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红  夏心泉 《冶金分析》1998,18(4):9-11,14
7-(6-甲氧基-(2-苯并噻唑偶氮)-8-8羟基喹啉-5-磺酸(6-CH3O-BTAQS)与钴,镍有灵敏的显色反应,但两种络合物的光谱严重重叠,利用双波长标准加入法进行了同时测定了,试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3,3'-己烷基撑-双-(1-苯基-4-乙酯基-5-吡唑酮)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锆,用斜率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萃合物中锆与萃取剂之比为1:2,萃合物的组成为ZrA2,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配位机理。  相似文献   

3.
刘玉民  孙镇 《有色矿冶》1996,12(3):28-31
Pb-Ca-Sb-Y四元合金是密封电池的最新材料,用此种合金装配的蓄电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日本标准,Pb-Sb-Sb-W四元合金的研制成功是我国首创,并填补空白,此种材料为电子,航海,航空,军事等高科技密封电池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β-澳代丙睛、酸、无水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3-磺酸-1-氨基丙叉-1,1-二膦酸(SAPDP),并对其缓蚀阻垢能力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曹志 《炼钢》1997,13(1):19-21
介绍了Si-Al-Ba-Fe复合脱氧剂在我厂炼钢生产中的应用。实践证明,Si-Al-Ba-Fe合金用于炼钢生产代替纯铝,硅铝铁作炼钢终脱氧剂脱氧效果良好,节铝明显,能进一步改善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高强Al—Zn—Mg—Cu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失重法,考察了稀土对Al-Zn-Mg-Cu高强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中,加稀土的Al-Zn-Mg-Cu比Al-Zn-Mg-Cu高强铝合金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在还原性介质中的耐腐蚀更好,稀土含量控制在0.05%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Pt/I2/I^-电极电位滴定法,系统地研究了,I^--EDTA-Cu^2+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提出了用Cu^2+盐返滴法和Na2S2O3滴定法测定Ni^2+、Sn^4+等金属离子的新方法,为多元素(如Cu-Sn、Cu-Ni、Cu-Ni-Fe等)连续测定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攀钢铁水中常见元素Si,Mn,V,Ti对Ga的活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测定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通过研究Fe-Ga-X-O平衡计算了e^xGa。  相似文献   

9.
根据含化合物的金属熔体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1673K下Fe-C-P、Fe-Mn-P、Fe-Si-P三元金属熔体作用浓度计算模型。计算的磷的作用浓度与相应的实测磷活度相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Fe-C-P、Fe-Mn-P、Fe-Si-P三元熔体的结构本质。同时模型揭示了C、Mn、Si的摩尔分数对磷的转换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韩权  吴启勋 《冶金分析》1995,15(1):15-17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作为铜的络合滴定新指示剂。结果表明,试剂能在pH3.0 ̄6.5时以EDTA滴定铜,终点由紫色突变为黄色(铜量多时为绿色)。终点变化敏锐,准确度高,比PAN、PAR等优越。该法可用于矿石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电沉积RE—Ni—W—B—SiC复合镀层的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忠诚  文明芬 《化工冶金》1998,19(2):104-108
研究了RE-Ni-W-B-SiC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可获得组成为RE-Ni-W-B4.8%B-15%SiC的复合材料镀层。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能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硬度和耐磨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达到最佳值,耐磨性在500℃时为最好。磨损实验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Cu-Ti-Sn-Cr合金熔炼和铸造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适合的工艺参数,为获得优质的Cu-Ti-Sn-Cr合金锭提供了工艺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不但通过试验,而且通过热力学模型对Sn-In-Ag系无铅焊料进行了研究。根据得到的热力学和相平衡数据,完善了对Ag-In和In-Sn两个二元系的热力学描述,并与已知的Ag-Sn二元系相结合,得到完整的Sn-In-Ag三元体系的热力学描述。得到的热力学参数作为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函数和扩散偏析的影响因数,用相关的相图和微观结构图模拟了合金的凝固过程。讨论了不同铁凝固过程及其与合金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民新度剂2-「2-(5,6-二本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5,6-Cl-BTADCABS),并研究了其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在0.4mol/L,HNO3介质中,5-6-Cl=BTADCABS与钯反应生成稳定的1:!蓝色水溶性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690.4nm,钯量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以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90.5-500.0=9.4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试剂5-(2-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测定了它的酸离解常数,并用于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CTMAB存在下,0.04-0.02mol/l NaOH介质中,TAAQ与Co^2+形成1:3的深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摩尔吸光系数ε=1.23×10^5l·mol^-1·cm^-1。Co^2+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已用于VB12及矿石分析,结  相似文献   

16.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Al—Si—Cu—M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详细论述了快速凝固Al-18.6Si-4.34Cu-0.66Mg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了这种高硅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Si-Cu-Mg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塑性明显提高,固溶时效处理后的室温拉伸强度高达430MPa。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其拉伸强度下降,但在200℃时σb能保持在370MPa。Al-Si合金这样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是一般常规高强铝合金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碳糊电极在乙酸盐缓冲液(pH5.0)中,与铜离子生成电活性螯合物,并吸收在电极表面,经介质交换到0.1mo1/LKC1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用-0.15V出现一灵敏的还原峰。用正交试验优化法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其相对标准偏差3.27%。这一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4.3%。还用双电位阶跃计时仑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AN修饰碳糊  相似文献   

18.
铌-钽-钨合金条作为C103合金的原料,对Ta、W以及气体杂质C、O要求严格,并且在端头取样,这就给生产增加了难度。本文对粉末冶金法生产Nb-Ta-W合金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控制C、O的工艺参数。摸索出了使Ta、W均匀分布的办法,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9.
BaO—CaO—Na2O—CaF2—Cr2O3渣系的不锈钢脱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邹兴  韩其勇 《特殊钢》1998,19(4):21-24
测定了1500℃时磷在BaO-CaO-Na2O-CaF2-Cr2O3渣子和0.12C-0.71Si-18Cr不锈钢熔体之间的分配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渣系的不锈钢脱磷能力比CaO基渣好,与BaO基渣相当。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熔融还原过程中CaO-SiO2-Al2O3-MgO-TiO2-FeO系炉渣组成以及不同供碳对TiC生成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iC的生成机理与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