,验证其在运行状态下切换换热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一台2HP样机进行了室外高/低温及切换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干球温度38~43℃工况下,三套管蓄能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冷的COP为2.8~2.4,较相同条件下的空气源热泵单独供冷COP高17%;在室外干球温度-17~-10℃工况下,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的COP为2.8,较相同条件下的空气源热泵单独供热COP高65%;样机在运行状态下切换换热器会造成运行参数的小幅度波动,但可于420 s内恢复稳定,证实了样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能耗普遍偏高的问题,采用太阳能产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联合供暖。以合肥市某建筑为供暖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负荷计算模型,以供回水温度、机组运行部分负荷率(PLR)、制热性能系数(COP)及运行能耗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联与并联系统的供暖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季节3种系统的供暖温度均满足需求,与传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相比,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并联供暖系统的COP分别提升了48.61%,8.33%;能耗分别降低了,84.02%,75.26%,机组运行PLR明显降低;复合供暖系统尤其是串联连接方式的系统具有明显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7.
兰州属于太阳能较丰富的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这三种供暖系统谁更节能更经济还有待分析.为此,选取某一典型住宅建筑,根据兰州地区的气候特性分别设计三种典型供暖系统.考虑到关键设备的选型对分析结果有显著影响,利用敏感性分析结合太阳能保证率推荐范围和初投资等来确定每个系统关键设备的选型.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三种方案的系统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三种方案在兰州地区的供暖季运行特性.采用NPV法,分析了三种清洁能源供暖方案在兰州地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节能性最好,空气源热泵的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地源热泵工程为例,运用清华大学 Dest软件对建筑供暖季的逐时热负荷进行模拟,并进行设备的选择以及初投资计算.根据该逐时热负荷确定每小时启动的设备及台数,计算出每小时的运行费用,然后将逐时运行费用累加即得全年冬季的总运行费用.并将常规燃气锅炉供暖与地源热泵供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运用费用年值指标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地源热泵供暖方案比常规燃气锅炉方案更经济合理,在冬季供暖中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9.
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实验装置在冬季供暖运行和夏季制冷运行实验情况,测试了运行工作时实验系统的COP、污水温度变化情况、室内外温度变化情况和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其他各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小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较高的COP和良好的使用性能,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制取热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以系统的COP值作为指标,比较额定制水量、水温和环境温度对实验系统的经济性能的影响。对实验数据分析,删除无关点,再利用最小二乘的数学方法,进行数值分析可知: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COP值会随着额定制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水温提高而减小;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影响COP值变化的幅度并不一样,水温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COP值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次之,而额定制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试验样机采用了新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了在寒冷地区采用该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中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现有热源塔式空气源热泵的效率和适应性,提出一种以盐水为传热工质的可调型盐水聚能塔式空气源热泵的新概念.设计并搭建基于该新型热泵的热水供应系统.对夏冬2季典型月份内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阐明系统的性能系数随环境温湿度、供/回水量和温度、补水温度以及耗电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系统的总性能系数、加热系统和热泵内循环的性能系数在夏季的平均值分别为1.44、1.75和3.55,而在冬季则为2.07、2.33和3.29.该系统已经成功运行1a以上,在冬季气温低于0℃时依然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套地源热泵数据监测系统,采集并分析了2012~2013年采暖季的运行数据,对该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统计结果表明,整个采暖季中,该热泵系统和机组的平均能效比(COP)分别为3.7和4.3,采暖运行费用为9.1元/m2,小于市政管网的供热费用17元/m2,经济效益明显,为该地区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内阴冷潮湿、热舒适性差,属于非传统供暖区。通过对重庆村镇住宅供暖现状的调研,了解了该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状况和供暖需求。选取重庆村镇地区某住户,对实际供暖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测试,针对不同供水温度进行了供暖效果和运行能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结合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为35、40、45、50℃时均能满足冬季供暖需求,35℃工况下的耗电量仅占40、45、50℃工况下的83.0%、66.8%和57.7%。  相似文献   

15.
对唐山市某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个夏季运行能效进行了远程监测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夏季能效状况欠佳,系统平均COP为2.6,且32%学生对空调效果表示不满意.除了设计和施工因素之外,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和运行模式.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空调参数变化合理调节运行模式,尽量保证系统在高负荷比状态下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水泵和机组耗电量.对于大规模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当合理设置地温监测点,以便及时调控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源热泵技术对温室气体(GHG)减排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热泵耗煤当量的概念.以邯郸地区为例,分析了电力驱动热泵供热技术(以土壤源热泵为例)替代锅炉房供热后,供暖季单位住宅建筑面积锅炉房的耗煤量与土壤源热泵耗煤当量的差别.计算出供暖季单位住宅建筑面积温室气体CO2排放的减少量.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严寒地区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出现土壤热不平衡问题,研究提出使用空气-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以期减小土壤热不平衡性.文中基于TRNSYS软件对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节能性开展案例研究,通过对建筑全年逐时负荷的动态仿真模拟和分析,从节能性角度对比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在6种负荷分担比例运行策略下的能效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寒冷地区空气源热泵结霜问题,对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结霜较少时有助于提高热泵的制热量和cop,但随着霜层的不断增加,空气源热泵的COP和制热效果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某建筑物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综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冬季大部分时间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热水需求,保证水箱温度在要求的使用范围之内。在连阴天气时,则需要热泵对其进行辅助制热以保证供水温度。该系统替代传统锅炉供热,地源热泵机组在COP为4.0的情况下运行时,一个采暖期可节省能源30%左右,减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因此在寒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综合空调系统替代传统方式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季节性土壤蓄冷不同蓄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减少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提出自然冷源季节性土壤蓄冷系统,建立季节性土壤蓄冷垂直U型埋管和室外空气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引入显热容模型对哈尔滨地区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研究5种不同蓄冷模式,得出不同模式下系统的蓄冷量、预蓄冷时间、释冷量、释冷温度、COP值以及埋管周围土壤的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系统的COP值在9.92~14.15,节能效果显著,释冷温度和释冷量可满足空调需要,证明该系统应用于严寒地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