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工序分析方法的企业生产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工序分析方法对GL公司核心产品的加工平面布局和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再设计,分析加工车间布局的现状图,构建其优化图,优化设计生产流程.提出通过调整工序顺序、优化平面布局、加强作业人员规范操作培训等措施,来消除制造过程中的信息阻塞,使得工序总数减少了7个,搬运的距离缩减了74.9m,作业人员减少了5人,停滞的时间减少了138min,日产能提升108件.实践结果表明:在企业产品制造流程优化过程中,工序分析方法是消除信息阻塞、降低库存、产能提升、实施精益制造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RPW法在混合装配线工序同期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华  张霖  施进发  严金波 《工业工程》2008,11(1):101-103,108
以某机械制造公司生产三种汽车组件为例,详细介绍了分级位置权重(RPW)法,分析了混合流水装配线的工序同期化的过程及结果,指出RPW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工作地的数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自动化立体库使用效果不明显,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仓库管理和规划的工作;由于外部因素和形势的变化,收发任务、作业量、货物种类变化,但是仓库设备和管理系统没有跟着变化和升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有的优势。本文通过一算例对该模型进行说明,证实该拉式系统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粗放管理模式下温州企业普遍关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以温州某电器产品的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程序分析方法规范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采用秒表时间研究识别了生产线的瓶颈工位,通过工序重排、人员调整以及基于双手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的作业方法改进,使得生产线的平衡率提高了31%.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工序能力指数Cp、Cpk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工序能力指数Cpm,介绍了这种新指数的性质及其与Cp、Cpk、P的关系。举例说明了Cpm指数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坤 《中国科技博览》2013,(36):597-597
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管理项目和生产时非常有效,尤其在工期管理和资源管理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材料一LCX-52常温除油水基清洗剂的使用性能。工艺试验及生产实践表明:该清洗剂去油污能力强,对环境无污染,对工件无腐蚀,且具有防锈作用。由于使用浓度低,可常温使用,从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工序质量分析与控制中,计算与评价工序能力指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的一个重要模块。文章针对目前在工序能力计算与分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合理地进行抽样、样本数据的正态性检验以及对非正态性数据的处理、Cp的置信区间以及与样本含量的关系,旨在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工程师进行工序能力分析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们在开发SY-H-CAPP工序图绘制软件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就应用AutoCAD及AutoLISP实现CAPP工序图自动绘制的方法,作此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施工质量具有自身的特点,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狠抓施工过程的工序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企业CD段流水线的瓶颈分析与平衡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生产线平衡原理及改善方法的基础上,以工作测定为依据,分析了企业CD段流水线的工作能力及其平衡状况,针对整条流水线的瓶颈,结合生产线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持续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达到了降低瓶颈工位工作时间、提升流水线平衡性、提高产能的目的,实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工业工程在发动机装配车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IE知识对发动机装配车间空间物流路线进行研究与调整,并对发动机总装线进行了工作研究和时间平衡,减少了人员,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周期,提高了效率,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流程程序分析方法在印染生产线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伏  李森  戴春凤 《工业工程》2002,5(3):62-64
以某公司的印染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方法和5W1H提问技术分析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ECRS四大原则,对生产线的工艺内容、工艺方法、工艺程序和空间布置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插口组装线的产能分析和平衡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产线平衡原理和基础工业工程(IE)手法,以作业测定为依据研究插口组装线的产能和平衡状况,针对产能过剩工序和瓶颈工序,分析工艺流程及操作,提出了持续改善方案.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分析,在减少了一道工序的基础上使产能满足需求,平衡率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一种路由器产品的生产流程为例,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法对生产流程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以消除和改变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以及作业现场的空间配置.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研究和改进,设计出科学高效的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提出合理的空间配置方案,使得改善后的生产线能够适应多种成熟产品的大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流程工业在制品库存的分段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流程工业生产特点和ERP系统的在制品库存管理方法着手,结合准时生产制(JIT)和大规模定制思想,从稳定生产过程的角度探讨流程工业在制品库存控制的改善和优化问题.提出采用计划下达点和定制点作为过程分离点和关键控制点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段控制的两点控制方法,从而简化了控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流程工业难以精确控制的矛盾,使生产过程更顺畅,在制品库存量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运用工作测定与作业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某玩具厂装配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与平衡状况,针对整条流水线中存在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解决装配流水线瓶颈环节、改进流水线平衡的方案.通过实施改进方案,工序总数减少了3道, 瓶颈工作时间降低了4 s,装配流水线负荷效率提高了34.7%.  相似文献   

18.
工作研究在某笔记本测试线效率提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笔记本测试线存在的生产线平衡率低、工位安排不合理、移动距离过长等问题,提出运用工作研究方法加以解决。首先阐述了笔记本测试线的现状,然后用流程程序分析法改善其工艺流程,优化生产线的平面布局,最后对生产线的三个瓶颈工序,全功能测试、QC检验、点胶进行了调整改善。通过改进,缩短了搬运距离,提高了生产线效率,生产线平衡率由原来的72.6%提高到80.8%。  相似文献   

19.
工作研究在轿车装配流水线能力平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郭伏  张国民  温婕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2):119-122,126
以某企业轿车内饰工段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作业测定技术中的时间研究方法,测定了流水线各工位的作业时间,找出了影响流水线生产能力的瓶颈工位;运用"5W1H"提问技术分析流水线存在的问题;根据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及流水线平整理论设计了流水线平整方案.新方案的实施使产线平衡率提高11.1%,生产能力提升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