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热管换热器经过调壁温设计计算后,可提高受热面管壁温度,防止低温腐蚀。文中讨论了热管结构参数对壁温的影响,得出了热管结构参数与壁温之间的关系曲线。这些结果对热管换热器的防止低温腐蚀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热管传热性能对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雯  张红  庄骏 《石油机械》2006,34(12):14-17
在零重力辅助下,小热管热阻是小型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集总参数法对于换热器系统数值计算的高效性思想,建立了热管、热管换热器的集总参数模型。对同一热管换热器选用不同传热性能的热管,在不同传热温差和流体质量流速下,就其散热效能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零重力辅助下,热管换热器管内热阻存在一临界值Rcri。当热阻RHP≤Rcri时,管外热阻起主导作用,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εh几乎不随热管管内热阻的值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螺旋板换热器半圆螺线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的半圆螺线方程可用于计算螺旋板换热器的直径和螺旋板的长度等几何参数 ,具有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复合式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新结构,应用灵活的新型热管换热器,该设备可同时加热两种流体,也可单独加热其中的一种流体,通过调整一种流体的流量,来控制另一种流体温度,保证该流体主要参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热管式换热器的抗低温腐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中含硫会大大提高烟气的酸露点。低于酸露点温度的金属受热面上会形成硫酸溶液,造成低温腐蚀。这常发生在锅炉或加热炉的尾部受热面出口低温段上。通过分析酸在致范围和常规换热器低温腐蚀的普遍性,并用具体数据分析了热管式换热器良好的抗低温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7.
热管换热器应用中热管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管换热器工业应用过程中热管存在的相容性、积灰结垢和低温腐蚀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合成氨装置一段转化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腐蚀的情况,探讨了造成低温冷凝腐蚀的原因和机理,简介热管换热器防冷凝腐蚀技术。  相似文献   

9.
板翅式换热器是空分和自天然气中回收轻烃的一个重要的单元设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中通过两个已投产运行的实例着重对齿片参数、雷诺数Re的选择、含有未凝气的冷凝、传热温差的计算等几个问题一一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判在热管换热器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在役热管换热器的可靠性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同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验证,该模糊集理论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在离散型设计的基础上 ,提出了合理的高温热管换热器优化设计计算模型———分步计算方法 ,并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为高温热管换热器的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试验设计、模型拟合与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热风进口温度、冷风流量与倾角同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试验对象为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制作的换热器,采用气-气换热方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冷风流量与升高倾角均能提高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0~20°倾角内,冷风进口温度为15℃,热风流量为70m3/h,冷风流量在30~90m3/h,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在0.27~0.39之间;倾角为20°时,热风进口温度在38~48℃且冷风流量在72~100m3/h可获得较高的散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管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贻乡 《石油机械》1999,27(9):14-15
针对管式换热器设计过程中几何关系的多自变量约束难题,提出了以管长、折流板间距与壳外径之比、管间距与管外径之比三个设计变量作为优化判据。将初投资额与年运转费用作为寻优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电算法求解,避免了求导数复杂的数学运算。实例优化计算结果与常规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优化设计可使管式换热器在满足给定约束条件下,节约25 % 以上换热面积,提高管程和壳程的流速,从而提高传热系数,最终得到操作、能耗和投资等方面的最佳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从实际重叠设备的现场安装中,简化出一种比较简单的力学模型,推出了重叠设备的强度计算公式,并与以往的其它力学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在板翅式换热器设计中,质量小、压降低及效率高是设计者通常追求的目标,它们之间相互矛盾,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应用模糊优化理论,在综合考虑了压降、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综合技术指标优化的板翅式换热器。  相似文献   

16.
对 3种不同结构小型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小热管换热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得到了最佳设计参数 ,并从对流换热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为小热管换热器开发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板式换热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遗传算法对板式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 ,给出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遗传算法计算方法和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的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比传统方法的优化设计更准确、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以石油化工厂环氧丙烷装置换热系统为对象,应用 夹点技术及TI法,形成具有最大能量回收特征的初始网络,并根据能量松驰原理及分枝调 整技术,对初始网络进行调优。应用实例表明,换热器网络的最优设计具有实用性和经济价 值。  相似文献   

19.
对比了缠绕管换热器与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对连续重整装置进料换热器由板壳式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换热器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换热器运行1 a后,在重整装置处理量接近的工况下,与板壳式换热器相比,缠绕管换热器的热端温差降低13.6℃,换热器总压差降低15.2 kPa,第1反应器燃料气消耗量降低0.90 t/h,3.5 MPa蒸汽消耗量降低15.41 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