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A6/PVA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不同质量比的PA6/PVA共混纺丝溶液的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并探讨其静电纺丝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表面张力仪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成分相容性及亲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19kV、纺丝距离为20cm、丝液流量为0.2mL/h的条件下,共混溶液质量比为12%∶4%时的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具有良好的形貌,复合纳米纤维中PA6与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有效地克服了纯纺PVA纳米纤维在水溶液中出现的过度溶胀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物中药绿茶(LC)提取物与腈纶(PAN)纺丝液共混,通过沉浸凝胶相转化法制得具有抗菌功能的共混膜,研究了PAN纺丝液中PAN粉末适宜的添加量、共混纺丝液的粘度以及共混膜的表观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能等。结果表明:PAN纺丝液中PAN粉末适宜的添加量为16%,共混膜的断裂强力略低于聚丙烯腈膜,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当绿茶提取物的添加量为6%时共混膜的抑菌率大于90%,既满足共混功能纤维对抗菌性能的要求,也确保了植物中药抗菌腈纶纤维的可纺性,为植物中药提取LC/PAN共混纤维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食品源宁夏红枸杞作为碳源,水热反应法制备具有荧光响应的碳量子点(CQDs),将其与聚乙烯醇(PVA)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了PVA/CQDs复合荧光纤维.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宁夏红枸杞质量分数对CQDs质量浓度及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PVA/CQDs纺丝溶液流变性能,并通过电子单纱强力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仪、热...  相似文献   

4.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用离心纺丝法制备出PTFE/PVA复合纤维膜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烧结成形,制得一系列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共混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对纺丝效果的影响以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的变化对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孔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为7%时,离心纺丝制得的纤维膜形态最好,粗细较为均匀,且直径分布范围较窄;经过高温烧结,复合纤维膜表面粗糙度均提高,疏水性增强,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随着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当烧结温度为370℃,烧结时间为20 min时,所得膜拉伸强度较高,且断裂伸长率也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以月桂酸和硬脂酸二元低共熔物(LA-SA)为固-液相变材料,聚丙烯腈(PAN)为基体的超细纤维。研究最佳静电纺PAN纤维的纺丝工艺参数,纺丝溶液中不同LA-SA含量对复合纤维的形貌结构影响。确定最佳静电纺PAN纳米纤维的工艺参数(纺丝电压15KV,接收距离20cm,纺丝液流速1ml/h)。SEM观察表明:随LA-SA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平均直径逐渐增大;当复合纤维中LA-SA含量较高时,纤维表面变得不光滑,并呈现褶皱的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成纤高聚物的共混是达到纤维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PVA/PVC的共混,利用这两种聚合物的特性,制造了PVA/PVC共混纤维,并对PVA/PVC共混纤维的阻燃性能,染色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水性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VA/PVC共混纤维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纤维。  相似文献   

