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昌胜 《模具制造》2007,7(9):72-75
简要介绍了模具淬火、回火过程中的一些缺陷:如模具淬裂和变形、表面有软点、硬度偏低或有软点、表面脱碳、表面腐蚀、模具淬火前组织不佳等缺陷的特征、危害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铸造》2020,(7)
某企业铝锭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因表面龟裂、冲刷腐蚀坑和局部大裂纹而报废。通过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手段对模具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具表面存在氧化脱碳现象,导致屈服强度与硬度下降,由此形成的热疲劳损伤与金属液冲刷腐蚀是造成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失效特征,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模具原采用盐浴炉淬火,表面呈黑色,有时有氧化脱碳现象,常因尺寸超差而影响模具精度,模具质量得不到保证。采用真空热处理后变形甚小(0.01~0.02毫米),表面光亮,无脱碳现象。尺寸基本不变,模具质量得到保证。具体热处理工艺见图22。  相似文献   

4.
在5CrNiMo切边模的刃口或终锻模的型腔表面,采用氧乙炔焰喷焊粉102或粉204硬质合金粉末,制作与修复的热作模具,其喷焊层表面的硬度可达HRC58~64,延长了热作模具的使用寿命,经济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热作模具的喷焊工艺。  相似文献   

5.
4Cr5MoSiV1钢挤压模具真空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分析了不同真空热处理制度对4Cr5MoSiV1模具钢的室温硬度、常规力学性能、高温硬度、高温力学性能及特种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分析了该材料经不同真空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热磨损、热疲劳的表面形貌,从而优选出合理的真空热处理工艺.经工业性生产试验表明,用优选的真主热处理工艺处理的挤压模具,综合性能好,组织均匀致密,耐磨性和热疲劳抗力高,变形小,无氧化、脱碳,模具使用寿命较常规热处理提高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Б.  ЛВ 张国铭 《模具技术》1991,(6):107-109,102
莫斯科无产阶级劳动小五金制品厂在生产紧固件中使用各种模具,其中包括顶锻带直槽和十字权的木螺丝和螺钉的冷镦模。制造螺钉和木螺丝的坯料一般是低碳钢或中碳钢线材,而模具材料一般是30ХΓСА钢。为了获得标准文件规定的30ХΓСА钢制项锻模具的表面硬度为HRC56~58,所以需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分析模具的使用性能表明,它的最长寿命不超过3~4小时,其损坏原因是顶锻设备调整不佳和线材坯料硬度较高,以及由于强化磨损或工作面剥落而损坏。  相似文献   

7.
垫板为砂轮模具零件之一,系由25 mm厚的20钢板加工而成,后经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再经表面磨削处理而制成厂家所需要的产品.该产品的热处理技术要求为:板面渗碳层厚度2 mm,淬火硬度58~63 HRC,淬火后平面度及平行度不得超过0.30 mm.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测及热处理等手段,对我公司生产的Q345热轧钢带产品硬度偏低及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钢带表面脱碳太深、脱碳量大是造成工件硬度偏低且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用牙轮钻头牙爪大跑道与滚柱组成的摩擦副不耐磨问题,对其用钢8620H和5555SiMoV设计了不同的渗碳表面碳含量及其表面硬度,通过正交设计及磨损试验,优化出硬度匹配及表面碳含量指标。结果表明:8620H表面碳含量为1.05%,表面硬度为58~59HRC;55SiMoV钢表面碳含量为0.88%,表面硬度为59~60HRC,耐磨性最好,其磨损形式为表面疲劳浅层剥落。  相似文献   

10.
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相当重要。我厂采用真空高压气淬热处理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成型模具。经过处理后的模具无氧化脱碳,变形小,表面非常洁净光亮。模具比一般热处理具有更高的强度、耐磨性、韧性和疲劳强度,使用寿命提高2~3倍以上。真空高压气淬原理:工件在抽成一定真空度的炉内,在负压气氛条件下加热和保温后,充入高压惰性气体,通过大功率风机进行冷却淬火。具有如下特点:(1)无氧化脱碳。由于被抽成真空,炉内氧化性和脱碳性气体极少,可防止氧化、脱碳,起到保护作用。炉内氧…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理论和硬度理论,建立了实验试件的模形,对裁断模具刃口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冶金结合效果及模具刃口的表面实际硬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焊丝的金相组织以马氏体为主,焊丝与基材的过渡区域组织均匀.焊接试件的表面硬度值在44~61 HRC之间,符合裁断要求.结果表明,提出的裁断刃口制造工艺完全满足非金属材料裁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刷镀工艺修复模具工作表面的缺陷,恢复尺寸,强化工作表面,以提高模具工作表面强度、硬度、耐磨性及韧性,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我厂是生产各类模具的专业厂家,现在主要负责微型车及轻型车所需模具的生产任务。在模具生产中,有些模具中的零  相似文献   

