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西的琉璃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琉璃除了器物之外,还有高塔、影壁、狮子、神像,以及众多建筑屋顶上的脊饰、吻兽等的使用。其丰富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斑斓的色彩,无不令人赞叹。本文以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为例,通过对该塔琉璃装饰纹样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审美需要,将其特有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手法归纳和展现,从而得出时代纹样规律,并通过现代的审美知识,将飞虹塔的装饰艺术结合现代工艺美术发展,进行传承和弘扬,并对我国建筑装饰研究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聚焦普米族的民族文化中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依托IP人物设计开发普米族系列文创产品。厘清普米族民族服饰纹样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研究其在民族杂居大环境下保留的传统服饰纹样的独特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纳西族、藏族等的影响。通过对普米族服饰中头服、上衣、下裳和装饰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整理研究,从款式类型、色彩搭配和装饰技艺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点,结合IP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价值、创新形式、工艺技术以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理念,解构后再创作实践,设计出基于普米族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大众化的文创产品。同时,民族服饰能够体现其民族文化、民族独特风貌和其发展轨迹,将普米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设计元素相结合,赋予现代设计产品浓厚且扎实的民族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优化文创设计产品,使民族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引导市场消费者主动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周艳  向诗文 《包装工程》2021,42(8):334-339
目的 探析传统纹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展现的视觉装饰效果及民族文化情感的创新应用.方法 以市场需求、消费者审美理念为依托,通过传统纹样承载的文化理念、情感意寓所带给产品包装设计的装饰效果、民族文化意寓及表现手法,结合案例分别从传统纹样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目的、应用方式及应用手法3个角度分析,将传统纹样的民族性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商业价值探求,以适用当代设计需求.结论 产品包装设计的目的是促进产品销售,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从实用的功能主义逐渐转向了满足消费者心理的情感需求设计,意味着产品包装设计在兼顾商品保护、信息展示等基础功能之外,还需深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传统纹样的融入赋予了产品包装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和民族情感共鸣,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与文化的认同以促进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4.
杜鹤民  蒋俊杰  谢君沂 《包装工程》2020,41(16):266-273
目的研究清代南京云锦补子纹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典型特征的提取与创新,实现传统云锦补子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法首先,对清代南京云锦中的补子纹样进行收集整理,从文化内涵和图形及色彩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其次,以南京云锦老虎补子纹样为例,对其图形及色彩构成要素进行解构,提取和归纳其图形因子及色彩因子,并结合现代审美,寻找二次开发创新设计的方向;最后,从产品形态语意、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目标产品,使其形成契合虎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结论清代云锦补子纹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品文化形态语意对其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二次设计开发,能够丰富产品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传播和推广南京云锦艺术,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建华  刘大志  陈铭 《包装工程》2017,38(24):210-215
目的 凉山彝族漆器是中国传统器物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彝族人民在几千年的不断探索中创造出的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生活器具,漆艺家具则伴随着漆器的发展而诞生。归纳总结包括纹样与色彩在内的凉山彝族家具装饰特点,并对彝族家具装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路与途径进行分析。方法 溯源彝族漆艺家具与彝族漆器之间关系,并从凉山彝族漆器文化入手解读彝族漆艺家具装饰文化。结论 凉山彝族漆艺家具主要以餐桌椅类型为主,凉山彝族漆艺家具包括有自然、动物、植物和生产生活工具的四大类装饰纹样,并有以均衡方式构成独立的适型纹样和连续装饰纹样的两大类装饰纹样构成形式,色彩方面则以黑、红、黄为主体的色彩体系。最后,指出彝族漆艺家具的继承与发展应结合工艺、形态与材料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汪莉君  张亚池  柯清  杨丁  骆军 《包装工程》2022,43(6):232-242
目的 将凉山彝族创新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延续凉山彝族文化。方法 以从凉山彝族地区采集到的纹样为数据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汇总分析,并探究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结论 结合现有纹样数据的量化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纹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构成方式,并归纳典型凉山彝族纹样的常见搭配纹样。通过对文化延续最大化的分析,提出凉山彝族纹样应以纹样组合为单元进行创新,并得出文化延续、功能延续与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三大创新原则。以现代设计理念和大众审美为参考,通过研究各类纹样组合的文化内涵、比例尺寸与构成方式,产出适用于各类纹样的最优创新方法。结合现代家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比例尺寸,提出各类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使彝族创新纹样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现代生活中并代代相传,从而延续凉山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韩君 《包装工程》2011,32(16):123-126
从多角度阐述了异域的佛教纹饰与中国传统图形在造型、寓意、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性衍变,针对典型的"莲纹"到"宝相花"、"忍冬纹"到"卷草纹"的造型转变,以及我国祥云纹样对佛教纹饰的深刻影响。分析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传统图形文化的开放性和吸收性发展脉络,总结出佛教纹饰与传统图形形式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和历史渊源,以启迪现代设计能够更准确、更合理地传承和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8.
