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监控系统构架的弊端,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的方案和实现。监控节点除了与中心节点通信外,各监控节点之间也可进行通信,并设计了通信协议,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算法—低功耗自适应聚类路由(LEACH)协议和门限敏感的高效能传感器网络(TEEN)协议。同时,在通信失效的情况下,监控节点能启动智能自处理机制,使异常情况的灾难损失达到最小。实验证明:本系统相比传统监控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魏芬  季宇峰 《测控技术》2016,35(2):104-107
为了实现对温室大棚环境数据的有效监控,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的无线传感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路由协议,针对LEACH分簇算法和PEGASIS链路算法进行了融合和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温室大棚的链簇式路由协议.无线传感节点的设计采用了无线收发芯片nRF24L01+和微控制器STM32,汇聚节点可通过GPRS模块将环境数据上传到远端上位机PC,从而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存储和图表分析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融合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通信等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现有无线自组网络和互联网络路由协议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主要考虑如何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网络构成使用有效的路由算法,在不损害数据传输的前提下实现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最大化.根据网络中节点功能是否一致,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平面和分层路由协议两大类.本文根据各种协议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各种路由协议在路由方式、冲突避免、数据融合和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等方面的优劣,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往往是针对特定的任务类型和网络状态设计的,动态路由系统可以在运行时,自适应地选择性能最优的路由协议.利用规则引擎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得多路由协议共存时可以共享资源.利用规则引擎的灵活性和智能性实现路由协议的自适应切换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多任务网络环境下,动态路由在满足服务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能耗.  相似文献   

5.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型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新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对当前一些较为重要的路由协议的核心路由机制进行了分析,路由协议需要进一步改进或设计新的路由协议,使网络具备更好的可伸缩型和更强的适应网络拓扑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适用的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温控环境平台的路由方案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比较现有路由协议的基础上,引入了定向扩散协议,并介绍了具体的定向扩散过程;根据温度监控平台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相应的路由算法设计,总结出了定向扩散协议在此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侯彦军  谭国真 《计算机科学》2015,42(5):160-164, 187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众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关系着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因此研究面向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多个成熟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但它们都存在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结构简单等缺陷.为了延长网络寿命、提高信息传榆的可靠性,就需要对现有的路由协议做一些改进,以适应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首先分析了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时面临的挑战,分类总结了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及其优缺点;然后在详细分析LEACH协议的基础上,对LEACH协议在簇头节点选择和簇间路由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了面向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将分簇优化算法和簇间多跳路由算法相结合,组成面向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实验仿真表明,该路由协议有效地均衡了网络的能耗,推迟了多数节点的死亡,延长了网络的有效寿命.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能够利用传感器节点快速准确地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从而作为物联网的感知层在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能量利用率是能量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关键属性,直接影响网络的生命周期.经典的分层路由LEACH(及其变种)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常见的节能路由协议.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EACH算法,由sin...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比较与其它传统无线网络路由协议区别的基础上,归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应具有的特性,并对近年来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的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种路由协议的特点和适合的应用场合,重点分析了它们的不足之处,最后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OMNet++仿真平台,基于OMNet++仿真平台对有代表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即泛洪协议、定向扩散协议和低能量自适应聚簇分层协议进行仿真;分析总结了典型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对所述路由协议从节能性、延时性、丢包率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得出层次式路由协议和平面结构的路由协议相比,具有更好的节能性,更好的可扩展性,更低延时性,更易于进行数据融合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几种路由协议研究的改进方案,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低功耗成为无线传感网络中关键性的问题,通过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式路由协议,分析了LEACH协议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思路(LEACH-ME协议)。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LEACH算法在性能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Smart wireless sensor devices are rapidly emerging as key enablers of the next evolution in wind turbine monitoring. The potential for in-situ monitoring of turbine elements, employing methodologies that are not possible with existing wired technology, make it possible to attain new levels of granularity and autonomy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se structures. Wireless sensor devices are limited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by the range of their radio modules and, thus, need to form networks in order to transfer data from distant points. Routing protocols are primary enablers of such ad hoc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se requi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iable and energy-efficient mechanisms to maximize network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Existing routing protocols cannot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wind turbines without addressing the unique context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tructures in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is work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of wind turbin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multi-hop communication, and proposes and evaluates a reliable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mployed in these domains.  相似文献   

13.
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普通计算中实现位置感知和上下文感知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合普适计算环境下多级能量异构尢线传感器网络的新的剩余能量预测REP模型和可靠聚簇路由RCR协议.协议中节点通过建立相邻节点剩余能量预测机制,使选举簇头节点的概率与节点当前剩余能晕直接相关,以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均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此外还通过多簇头方法.采用每个簇由多簇头节点共同承担簇头节点的作用,提高数据传输可靠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CR协议能获得比LEACH协议和HEED协议等主要聚簇协议更长的生存时间、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和更高的数据传输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和军事领域中。如何延长传感器网络寿命是关键问题。分析和介绍了传感器网络基本结构和两种典型的路由协议的能量有效性特点,提出一种能量优化的路由解决方案,能够大大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传感器网络寿命。最后,给出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设施农业应用环境复杂的情况,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网络整合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技术,设计出以传感数据管理为中心,结合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从逻辑概念和软硬件技术两个方面实现高性能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设施农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不足,对其监控方案进行改进,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嵌入式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CC2530的传感器节点软硬件结构和基于S3C2440的嵌入式设备的软硬件结构。设计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实现了对监测区域的环境信息的实时、可靠地采集和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现传统监控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提供给用户更直观的信息显示、具有移动监控的功能、系统的成本低并且网络能耗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越来越引起科学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但对于双向路由协议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少,这是由于在传感器网络中,现有带宽对上行和下行链路同时工作支持得并不是很充分。一般来说,基于树型结构的上行路由被用来从感知节点接收数据,而下行路由一般以泛洪的方式广播兴趣信息到感知节点,这导致在下行链路上经常出现过载的情况。本文基于新颖的地址标记方式提出了一个有效的传感器网络双向链路路由协议,而且该方式在每个节点上只占用很小的地址空间。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泛洪方式的路由协议来说,我们所提出的路由协议所产生的控制包数量远远小于已有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有限,因此能量效率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方面.基于高楼三维空间中家居监测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中LEACH协议的改进算法--三维分簇传感网络路由协议(3D-CSR).3D-CSR采用考虑节点剩余能量因素的簇头选举阈值计算方法,并使用了合适的通信模式,达到节省网络能量消耗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3D-CSR协议均比LEACH协议更加节省能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水产养殖智能化的要求,设计了水产养殖中水质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基于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的水质参数无线监测网络和远程数据管理节点组成。采用以CC2430为核心的ZigBee模块传感器节点方案,构建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网,实现水质数据采集;应用以ARM9微处理器S3 C2410开发的汇聚节点实现数据的汇聚和GPRS无线通信实现远程数据的传输。利用ZigBee技术和GPRS技术,此系统不仅满足了无线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相关指标要求,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水产养殖系统中布线困难、节点不可移动、不易维护等问题,满足了水产养殖中水质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