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开发”于2 0 0 3年12月2 3日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技术充分利用大豆蛋白的两种组分功能特性,在中性条件下提取蛋白,再通过组分分离和后修饰工艺技术,调整7S与11S的比例,突出了产品的专用性和功能特性,解决了目前国内对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带有共性的技术难题,而且,该项目可在原生产成套设备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生产,工艺设计合理,具有环保效益。该技术的研究成功对推动大豆分离蛋白提取技术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应…  相似文献   

2.
以11S球蛋白粗提物中蛋白质含量和纯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了Nagano法、Saio法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效果,并对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效果较好,Tris-HC l缓冲液是适宜的提取液,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25℃。  相似文献   

3.
不同工艺条件对大豆分离蛋白7S和11S组分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提酸沉的工艺,通过改变温度和离子强度得到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凝胶电泳分析得到蛋白质的各个条带组分图,用图像捕捉成像技术以及相关软件,分析出分离蛋白各个组分的详细情况(包括组分数、分子量和各个组分所占的百分含量)。由实验可知,分离蛋白的7S和11S组分随温度和离子强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Nagano法结合电泳图谱ImageMaster 1 D Elite V4.00软件分析法,对大豆分离蛋白的11S组分进行了分离效果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酸沉pH值6.4、Ca2 浓度40mmol/L和冰浴时间5h。制得的样品中11S组分含量可以达到81.9%。  相似文献   

5.
大麻蛋白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脱脂大麻籽粉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大麻分离蛋白(HPI)及其11S组分(HPI-11S)、7S组分(HPI-7S),对其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应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模拟实验评价大麻蛋白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麻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消化性能更优,属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大豆7S与11S球蛋白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提取分离低温脱脂大豆粕中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来评定不同pH值对分离大豆7S球蛋白和大豆11S球蛋白的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提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02 mol/L、料液比1∶16、浸泡温度45 ℃、pH值为8.5,可得到最高浸提率为89.55%.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最适pH值为6.2,纯度达75.76%;分离大豆7S球蛋白的最适pH值为4.7,纯度达72.99%.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方法对分离7S、11S中抗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S和11S是大豆的主要球蛋白,两者占全蛋白的70%。GlymBd30K、GlymBd28K和β-伴大豆球蛋白(7S球蛋白)的α-亚基(MW68k)是大豆中的主要致敏蛋白。本文主要用三种缓冲液的不同处理方法分离7S、11S,使大豆的主要致敏蛋白尽量少的存在于分离后的11S组分中,而主要集中在分离后的7S组分中。豆腐的硬度主要依赖于11S球蛋白,因此这为大豆蛋白脱敏的同时仍能保有良好的凝胶形成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大豆蛋白亚基组分的研究现状,并从大豆分离蛋白(SPI)功能特性,豆腐、豆乳品质及特异种质大豆品种的蛋白功能性评价3个方面介绍了亚基组成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结果表明,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组成,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加工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按照大豆蛋白质的构成,可以把11S和7S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相对划分为3种类型:①蛋白质组分类型,研究11S和7S蛋白质热致凝胶的形成条件和部分特性;②分离蛋白类型,研究以11S和7S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特性;③蛋白质亚基类型,研究11S和7S蛋白质亚基的结构与凝胶形成机理的关系。对3种类型的研究具有相对的先后顺序,即在蛋白质组分类型基础上进行SPI类型的研究,在组分和SPI类型基础上进行亚基类型的初步研究,今后将对蛋白质亚基类型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简便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研究一种实验室直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简便方法,并讨论影响分离效果的一些因素。发现在本方法中最适分离的pH值范围为6.2~6.4,Tris-HCl缓冲液浓度在不超过0.06M时有助于7S和11S球蛋白的分离,高蛋白质浓度(不大于4%)有利于7S和11S球蛋白分离,而NaCl浓度对这两种球蛋白分离影响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更高含量大豆分离蛋白干基,采用物理沉降法,控制酸沉pH梯度变化,添加氯化钠调整溶液离子强度,逐级分离沉降11S大豆蛋白和7S大豆蛋白,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质干基含量。分别在料液比、温度、NaCl加入量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35、萃取温度48.63℃、NaCl加入量0.126mol/L,获得蛋白质干基含量96.04%,同比市售较好水平产品93.31%的蛋白质干基含量提高了2.67%。  相似文献   

