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江苏省重点管理河湖库范围内开发利用监测,从湖泊开始试点逐步推广到河道和水库,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多年监测结果:发现变化18 778处,剔除影像纹理变化、水位涨落变化等干扰因素,经过现场调查排除一些季节性的地表变化后,确认违法变化5 525处,充分证实了在大型地形复杂的水域,遥感技术覆盖广,不受地形限制,真实直观的优势,与人工巡查并列成为不可或缺的监测手段,为河湖管理提供空间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的河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实践,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成为江苏省河湖监管的重要手段。2023年起,江苏省以“两河两湖”为试点开展每日动态遥感监测,利用高分卫星和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对存量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建库,对增量问题建立“即时发现、前置处置、动态清零”的河湖违法占用动态监测处置体系,实现了河湖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有效遏制了大型河湖违法事件的发生,为河湖管理和执法提供了即时解决方案,对其他河湖空间管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堤防溃口模拟试验时,因模型较小且模型的堤防较软,易变形坍塌,致使常规测量技术难于捕捉到准确的堤防溃损信息。针对上述缺陷,引入非接触式数据获取方法,采用激光雷达仪对溃口模型进行扫描,然后进行点云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激光雷达技术与传统的手工量测方法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且避免了接触式量测的弊端,为模型试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东荆河右岸堤防为例,在缺乏堤防的土力学特性、水土作用机制以及可参考的实际溃堤事件的情景下,阐述溃口尺寸及演变过程的概化方式.为精确模拟淹没出流状态下的溃口流量,将河道和淹没区耦合为一维、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并分析溃堤洪水的分洪流量过程.结果表明,在汉江遭遇1964年型200年一遇洪水时,东荆河力家月堤段右岸溃口的分...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数据的江西省农业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DIS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适中的空间分辨率,其数据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大范围、长时期、动态的干旱监测.针对江西省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的特点,借鉴已有遥感监测模型,选用2000~2008年MODIS数据产品及相关旱情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合江西省的遥感旱情监测模型,并用2003年江西干旱的实例验证此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用于大范围的旱情定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王薇  朱长明 《中国水利》2009,(16):47-48
一、遥感信息模型研究方法 遥感图像是对地表特征的综合反映,遥感的最终目的是从图像上提取信息和获取知识,并使之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分析与决策。遥感信息提取在本质上是遥感成像过程的逆过程,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有关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过程。在传统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中,指数计算是描述地物波谱规律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专题信息提取中,但是单一尺度上的阈值并不能很好地将专题信息与背景信息分离;分层次分类法则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分别建立相应的分类法则,从而很好地解决指数计算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定量化的指数计算模型和分层次分类法相结合,结合遥感在大型灌区动态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建立基于湿度指数和多层次分类相结合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  相似文献   

7.
8.
黄河下游洪水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原理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洪水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监测与评估内容包括:洪水监测、河势监测、行洪障碍物监测、下垫面调查、灾情评估等.以2003年黄河下游兰东滩、蔡集工程洪水遥感监测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监测能够在黄河下游洪水淹没范围、河势演变、灾情评估、工程安全预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避免因一线技术人员现场抢险方案的错误判断而耽误抢险时间,或因技术错误和抢险方案制定不及时而导致溃口,根据防汛抢险实践和相关溃口失事案例,应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现场抢险方案错误事故树图.依据事故树分析基本原理,对堤防溃口的现场抢险方案错误实例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现场抢险方案错误共有7种事故模式,现场抢险方...  相似文献   

11.
水旱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灾害监测是遥感水利应用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自1980年代开始开展防汛遥感试验,1990年代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经过近40年不懈探索,逐步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建立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业务化。本文对遥感中心水旱灾害监测技术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滇中高原湖泊星云湖流域为对象,Landsat 8号卫星的OLI影像为研究的主要数据源,并进行外业的遥感调查,以安德森分类系统为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分别使用监督分类、BP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3种分类方法对星云湖流域内的地表覆盖进行遥感分类识别,并对这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所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实验表明:传统监督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8.03%,而BP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总体精度分别为88.70%和92.76%,其Kappa统计量也达到了0.8572和0.9060,满足了该流域环境演变综合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城镇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本文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Landsat-7卫星的三期遥感影像对密云水库水面轮廓进行提取,分析了密云水库近10多年来的库面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从1992~2006年水库水面明显减少,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库东北角的潮河入库处和潮白两河入库的中间带。同时,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密云县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各类型的土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2~2006年草地、林地面积连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密云水库水源地的进一步规划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小波变换是二维影像数据多尺度多分辨率的有力分析工具,在水土流失遥感监测中,由多遥感传感器获取的海量数据信息,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将多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有效地将各个传感器有用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干旱增多、严重等问题,以桂西北为研究区域,获取不同时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分析植被及温度等影像指数,依据历史旱情发生情况,建立植被供水指数分级规则,并依此规则,可实时、动态地监测旱情信息。其成果可增强旱情的预警能力,为防旱、抗旱决策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干旱遥感监测技术发展动态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和造成经济社会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及时发现干旱并准确预报旱情发展动态,对抗旱减灾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国内外遥感技术总体发展态势基础上,从干旱监测的遥感数据源开始,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干旱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以及发展状况,包括土壤含水量的遥感反演法、热惯量法、冠层温度法、植被指数法、微波遥感法等。提出了加强我国干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干旱遥感监测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深入结合,推动了现代水文学科的发展。在简要介绍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遥感技术发展状况基础上,对遥感技术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降水、蒸散发、河川径流、陆面温度、土壤水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叶面积指数等参数,给出详细的反演方法。结合技术及模型本身特性,指出遥感技术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区域蒸散发遥感模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类遥感蒸散发模型,包括基于能量平衡的单层与双层蒸散发模型、彭曼模型以及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经验模型等,并对这些模型各自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评述。由于地表水热过程的复杂性,在区域蒸散发模拟中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表特征参数和地表温度反演中的不确定性,遥感反演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扩展的困难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验证问题等。因此要提高区域蒸散发反演的精度,必须进一步提高遥感辐射传输模型的精度,降低遥感输入数据和反演参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不同尺度的田间观测试验加强对地表水热传输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遥感和陆面过程模型的结合能有效降低模型和数据中的不确定性,陆面过程同化模型能提供更为可靠的连续的地表水热过程模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e lower River Murray in South Australia is highly regulated through weirs and water extraction for irrigation. Management of the river for environmental purposes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of floodplain inundation from various flows and weir manipula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produce a floodplain inundation model for the 600 km long and 1–5 km wide portion of the River Murray in South Australia from the New South Wales border to Lake Alexandrina.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remote sensing an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Flood inundation extents were monitored from Landsat satellite imagery for a range of flows, interpolated to model flood growth patterns and linked to a hydrological model of the river. The resulting model can be analysed for flows ranging from minimum flow to a 1‐in‐13‐year flood event for any month and weir configuration and has been independently tested using aerial photography to an accuracy of approximately 15% underestimate. The results have proven the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flood inundation over a large area at approximately one‐tenth of the cost of detailed elevation and hydrodynamic modelling. The GIS model allows prediction of impacts on infrastructure, wetlands and floodplain vegetation, allow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ood extent to be used as an input into the management decision proces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