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灌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灌区的特点和现状,提出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从系统结构和模块化设计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旨在为各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齐师杰 《海河水利》2023,(3):108-113
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大型灌区农业节水效能的必经之路。为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以湖北省节水型灌区王英灌区为例,系统阐述了大型灌区信息化内涵与主要建设内容,详细介绍了王英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与应用实践,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现代化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王英灌区信息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数据技术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在总结山东省潘庄灌区现有管理站段通信网络弊端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灌区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设计,该系统就结构模块而言主要有门户网站、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及微信公众平台,可有效实现对灌区渠系建筑物运行状态、水情工情、供配水等过程的实时监控,为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基础保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春明 《山西水利》2010,26(4):55-56
在分析文峪河灌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必须对其进行信息化开发与建设。介绍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灌区信息化开发建设完成后,可提高建设管理工作效率,加快灌区发展步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水利天地》2013,(7):12-14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开展了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认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现代农业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刘建锋 《陕西水利》2013,(5):177-178
本文从宝鸡峡灌区的实际出发,对灌区水源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局机关网络建设为基本架构,确定出技术上易于实现且满足实际应用,性能上优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了信息化实践和应用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目标。  相似文献   

7.
8.
王军政 《中国水利》2006,(21):70-70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是灌区今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西安沃泰科技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研究灌区信息化,其中,在山西夹马口灌区经过近8年的探索和积累,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和工程效益。从夹马口灌区实例看,灌区信息化建设要以灌区实际需求为根本,避免贪大求洋。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廖坊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的必要性,通过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廖坊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和城市生活供水的问题,为廖坊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实现江西省灌区管理的现代化作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山脉 《中国水利》2005,(23):119-119
西安山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经承建了泾惠渠、石门等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山脉灌区信息化系统”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测控预测预报、仿真、GIS等多种技术、多种学科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是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手段,建立超能提高灌区管理水平、促进灌区技术优化升级和提高用水效率的水管理信息系统、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调度运行决策支持.最终促进灌区“节水、增效、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智慧水利,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水利行业中。本文简述了可视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以恩平锦江灌区工程为例,论述了基于OpenLayers开发灌区WebGIS系统、利用Web前端技术对灌区渠系概化图进行设计以及基于EchartChart对水文数据进行可视化设计等可视化技术在灌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为灌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电厂对励磁系统状态的监视只是对各种信号和模拟量进行简单显示,没有基于这些数据做出分析、判断、预测的功能的问题,现通过收集励磁系统的数据信息,设计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算法模型,对励磁系统的状态、励磁调节器的各种性能等做出实时评估、诊断,做到了对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比传统的监控方式更加全面准确,同时方便电厂的运行维...  相似文献   

13.
围绕人民渠一处灌区水利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目标,分析了应用系统在灌区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了建设应用系统的前期基础条件,提出了应用系统主要的建设内容以及分层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逐步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14.
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信息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清 《中国水利》2005,(19):54-56
针对景电灌区高扬程、多梯级、多机组大流量、点多、线长、面宽的特点和灌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了灌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建设原则,采用先进的主流信息门户技术,中间件技术,通过建立虚拟数据中心,使灌区已建的与业务应用系统相应的物理上分散的数据库实现逻辑上统一。对灌区新建业务应用系统,按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架构进行设计和开发.保证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5.
大型灌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文章通过实地踏勘等方式对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各灌区还存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标准化程度低、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等问题,建议因地制宜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与规划、探索多元投资格局保障信息化资金投入、提升运行维护与人才队伍培养水平等,从而推动大型灌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向现代化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了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标准各异、接口困难、安全性差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并针对我国灌区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用灰色系统对灌区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确定权重时,运用了乘法组合权重方法将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进行集化。使各灌区的综合评价值尽可能体现评价者的主观经验和灌区的客观情况。以河南省部分灌区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其排序结果比较切合实际,说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灌区综合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干旱地区的农业灌区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对其工程建设内容和任务进行规划,设计工程总体布局,计算水量及调配情况,并对该工程进行指标评价,提出相关意见。结果表明,该地区蒸发量远大于其降雨量,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气候问题。水资源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影响耕种收成的同时,也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该地区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为硒砂瓜,占比70%。主要田间灌水方式为滴灌方式。枸杞所需的灌溉定额最大,为2 100 m3/hm2;硒砂瓜所需灌溉定额最小,为450 m3/hm2。每年由于农业灌溉产生的水量为1 423×104 m3,折算至每公顷水量约为870 m3。折算为年均取水量为2 006×104 m3,平均每公顷农业用田所需取水量为1 200 m3。由于解决了该地区农业灌溉问题,有助于农业的多样性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推行项目的实施与建设,需...  相似文献   

20.
红寺堡扬水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经济发展压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异地移民开发,解决了偏远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使灌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秩序得到了稳定,使政府的扶贫由输血型变成了农民的自我造血型。为了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服务灌区人民,我处对灌区进行了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