传统漆艺在新文化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于书  吴智慧 《包装工程》2011,32(10):43-46
旨在传承传统漆艺本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家具的设计理念、现代生活元素和现代科技来探讨既具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新文化家具,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总结出家具设计中应遵循的3条原则,即:漆艺装饰设计模块化、纹样图案选择贴合现代审美和工艺技术现代化,对开创一条"中国设计"之路,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黄蓉  王美艳 《包装学报》2013,5(2):71-75
茱萸纹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寓意着"辟除不祥,祝颂长寿",因此极具历史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在现代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医药包装、家具及陶瓷装饰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茱萸纹进行现代包装设计时一般可采用添加与删除、分解与重构、变形与整合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瑰宝,是华夏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回纹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经典代表之一,在建筑空间及室内空间更是被广泛运用。本文将通过对回纹纹样的研究与归纳,详细解释回纹以及回纹的起源、类型,与此同时剖析回纹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手法,最后诠释了回纹在室内界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卫星 《包装工程》2019,40(8):311-313
目的探究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功能特点和应用价值,总结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立足于现代家具与居室环境的依存关系,分析其在功能、色彩、造型、材质上的不同追求,提出现代家具设计与传统装饰元素的融合设想,从民族化、简洁化、多样化等角度探索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家具中的表现特征,并从形的借鉴、意的延伸入手,探索龙纹装饰图案、莲花纹装饰图案以及水墨装饰元素的应用策略及实例。结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在家具设计中注入传统装饰元素,是体现我国设计风格的不二之选,既能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又能以全新的设计方法提升我国家具业的地位,从而在更大的层面上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柳刚  耿晓军  孙晓丽 《包装工程》2024,(6):263-269, 348
目的 中国传统纹样凝聚了匠人的审美经验、自然哲思、体验感悟,以及美好期盼,其表露出历朝历代的社会文化和美学意识流变。它作为另类图像而呈现叙事性和装饰性的双重价值导向并被应用在现代设计创新中,但仍存在意象错位、符号堆砌等问题现状。方法 针对此问题,通过现象学理论的梳理,以纹样作为要素,将纹样建构为另类图像与交互媒介。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图像意识”理论,本文通过三种图像客体的分类提出表象、对象、现象三种不同的层级,并提出不同层级设计介入的方法策略,以提高纹样设计的现代性文化意蕴表达。结论 尝试从设计师与观者交互体验的角度挖掘传统纹样的本真性和文化本质,从而为传统纹样转译提供设计方法和思维层面的参考,以及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纹样设计美学。  相似文献   

13.
田园 《包装工程》2023,44(22):489-494
目的 通过对中国自然审美中比德审美的解读和现代设计价值进行分析,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发展、传承创新的实现路径,从而通过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中国现代设计水平,以设计形式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方法 从设计的教化功能及其社会责任、弘扬传统文化构建中国设计语系的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比德审美的现代设计价值。以包装设计为例,从包装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图形、色彩、肌理、造型着手,研究比德审美与现代包装设计融合的具体思维路径与表现方法。结论 比德审美具有重要的现代设计价值,将比德审美与设计相结合,在实现设计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形式与审美、功能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4.