13.
以磨损失效的高速钢模具,提高寿命的途径是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气体氮碳共渗和气相沉积氮化钛能显著提高高速钢的表面硬度与耐磨性及冷挤压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14.
利用C-Cr-Mo-Ni系焊材1和Cr-Mo-Ni-W-V系焊材2在45钢基体上进行堆焊试验,对比分析了基体+焊材1、基体+焊材2及基体+焊材1+焊材2熔合区组织及硬度梯度分布。结果表明:以45钢为基体进行堆焊时,焊材1比焊材2更有利于组织和硬度的合理过渡,改善靠近熔合区的脱碳及增碳现象,降低热影响区的粗晶脆化程度,有利于防止基体开裂及耐磨层剥落,同时焊材2比焊材1硬度高,能够提高熔敷层的耐磨性;以45钢为基体,焊材1为过渡层,焊材2为耐磨层,能够使基体到耐磨层组织及硬度平稳过渡,改善基体与过渡层的结合性能,提高堆焊模具的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15.
冲裁模的寿命主要由工作表面层的状况决定。已经证明,用 Y 8 A 钢制造的冲裁模硬度从 HRC57降低到 HRC51,冲裁厚度6mm 的 CT_3钢零件时,寿命降低3倍。x12M 钢制造的模具冲裁12×18H10T 钢的零件时,寿命降低30倍。因此,冲裁模寿命主要取决于模具材料的热处理。模具工作表面的硬度在 HRC57~62范围内,被认为是最佳的。此外,模具摩擦表面的最终成形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制造或重新刃磨模具时,摩削加工作为模具工作表面的最终成形方法。它给凹模、凸模表面层及剪切刃的状态带来了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于广祥 《轻金属》1993,(6):53-55,57
通过真空淬火、等温淬火及双液淬火(油冷+风冷)三种热处理工艺试验,比较了卧铣刀的硬度、变形量、金相组织及现场使用情况。结果表明,真空淬火后的卧铣刀比双液淬火的变形小、硬度均匀、表面光亮,并且无氧化脱碳,长时间放置不锈蚀。其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使用寿命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17.
一、模具渗硼简述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已广泛运用各种热处理手段,最常用的主要是化学热处理方法。对要求高抗磨损能力的模具来说,通过化学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碳钢、低合金钢制成的模具,可以采用碳氮共渗的方法来提高表面硬度;对于高合金钢制成的模具,可以采用软氮化或氮化的方法来提高模具的表面硬度,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也有采用低温渗硫等各种渗硫方法来降低磨损,从  相似文献   

18.
弹簧钢稳定杆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形貌观察、硬度测试、组织检验和能谱分析,研究60Si2Mn弹簧钢的失效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如夹杂物、表面脱碳、表面缺陷等。结果表明此弹簧钢断裂为早期疲劳断裂,裂纹源萌生于表面及次表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某公司UOE焊管预弯边机及其模具特点,阐述了该预弯边模具的服役状态、模具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模具的制造难点。通过分析德国锻造合金模具的化学成分、表面硬度、几何尺寸,采用铸造工艺研发出可替代进口的新型高铬合金模具钢及预弯边模具。检验结果表明:该新模具的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与进口模具没有明显区别;经批量生产试验后,该新模具未出现明显质量缺陷,产品可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20.
光盘热塑模具的真空钎焊与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勤达 《金属热处理》2007,32(11):98-99
DVD影碟机使用的光盘其模具采用热塑成型.对模具提出的技术要求为淬火后模具的表面硬度>58 HRC,模具尺寸须保持长期稳定.在热塑成型过程中,模具需要散热,因此在模具的成型面板下面加装通水冷却底盘.面板与底盘的连接结构有两种形式:①机械固定,橡皮圈密封(橡胶圈易老化,导致冷却水泄漏);②钎焊连接密封.由于钎焊连接密封性能稳定,得到光盘生产厂家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