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浸提法提取亚麻籽胶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亚麻籽胶浸提的中试研究,为亚麻籽胶及类似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依据;亚麻籽胶在榨油提取平均得率为6.26%。其生产过程不仅不会影响亚麻籽油的制取,还可以降低毛亚麻籽油的胶质含量,提高亚麻籽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亚麻籽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政 《中国油脂》2020,45(9):134-136
随着人们对亚麻籽油认识的加强,亚麻籽油市场消费快速增长。对我国亚麻籽种植面积、产量、进口量,亚麻籽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亚麻籽油的生产工艺,指出了我国亚麻籽油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压炒籽、微波和压力炒籽预处理亚麻籽并压榨制油,分析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色泽、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处理及微波、压力炒籽预处理所得压榨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优于目前常采用的常压炒籽(170℃,45 min),压力炒籽所得压榨亚麻籽油具有令人愉悦的浓香风味;采用压力炒籽(1. 0 MPa)和微波(亚麻籽水分含量17%,700 W,6 min)所得亚麻籽油的营养品质较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且不同预处理工艺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经过常压炒籽(170℃,45 min)得到的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最好,压力炒籽(1. 0 MPa)其次。因此,利用压力炒籽技术提高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亚麻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亚麻籽是亚麻的种子,目前国内外对亚麻籽的开发主要侧重于对亚麻籽油的提取,而亚麻籽其他功能活性物质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综述了亚麻籽油、亚麻籽胶、亚麻籽蛋白、亚麻籽木脂素4种天然有效成分的含量、组成、生理功能、提取技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等研究进展,旨在为亚麻籽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30 t/d浓香亚麻籽油加工生产线为例,介绍了亚麻籽经高温烘炒、机械压榨、低温过滤的纯物理方法制取浓香亚麻籽油的工艺过程。概述了主要工序的操作要点及设备选型,分析了影响浓香亚麻籽油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调试中工艺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其独特的生产工艺能够使制取的亚麻籽油产生浓郁的香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亚麻籽中天然的活性营养成分和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6.
以亚麻籽为原料,研究了逆流萃取亚麻籽胶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以p H 6.0~6.5的弱酸性水为萃取剂,在料液比1∶5、搅拌转速10~30 r/min、温度(55±5)℃下萃取45~60 min,亚麻籽胶收率为6.9%。提胶后对亚麻籽制油过程可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了毛油的胶质含量,可提高亚麻籽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温度对亚麻籽进行炒籽并压榨制油,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炒籽温度对压榨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压榨亚麻籽油的气味从坚果芳香过渡到严重焦糊味,色泽加深,在195℃炒籽45 min时形成热榨亚麻籽油特有的浓香型风味;营养成分如VE、总酚以及甾醇含量随炒籽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在255℃炒籽45 min时,3种营养成分的损失率分别为75. 7%、76. 5%和88. 9%;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K232值、K270值随炒籽温度升高而增加,且炒籽温度对压榨亚麻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适当炒籽对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有利的;高温炒籽压榨亚麻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理化指标密切相关,进而共同影响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王恺  田振华 《中国油脂》2022,47(8):31-33
为提高亚麻籽油提取率,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亚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5.64%。采用果胶酶可以有效提取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9.
烤籽温度对压榨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不同温度烘烤后的亚麻籽压榨取油,分析压榨亚麻籽油的品质及理化指标.研究表明:随着亚麻籽烘烤温度升高,亚麻籽油的气味从特有坚果清香味过渡到浓香味,直到最后的焦糊味,色泽呈加深趋势,磷脂和总酚含量增加,维生素E含量减少;适当加热有利于增加其氧化稳定性,但磷脂含量增加,色泽变深;烘烤温度对酸值和主要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微波处理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技术对亚麻籽粉进行处理,探讨了微波处理条件对亚麻籽粉中生氰糖苷含量、出油率以及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有效降低亚麻籽粉中生氰糖苷的含量,增加亚麻籽粉的出油率;对亚麻籽油中的黄酮和多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甾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也会增加,碘值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未处理和焙炒处理后的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液压压榨和螺旋压榨三种制油工艺,得到六种亚麻籽油和粕,探讨不同制取方法对亚麻籽油和亚麻籽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炒溶剂浸提法样品出油率最高(34.50%);在三种制油工艺中,焙炒处理后制得的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酸价均高于未处理组,但焙炒前处理可以提高亚麻籽油中总酚和维生素E含量;此外,制取工艺对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其中螺旋压榨油氧化稳定性最好,且同种制取工艺间焙炒前处理可以增强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制取工艺和焙炒前处理对亚麻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但焙炒处理组中的吡嗪、吡咯物质分别比未处理组高5.1%、15.8%、9.3%,未处理组中的醇类物质分别比焙炒处理组高6.1%、11.8%、3.7%。不同制取方法得到的亚麻籽粕中,未处理液压粕粗脂肪、粗蛋白和NSI(氮溶解系数)最高,焙炒螺旋压榨粕木脂素聚合物含量(16.70%)最高,且NSI也处于较高水平(33.13%);焙炒螺旋亚麻籽粕木脂素聚合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49 mg/mL和0.88 mg/mL。本研究结果对亚麻籽油的产业发展和亚麻籽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用青海本地不同品种、产地的亚麻籽为原料,索氏抽提提取亚麻籽油,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亚麻籽油挥发性组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种类及相对含量。分析40批样品的挥发性组分并构建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识别鉴定掺入10%、20%、30%、40%、50% 6种不同植物油的亚麻籽油样品。结果表明,青海亚麻籽油样品中共含有58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醛类物质是亚麻籽油的主要风味物质;此外,6种不同植物油的指纹图谱与亚麻籽油标准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小,该差异为亚麻籽油掺伪识别提供了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掺伪模型适用于10%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20%以上玉米油、30%以上菜籽油、40%以上大豆油的掺假鉴定。该研究为亚麻籽油掺伪鉴别及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亚麻籽油的提取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亚麻籽油的提取工艺条件。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搅拌速率作为影响因素,以正己烷为溶剂、亚麻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Box-Behnken试验,建立亚麻籽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6℃、提取时间2.2h、液固比8:1(mL/g)、搅拌速度310r/min。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98.12%,与理论值98.28%接近。结论:所得提取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14.
亚麻籽营养成分提取及其功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亚麻籽中亚麻籽油、亚麻籽蛋白、亚麻籽多糖、亚麻籽胶、木脂素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和优缺点,并对其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营养功能及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亚麻籽营养成分的提取和相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胡麻籽活性成分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麻是一种重要油料作物。该文主要介绍胡麻籽营养成分和抗营养成分及其研究应用进展,并提出当前胡麻籽研发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研究了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胶的质量分数、溶解温度、乳化温度、加油量以度贮存温度等对亚麻籽胶的乳化性质都有影响。质量分数增加,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增强;加油量增多。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下降;溶解温度升高能提高亚麻籽胶的乳化稳定性;而乳化温度和贮存温度越高,亚麻籽胶乳状液越不稳定。由于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在相对分子质量、均方旋转半径、粘度、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上的差异,导致了亚麻籽胶与阿拉伯胶乳化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氧化变质时间为90 d左右,为了提高室温储存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与复合抗氧化剂对室温储存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变化的影响,并运用感官评价探讨复合抗氧化剂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 2 g/kg TBHQ和0. 2 g/kg VE复合添加并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的氧化变质时间(以过氧化值约为6 mmol/kg为判定依据)由90 d延长到230 d,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此组复合抗氧化剂不影响亚麻籽油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