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半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弘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4)
目的探索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方法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检测等。结果上海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性食物中毒列报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性食物中毒的严重性中等、全人群易感;4—6月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为72.0%,乳及乳制品日均消费量达86.60 g/人;假设生乳在加工前金黄色葡萄球菌超过105 CFU/g的概率为1/1 000,则每人每天因食用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及乳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概率为2.5×10-7,每年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及乳制品食物中毒病例数862人,风险等级49。结论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程度属于中等,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病原菌,能够引发多种疾病。通过对某市开展自制猪肉灌肠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半定量风险评估,加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为构建完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参照微生物风险评估程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了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基于2015-2018年监测肉类及肉制品的161组数据,构建自制猪肉灌肠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矩阵,运用@RISK软件,计算风险可能性(P)和风险损失度(S)。结果表明,该市易感人群通过食用灌肠食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等级(R)为五级风险等级中较小的二级,说明当地居民通过摄入灌肠食品的方式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评估市售凉拌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健康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上海市市售凉拌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和居民凉拌菜消费习惯及消费量数据,遵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提出的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个经典评估步骤,采用Monte Carlo概率评估方法,评估上海市居民由于食用凉拌菜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风险,并评价潜在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上海市市售凉拌菜中3.39%(21/620)的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菌落数为229 CFU/g;居民食用凉拌菜,平均消费频次56.27次/年;每次食用凉拌菜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概率为0.04%,每年可能的患病例数为51.81万例。结论上海市居民由于食用凉拌菜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存在一定风险,降低零售时凉拌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购买后尽快食用和冷藏储存是有效减少凉拌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居民因食用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鲜猪肉而导致食物中毒的风险,为今后开展完善猪肉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为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倍数生长模型,估计6-10月在室温条件下储藏不超过1天时间的最终食用时猪肉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结果6-10月食用时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过105CFU/g的概率分别为3.3%、33.6%、21.4%、7.6%和0.3%。6、9、10月中初始污染水平与发生食物中毒风险的相关性最大,而在7、8月储藏时间与食物中毒的风险相关性最大。结论7月通过食用猪肉发生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风险最大,接下来依次是8、9、6和10月。这一趋势与各月温度的分布基本一致,证明了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水产品的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中毒事件来自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本文参照国际上风险评估的经验,按照CAC的规定,从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和危害特性等方面客观地对单冻生虾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风险评估.最后对水产品加工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调查了解南京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的基础上, 对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进行半定量评估, 预测南京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 并提出降低风险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推荐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 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检测的数据, 对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进行半定量评估。结果 南京市居民每人每天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肉而发生食物中毒的概率为2.1×10-7, 每年因沙门氏菌污染鸡肉而引发食物中毒的人数为636人, 风险等级为45。结论 南京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程度为中度风险, 人群感染鸡肉沙门氏菌的风险与人群的感染剂量、交叉污染、加工处理的方式等因素有关, 未来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熟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上海市场所监测的396份散装熟食肉制品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分析检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数70分,检出率为17.7%,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数60份,检出率85.7%。按样品种类和样品来源进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数比例最高的样品是熏烧烤制品,为23.9%;农贸市场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数比例最高,为22.1%。熟食肉制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而且污染程度较高,因此有必要建立熟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的剂量-反应关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熟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的检验和对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即食生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为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排查生菜在大棚和露地两种种植方式下各环境样本的污染率及污染水平,结合居民消费习惯和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模型,描述生菜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4 方面评估我国即食生菜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风险。结果:大棚生菜的土壤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检出率为0.04%,污染水平为-8.72~3.01(lg(CFU/g)),经过灌溉、采收、运输、销售、购买、贮藏及清洗等过程,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用前的污染平均值为-1.95(lg(CFU/g)),90%置信区间为-8.98~4.40(lg(CFU/g))。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因即食生菜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概率为2.72×10-4,每年因此引发的食物中毒病例约为77万 人。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污染水平对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水平影响最大,其次为家庭贮藏温度及食用前清洗过程;控制生菜种植卫生环境、合理使用冰箱及清洗生菜可有效降低即食生菜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了解辣椒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检测辣椒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肠毒素的情况,为开展辣椒制品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及产品分类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参照GB 4789.10-2010对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同时用全自动荧光酶标免疫测试系统(VIDAS 30)检测分离菌株携带肠毒素SEA-SEE情况.结果:从705份样品中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总检出率为2.98%.其中干辣椒制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油辣椒检出率为3.34%,发酵辣椒制品检出率为5.63%,其他辣椒制品检出率为1.32%.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1株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总检出率为52.38%.其中油辣椒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率为46.67%,发酵辣椒制品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率为75.00%,其他辣椒制品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率为50.00%.辣椒制品样品产地涉及15个省(区、市),从4个省(区)产的辣椒样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携带肠毒素.结论:不同类型辣椒制品污染程度存在差异,不同产地辣椒制品污染程度存在差异,辣椒制品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风险,并且产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11.
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及奶户进行抽样调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原料奶中的特征性致病菌,追溯分析其来源,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采取预测微生物学的方法,建立了原料奶中S.aureus的最适生长模型.同时.结合S.aureus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对黑龙江省原料奶收购过程的调查,应用Palisade公司开发的@RISK软件完成了原料乳中S.aureus的风险评估报告.最终建立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一种金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的操作方法。采用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二法Baird-Parker平板法,以接种量0.3、0.3、0.4 m L和0.1 m L两种方法对同一浓度的金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将各数据进行记录对比分析。计数结果在10、100 CFU/m L和1 000 CFU/m L 3个数量级菌浓度上两种操作方法相近,其中接种量0.1 m L的方法计数值较高,但是此方法操作简单,涂布均匀。在实际非仲裁检验过程中,经过方法验证,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此方法,以减轻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析某大型肉鸡屠宰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和关键防控点,为肉鸡屠宰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某大型肉鸡屠宰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监测和调研,应用@RISK 7软件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定量评估模型,对肉鸡屠宰四个环节(烫洗煺毛、净膛、清洗预冷和分割传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初步探明了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消长变化规律,清洗预冷环节和分割传送环节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主要风险环节,预冷池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和工人手部带菌程度是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关键风险点(相关系数分别为0.62和0.50)。结论对肉鸡屠宰环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关键控制点识别和精准采取控制措施,可有效保障终端鸡肉产品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调查广东省市售鸡蛋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方法 结合2015~2019年广东省市售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与201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膳食监测结果, 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 应用快速微生物半定量风险评估(swift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QMRA)软件, 初步评价广东省鸡蛋中沙门菌污染的风险。结果 广东省每年预计因食用鸡蛋导致沙门菌的发病人数6014人, 概率为5.30×10-5。其中食用未煮熟的鸡蛋导致沙门氏菌感染占据了主要预测病人比例。结论 目前广东省市售鸡蛋存在一定的沙门氏菌污染并致病的风险, 建议加强鸡蛋烹调相关宣传教育, 并进一步开展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硏究, 以降低沙门菌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研究食品基质中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基因型的蛋白表达差异,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平板计数法和3M测试片法对两个乳粉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 800 CFU/g和3 200 CFU/g。Z值分别为0.3和0.1,结果均为满意。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可以更好地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也愈发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近年来由其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食品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都极易受其污染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构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