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证明了动态设定型厚度控制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是相容的,而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无相互影响。BISRA变刚度厚度控制系统和测厚计型厚控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也是相容的,但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BISRA恒压力厚度控制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是不相容的,而动态设定型的恒压力方案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2.
张进之 《宽厚板》2001,7(4):1-4
通过测厚计厚控方法实用中问题的分析研究 ,得出测厚计型变刚度计算公式 :MC=M× KBKB-M。厚控系统的厚度设定值计算公式 :h′=h-(P-P0 ) /MC,新的厚度预报公式 (即实用弹跳方程 ) :h=Φ+(P-P0 ) /KB+(P-P0 ) /MC+A。新厚度预报公式将反映控制系统特性和轧机设备特性的双参数引入在一个方程中 ,将现用弹跳方程 A参数里的轧制力函数项分离出来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弹跳方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张进之 《冶金设备》2007,106(4):1-5
DAGC已成功地代替了西门子?GE厚控数学模型。介绍了日本厚控数学模型在武钢1700mm和宝钢1580mm热连轧机应用和改进情况。日本测厚计型AGC数学模型在我国引进较多,分析了DAGC代替测厚计型AGC的可行性和优点;简化了系统参数设定;由于DAGC与预控、监控系统无相互影响,所以不存在钢种变化而需要优化系统参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证明,动态设定型厚度控制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是相容的,而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无相互影响。BISRA变刚度厚度控制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也是相容的,但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BISRA恒压力厚度控制系统与监控、前馈厚度控制系统是不相容的,而动态设定型的恒压力方案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测厚计原理(BISRA)进行带钢厚度自动控制,是带钢厚度自动控制主要方法之一。它是以轧机弹跳方程作为系统的设定模型,又直接用它作为系统的控制模型。由于传统弹跳方程在结构上的缺陷,使用厚度计原理进行厚度控制时,都以X光测厚仪作为监控,对最终成品厚度进行修正。当轧薄规格时,即进入负辊缝后,则切除压力反馈厚控系统或以X光测厚反馈进行工作。通过模拟试验,在原有弹跳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精确厚控方程和负辊缝下的厚控方程,解决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造成的缺陷,并在太钢炉卷轧机液压厚度自动控制改造中首次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讨论模型的精度、模型各参量的精度对成品板精度的影响,推导了保持系统稳定刚度值设定的工艺边界条件,最后导出了负辊缝下的厚控方程作为厚控模型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中厚板轧制厚控综合指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埃民  郝宝兴 《宽厚板》1998,4(5):35-37
论述了中厚板轧机的一种低成本厚控综合技术。该项技术以综合等储备优化规程理论、轧机非线性弹跳方程在线动态实用技术和动态设定型AGC三项工艺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微机控制技术,实现了轧制规程的实时最佳设定和AGC方法在技术和控制目标上的互补,通过动态设定型AGC技术,最终以简单的APC方法有效地实现了AGC动能,确保了钢板目标厚度命中率、异板差和同板差这三个互相制约的厚控指标的综合控制,在老式中板轧机上,其厚控指标达到了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孙静娜  薛涛  杜凤山  刘瑞芬 《钢铁》2014,49(8):64-69
 针对六辊UCM冷轧机,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系统计算了板形板厚综合设定模型中所需的轧制力、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的横、纵向刚度,分析了中间辊横移对轧制力横、纵向刚度的影响规律。并在轧机刚度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中间辊横移位置设定模型、弯辊力设定模型和空载辊缝设定模型等,建立了六辊UCM轧机板形板厚综合设定模型和设定策略。采用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板形板厚综合设定后的板形、板厚均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刚度变化难以在线测试的难题,对轧制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提出了基于厚差溯源分析的轧机弹跳和轧机刚度定向挖掘方法。对某650可逆冷轧机的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了轧机刚度和轧件宽度、轧制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轧机刚度的综合动态模型,对提高板厚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刚度变化难以在线测试的难题,对轧制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提出了基于厚差溯源分析的轧机弹跳和轧机刚度定向挖掘方法。对某650可逆冷轧机的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了轧机刚度和轧件宽度、轧制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轧机刚度的综合动态模型,对提高板厚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淮钢集团一轧分厂有横列式轧机两列Φ450×3/Φ350×3,其成品轧机分别采用开口式牌坊轧机和高刚度轧机进行轧制。型钢主要产品为圆钢、扁钢。2 高刚度轧机使用前型钢生产情况 2.1 成品尺寸精度差 (1)Φ350_1与K_2两架轧机之间采用梅  相似文献   

