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分析高职工科类课程"网络组建与维护"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开展教学实践,最后对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其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就如何开展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从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采用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出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类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程制图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高职百万扩招生的学情和工程制图课程现状,简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从线上课程资源库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弹性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多元性考核体系,介绍了工程制图线上线下混合式弹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机械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称为混合式教学、融合式教学或混合式学习,是指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对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模式,以及结合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辅导和评价的作用,确保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因此,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翻转课堂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实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以交流与探讨方式达到知识吸收的目的来开展学习。探索了"机械设计"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容,并给出了几点教学思考与建议。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课堂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教学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高等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融入到教学各环节中,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类课程教学实施,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技术能力。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开展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当前军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探索.实践证明,机械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能有效提升教员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素质,完善与丰富课程内容体系和资源,显著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机械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现状,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探索。实践证明,在机械专业课程中实施基于在线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素质以及课程教学效果,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满足我军新形势下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简要说明在高校工科课教过程中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下的教育模式理当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顺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通过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析以及策略研究,不仅突破了传统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更为高校整体教学模式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电路课程为例,从电路课程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入手,对教师如何基于翻转课堂的优势开展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详细探讨。通过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改革传统教学流程与教学理念,并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与推进作用,从而全面凸显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因而本文提出构建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从课程特点、教学现状、高职学生特点3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期分析,然后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教学设计并实施,包括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最后,分析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绘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创新协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主要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实践探索和教学实践反思。重点介绍了教学实践探索中的学情分析、目标确定、内容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境与平台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高校教学重要一环的实践课教学也应该随理论课程一样积极的开展线上教学。本文以工程训练课程的刨削加工为例,从实践课的特点入手,研究实践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及流程。根据课程的反馈情况,总结疫情期间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的经验,探索后疫情时期实践课结合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成为重要内容,要培养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需要重视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实践,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完善教学资源,重视功能设计,并充分借助在线开放课程,实现课程内外有效结合,教师的讲授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效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推动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机械制图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现状,联系实际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生源学情特点的基础上,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扩招学生为例,探索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生源背景复杂化、学习基础层次化、年龄结构分段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化、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多样化的学情特点,有针对性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导师制教学、分组教学与分时段教学、课程资源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创新考核机制,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开展多元评价、多维评价和全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个性特征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进而达成扩招学生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教育与在线学堂的优势结合起来。根据电力系统仿真课程的课程特点,论述了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设计并实施了电力系统仿真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将"线上"和"线下"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时期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云教学平台为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打通了最后一里程。以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云课程建设为依托,重构其课程结构、重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并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组织教学,构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机械制图》的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就是将“线上网络教学+线下操作实训”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前开展线上学习,初步掌握并理解钳工实训理论知识和操作示范、课中师生互动讨论解决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对核心内容进行答疑和讨论,最终掌握钳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同时适时开展线下实际操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钳工实践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钳工技能。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的提升职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0.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如何更好的实现实训教学,是教学探索和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详细阐述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电力二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保证"线上"教学应对疫情及突发事件的同时,强化了实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