12.
以7S和11S大豆球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在其最佳酶解条件下进行酶解,对酶解物进行超滤分离纯化抗氧化肽,并对其各组分进行保护系数和对·DPPH(1,1-二苯基苦酰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的研究。结果显示:7S和11S大豆球蛋白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经超滤后所得分子量小于5kDa,组分保护系数分别为2.38和2.21,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75.63%和73.56%。并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在1000Da以下的含量最多,7S和11S酶解物超滤后组分分子量小于1000Da组分分别占81.13%占87.84%。  相似文献   

13.
适量的木瓜蛋白酶可以促使大豆分离蛋白形成凝胶.大豆分离蛋白的两种主要组分是7S和11S蛋白.本文就木瓜蛋白酶作用于大豆分离蛋白、7S和11S蛋白溶液形成凝胶过程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水解速度和凝胶的形成速度成正比.大豆分离蛋白中的7S和11S蛋白为形成酶促凝胶的关键组分,11S蛋白的浓度对凝胶的强度起决定作用,其他蛋白成分的存在会降低对7S和11S蛋白的有效酶活力.7S凝胶的δ值最小,弹性成分比例最大;11S凝胶的G′值最大,弹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应从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入手,再进一步探索加工工艺对产品功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亚基变异类型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6个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类型大豆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为材料,采用SDS-PAGE测定了蛋白亚基的含量以及采用质构仪测定了凝胶的质构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备的分离蛋白在凝胶的硬度、粘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破裂强度等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凝胶弹性上无显著差异;桂阳紫金豆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高的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而西峡小粒黄制备的分离蛋白凝胶具有最低的硬度、粘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值;大豆分离蛋白各亚基含量与凝胶各质构特性在相关程度和相关性质上也存在差异,尤以A3和B4亚基对分离蛋白质构特性影响较大;7S、11S组分含量和11S/7S比值与分离蛋白凝胶质构特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加热预处理、木瓜蛋白酶2hr酶解后,水解度比来处理提高1倍,最佳处理条件为:90℃,10min。水解度的变化和大豆分高蛋白的SH含量变化有关。通过极差分析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高蛋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PH=7.0,E:S=2.0%,温度55℃,反应时间12hr。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水解物得出:大豆蛋白的7S成分和11S的酸性亚单位容易被木瓜蛋白酶作用,11S的碱性亚单位由于被酸性亚单位包裹较难水解.酶解物的分子量为2.1万以下。  相似文献   

17.
郑二丽  杨晓泉  吴娜娜 《食品科学》2012,33(15):107-112
采用普通的碱溶酸沉方法、Samoto法、钙离子沉淀法制备出几种大豆分离蛋白,并对其产率、总脂含量及溶解性、乳化性等物化性质和功能性质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钙离子沉淀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Less-LP SPI)的产率是碱溶酸沉大豆分离蛋白(APP)产率的65%,但高于由Samoto法提取的7S与11S两种大豆分离蛋白产率之和;Less-LP SPI的总脂含量比APP降低了45%,由Samoto法提取的亲脂性蛋白(LP)中总脂含量达到7.48%,而7S与11S蛋白中脂含量分别为1.45%、2.36%。在功能性质上,LP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均比较差,7S、11S质量比1:2混合蛋白的溶解性最好,而Less-LP SPI在pH≤10时溶解性低于APP;乳化性方面,Less-LP SPI的乳化活性稍低于7S、11S质量比1:2的混合蛋白及APP,但乳化稳定性远高于后者。总体上,Less-LP SPI脂含量少、乳化稳定性好,方法简单,且可提高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在颗粒型灌肠加工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大于等于38%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低于30%时,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在30%~38%之间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廉价的蛋白质资源,同时还具有多种功能性,凝胶性就是大豆分离蛋白重要的功能性质之一.为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进行调查研究,概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形成机理,并总结出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因素.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离子强度、pH值和酶.此外,还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因其具有良好凝胶性和高蛋白含量的特点,而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提取分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确定提取分离大豆贮藏蛋白11S和7S两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方法,采用凯氏定氮和SDS-PAGE分析,从浸提液种类、提取液pH、浸提次数和温度、料液比、Tris-HCl浓度和还原剂种类等影响提取分离效果的因素着手,对Nagano法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浸提液采用pH 8.5、含0.01 mol/L亚硫酸氢钠的0.03~0.06 mol/L Tris-HCl缓冲液系统,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5,重复浸提两次;分离过程中,在pH 6.4沉淀离心分离出11S组分、调pH 5.5沉淀离心分离出中间产物后,再调pH至4.8沉淀离心分离出7S组分。优化后的方法与Nagano法相比,可显著提高11S和7S组分的得率、蛋白含量和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