11.
冷连轧机液压AGC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φ90/φ200×200四机架冷连轧机液压APC、动态设定型AGC、监控AGC及张力AGC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原理、系统配置、程序设计及系统调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根据国内中厚板轧机技术改造的需要,研制了一台SM422型微机化X射线测厚仪。其技术指标如下: 1、测量范围:1~25mm碳钢和低合金钢(补偿系数±9.99%)。 2、测量精度:(1)设设定误差:不大于被测钢板的±0.2%;(2)不大于被测钢厚的±0.2%;(3)零漂:不大于被测板厚的0.20%8小时。 3、偏差指标范围:1—3mm时为±200μM;(?)  相似文献   

13.
板带轧制动态理论适用于冷、热连轧和中厚板轧机。动态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四项:连轧张力公式;动态设定模型控制方法(DAGC);解析板形刚度理论;ф函数及dф/dh。该理论已成功应用在新建和改造的冷轧、热轧可逆式板带轧机,应用于新建四套热连轧和改进引进的热连轧机和宽厚板轧机。下面简述具体技术内容和主要的控制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压力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的控制原理,对BISRA式AGC和动态设定型AGC在阶跃轧制力扰动下调整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理想模型参数情况下各算法的收敛性和稳态误差;推导出压力AGC算法收敛的模型参数取值区间和模型参数取值对压力AGC控制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钢特钢Φ190 mm和Φ200 mm不锈钢棒材原轧制工艺为800轧机将3.16 t锭开坯和成材,其轧制小时产量低,钢材易出现扭转划伤。现采用的优化工艺为800轧机开坯成206 mm方和217 mm方,并由650连轧机通过方-椭圆-圆孔型系统轧成Φ190 mm和Φ200 mm棒材,提高了成品材质量,并使产量由优化前的35 t/h提高到55t/h。  相似文献   

16.
1.原理动态设定型变刚度厚控方法,是以在各种扰动作用下保持出口厚度恒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压力AGC参数方程为基础建立的。 1·1出口厚度恒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首先论述了冷连轧机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当前板形板厚解耦控制大多针对动态轧制过程的现状,提出板形板厚解耦设定补偿的思想,它包括预设定补偿和自适应穿带解耦控制。预设定补偿是解决设定过程中弯辊力对板形板厚耦合系统的影响;自适应穿带解耦控制是针对穿带过程中轧制力预报不精确的板形板厚解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轧机刚度是轧机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它对轧制钢板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轧机的调整操作、辊缝设定、厚度控制方面及新轧机的设计中都要用到这个参数。 汉阳带钢厂350mm三机架冷连轧机,至今尚未进行过机械特性的测定研究。为了摸清该轧机的机械特性,提高连轧辊缝的调整精度及产品质量(厚  相似文献   

19.
技术推广     
热连轧动态负荷分配专家系统  钢铁研究总院、自动化研究院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共同开发了热连轧动态负荷分配专家系统。以 7机架热连轧机为例 ,状态变量有厚度、板凸度、平直度、张力和温度 ,共计 34个 ;控制量有辊缝、速度、弯辊力和轧辊原始凸度 (或CVC横移量 ) ,共2 8个 ;轧机参数有轧机刚度和轧机板形刚度 (或横向刚度 ) ,独立变量 14个 ;其他变量还有轧件刚度和轧辊实时变凸度等。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最好控制方案是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该方案的结构与中厚板轧机相同 ,核心技术是动态负荷分配和在热连轧生产中的实现。一般负荷…  相似文献   

20.
动态设定型板形板厚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近建立的解析板形方程推出板形最佳轧制规程和板形板厚协调控制新方法。该方法特征是静、动态负荷分配 ,动态设定 AGC完成了板形板厚的闭环控制 ,其计算方法是贝尔曼动态规划。新方法可以应用于刚度较低的轧机来提高产品精度。从经济效益角度看 ,现行宣传的自由轧制应该被否定 ,提倡传统的调度计划、配轧辊凸度和轧制规程优化 ,从而由高投入高消耗的板形控制方法转向无投入、无消耗的利用信息流的闭环最优板形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