吴瑜  马丽莎 《包装工程》2020,40(22):186-190
目的 现有的中国民族装饰图案理论研究的内容宽泛,成果零碎、不成体系,对民族装饰图案的深层次文化性实践研究缺乏指导方向,为弥补此缺陷,对现有民族装饰图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民族装饰图案的历史源流、题材划分、美学特征、文化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然后,从微观上探析民族装饰图案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民族装饰图案在发展历程中具有交互融合的特性,通过探讨各民族装饰图案色彩特征与构形形式,总结各民族装饰图案的个性,反思其共性本质,凸显出民族装饰图案的关系认同与文化传承功能。最后阐述现有民族装饰图案的相关设计方法与实践运用。结论 对民族装饰图案的实践运用研究多处于浅尝辄止阶段且缺乏文化深度的现象进行反思,提出新的研究视角,为此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少晨  朱宏轩 《包装工程》2020,41(14):355-362
目的通过对大汶口原始造物文化的研究,发现其对现代设计观念、特点以及生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大汶口彩陶纹饰图案为研究对象,简述美学与大汶口彩陶的发展历程,对其文化理论、彩陶纹饰设计观念与美学关系进行梳理来研究彩陶中蕴含的美学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相关彩陶纹饰个案研究进行归纳,从纹饰形态演变、形制例析、现代设计应用例析等角度,聚焦其所涵盖的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造物文化之间的设计理念,从图案分析到设计实践,以加强当代设计作品的深度与内涵。结果得出彩陶纹饰中蕴含的美学特征与设计观念两个层面对当代设计的启迪与影响。结论传统纹饰符号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将有价值的资源融合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的大量创意中的行为是对原生符号的再设计,用原生符号提炼、丰富核心价值,传播传统造物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以满足当代设计文化对原生文明的回顾与追寻。  相似文献   

16.
司丽丽 《包装学报》2010,2(4):46-50
拴马桩作为依附于农村居民建筑大门旁的小品雕刻,集实用、装饰、指示功能于一体,是庄户人家宅院“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被称为庄户人家的精神华表。拴马桩可分为拴马环和拴马柱两种形式。拴马桩上的装饰图案,具有强烈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现代设计师可借助它走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符号的宝库,深入理解深厚的中华文化,更好地把传统建筑符号渗入到现代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7.
王宇 《包装工程》2019,40(14):300-303
目的 探究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途径,推动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从中国传统纹样的类型与艺术特点入手,结合纤维艺术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拓宽艺术设计内涵方面的作用,并根据相关案例阐述纤维艺术在设计思维、符号元素、装饰技巧、创新设计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借鉴,总结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经验。结论 纤维艺术设计自传入伊始,在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而传统纹样则是凸显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最为关键的要素,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传统纹样依然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设计师应善于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李湘媛 《包装工程》2019,40(18):74-78
目的 研究与分析汉字标志设计中的衬形,了解衬形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脉络,探讨研究汉字标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装饰元素成因及审美价值。方法 从早期汉字实体承载物质入手,分析汉字标志中衬形的成因,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媒介上汉字标志衬形的样式变化,对其特征及发展规律进行分析;针对有代表性衬形样式,结合经典的实际汉字标志设计案例进行形态及应用特征研究,进而分析其形式价值和内涵意义。结论 现代汉字标志设计中的衬形起源于早期汉字装饰应用的实体承载物质形态,并在汉字标志设计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象征性作用;衬形的使用一方面在汉字标志传达过程中增加了标志整体形态的整合性和象征性,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围合观念的平面化体现。  相似文献   

19.
刘一品  华梅 《包装工程》2017,38(24):80-83
目的通过纹样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心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分析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结论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的审美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自然和人工事物美感的表现,另一部分是纯粹的形式美感。前者包括再现自然美和再现产品美,后者包括反复、交替的形式美和对称、平衡的形式美。这一结论对当代服饰的设计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刚 《包装学报》2014,6(2):55-60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拆除构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构造性应用、审美性应用与符号性应用3种方式。其中,构造性应用主要有异地恢复重建、新旧结合、以新代旧等方式;审美性应用可分为仿造旧物及拆除物直接利用;符号性应用主要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提炼,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作为所指符号应用于现代环境设计中。将传统建筑装饰拆除构件进行再利用,并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与环境相融合,可使现代建筑既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又兼具时代感,这赋予了传统建筑装饰新的生命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