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禄;赵栋杰;张伟涛;王怡旎;张坤 《机械传动》2025,49(1):98-104
【目的】针对传统刚性轮椅机械臂体积大、质量重、人机交互存在安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6自由度绳驱动柔性轮椅机械臂。【方法】该机械臂采用一种柔性平动结构,在改变末端位置的同时可以保持末端姿态不变,实现了位置与姿态的解耦,同时可有效提高柔性机械臂刚度;基于常曲率建模方法建立了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驱动空间、关节空间、操作空间之间的运动学分析以及各柔性关节间的解耦分析;建立了基于Adams虚拟样机的仿真模型。【结果】通过与Matlab软件的数值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运动学算法的准确性,为后续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川弧焊工业机器人手臂MOTOMAN-MA1400的构型特点,采用D-H法建立了机械臂的连杆坐标系,得到了以关节角度为变量的正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进行正逆运动学计算以及机械臂末端点的轨迹规划。为了验证正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直观地观察机械臂各部分运动情况,采用Pro-E建立了机械臂的三维实体模型。将角度变量值导入模型,开发了机械臂运动仿真平台。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完成了机械臂的运动仿真,为机械臂在矿山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本文基于内镜机器人的执行端——柔性机械臂,对其应用较为广泛的运动学分析模型进行综述。目前的内镜机器人想要精确控制柔性机械臂需要在设计之初对柔性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执行机构自由端的坐标矩阵或基于控制原点的运动方程。对于不同设计的机械臂机构,相关领域的学者使用的方法有D-H表达法(Denavit-Hartenberg)或者通过执行机构的几何关系分析运动学,以及通过链式梁约束模型(Chained Beam-Constraint-Model, CBCM)得到运动学求解。 相似文献
8.
9.
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柔性机械臂的离散模型,以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建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在方程中,计入几何非线性变形的惯性影响,包括非对称花面当量弹性力对于广义主动力的贡献。求解过程引入相对位移的模态变换以提高计算效率。以单柔性机械臂为例,进行动力学仿真与实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柔性机械臂的基本理论及建模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创建机械臂的模态中性文件,并导入到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替换掉机械臂的相应刚性结构部分,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柔性体对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运动精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再进行ADAMS和MATLAB的联合仿真,在simulink中建立反馈控制方案,实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运动轨迹的精确调控,为空间机械臂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瑞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18(3):26-27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研究的目标和途径。重点介绍了主动控制方法、实验研究的现状以及柔性机械臂控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是机械臂控制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平面双连杆机械臂动力学建模的问题.建模简单、方便、有效,以便于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控制问题的研究.同时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组件进行仿真,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对仿真参数的修改对连杆机构的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以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机械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D-H方法建立连杆坐标系,并推导出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获得机械臂正运动学方程。根据给定初始位姿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进行验证,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在MATLAB中进行仿真,最终得到机械臂末端的工作空间图。 相似文献
19.
陈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41(2):113-115
将柔性机械臂做成组合结构,利用接触面间的摩擦效应消耗能量以达到抑制柔性机械臂振动的目的.将组合柔性机械臂做成圆形截面,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在任意方向都有抑制振动的效果.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柔性机械臂进行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直波纹管做成叠层的组合柔性臂也有很好的抑振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机械臂逆运动学算法推导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求解机器人操作臂逆运动学问题,在D-H方法基础上,针对所设计的排爆机械臂的机械结构,提出一种简化实用的机械臂解析运动学模型,通过该运动学模型求取逆运动学方程,从而实现在控制系统中的实时计算.最后,进行机器人手臂抓取的仿真实验及把该算法模型应用于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系统实物抓取实验.实验表明,采用该解析运动学模型能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抓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