7.
静电纺丝是一种使聚合物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进行拉伸纺丝的纤维制造工艺。静电纺丝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易纺出微纳米级的纤维,在材料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采用硫杂杯芳烃构筑的多硫高核笼簇化合物(Co48)为负载物,以聚丙烯腈(PAN)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PAN/PMMA)为纺丝载体,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负载Co9S8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纤维(Co9S8@CNFs)。分别以PAN和PMMA质量比为10∶0、7∶3和5∶5的纺丝载体制备复合物纳米纤维,将其热处理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与Co48晶体煅烧的产物相比,PAN和PMMA的加入对最终产物的电化学有促进作用。由PAN和PMMA混合物制备的复合物材料兼具较高比容量、良好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纤维素纤维极易燃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环境问题,针对粘胶纤维极易燃烧和燃烧速度快的缺点,首先在无水条件下,采用硅烷包覆技术,制备了同时含有磷氮硅元素的膨胀型阻燃剂-硅烷包覆聚磷酸铵(Si-APP),然后以硅烷包覆的聚磷酸铵(Si-APP)为阻燃添加剂与粘胶纺丝液进行共混纺丝制备了阻燃性能与抑烟性能优良的阻燃粘胶纤维。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阻燃粘胶纤维的残炭率高达39.67 wt%,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碳性;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阻燃剂被成功地加入到纤维中;微型燃烧量热(MCC)数据表明,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释放速率得到显著降低,纤维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饱和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为共溶剂制备了不同共混比的丝素蛋白(SF)/聚丙烯腈(PAN)共混膜,用溶度参数法及FTIR研究了SF/PAN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析和讨论了铸膜液共混比、铸膜液温度、凝固浴组成等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共混膜的表面和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SF与PAN具有部分相容性,其在成膜过程中会产生界面微孔;随共混膜中SF含量增加,共混膜呈孔隙率增大和截留率减小的变化趋势;随铸膜液温度升高,共混膜呈孔隙率和水通量增大的变化趋势;当凝固浴组分为50%乙醇水溶液时,所得共混膜孔结构较为疏松;SF的添加使PAN膜的水接触角明显减小,表明SF可有效改善PAN膜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一种以二氧化钛(TiO2)为催化剂,聚乙烯醇(PVA)为载体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使用FE-SEM,XRD,Tg,FTIR对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 B)的能力。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PVA复合纳米纤维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用超声分散法对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进行分散处理,加入聚丙烯腈(PAN)进行PAN的溶解,经气流纺丝工艺制备SiO_2/PAN杂化纳米纤维膜,并在空气中低温煅烧进行预氧化处理,用该方法制得的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膜表面进行观察,研究了不同SiO_2掺杂量的纤维膜表面形貌与防水透气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SiO_2的加入和预氧化大大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减少了纤维膜内的微孔孔径,提高了PAN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从而使预氧化SiO_2/PAN杂化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PEO)共混纳米纤维膜,测试共混纤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采用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利用TGA和DSC分析共混纤维膜的热学性能,考察PEO与PVA共混比例对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O加入过多或过少对共混纤维膜结构均无明显改善,当PVA∶PEO质量比为5∶5时,所得纤维膜成丝性和成膜性最佳,膜中纤维线密度最小且粗细均匀;与纯纺纤维膜相比,不同共混比例PVA/PEO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当PVA与PEO质量比为7∶3时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VA分别提高了66%和1 545.71%;PVA/PEO共混纤维膜的热稳定性优于纯PVA纤维膜,但PEO加入量的变化对共混纤维膜热学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依次用0.05mol/L、0.1mol/L NaOH溶液对其进行水解处理,制得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表明:纺丝液流量为0.5mL/h,所施加的电压为17kV,接收距离为18cm时,制得的PAN/CA复合纳米纤维直径更均匀,成丝形态更稳定.对PAN/CA复合纳米纤维膜及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进行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及静态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水解后的复合纳米纤维形态保持稳定,PAN/CA复合纳米纤维中的醋酸纤维素的酯基在碱处理后得到有效水解,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静态接触角由水解前的124.7°降低为10.1°,亲水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纤维,利用乙醚萃取小分子增塑剂,得到PVC/CPVC发用纤维。分析了不同热稳定剂种类及质量分数的PVC/CPVC共混体系的流变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通过DSC、SEM分析了PVC/C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分析了乙醚萃取前后纤维的热收缩性能。研究表明,PVC/CPVC共混物非牛顿指数小于1,为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和拉伸应变速率的提高,PVC/CPVC熔体表观黏度减小。PVC、CPVC两者相容性很好,加入CPVC提高了纤维的阻燃性能。Ca/Zn热稳定剂添加量为1.2%和有机锡T-580添加量为2.4%的两个配方的纤维加工稳定性更好,其中,有机锡T-580添加量为2.4%时纤维的热稳定性更好。乙醚萃取降低了纤维的热收缩性能,提高了纤维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回转粘度计测定了不同共混比PVA/PVC共混体系在不同温度对的粘度变化。并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添加剂对体系粘度的影响,计算出各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文中探讨了PVA/PVC、SnO_3、H_3Bo_3共混体系的可纺性,为制订PVA/PVC共混高聚物体系的纺丝工艺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成的新型有机电解质体系为溶剂,将精制后的碱木质素与聚丙烯腈(PAN)溶解共混配制成纺丝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了木质素基碳纤维原丝,并探讨了固体质量分数、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及木质素与PAN的配比对木质素基碳纤维原丝可纺性能的影响。当固体质量分数为10%、木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 000、木质素与PAN的配比为2∶8时,纤维可纺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NiO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液PVA浓度、纺丝电压、烧结温度等参数对NiO纳米纤维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纺丝液PVA溶液为9%、纺丝电压为10 k V、烧结温度为700℃并保温4 h时,易获得形貌较好的NiO纳米纤维;制备的纳米纤维均为良好的一维形貌,直径为50~100 nm,平均长度为15μm.  相似文献   

18.
通过湿法纺丝法制备了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硫化铜(CuS)杂化纤维,并使用戊二醛和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对纤维交联处理,研究了杂化纤维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中,PVA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溶液的黏度;红外光谱显示在交联剂的处理下成功制备了交联的杂化纤维;纤维的结晶度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而提高;PVA质量分数为10%的CS/PVA/CuS杂化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达到1.54 cN/dtex,比CS纤维提高了55.6%。扫描电镜观察到CS/PVA/CuS杂化纤维表面光滑。使用980 nm的近红外激光器测试了杂化纤维的光热转换效应,CS/PVA/CuS杂化纤维在90 s内升温达39.8℃,比CS纤维提高了28.8%。  相似文献   

19.
针对以聚丙烯腈为分散相、以高形变性和高回复性的热塑性聚氨酯为基质相的共混物,讨论其相容性、可纺性和拉伸致孔性,并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熔融纺丝一拉伸制成的具有相界面孔分离膜的共混结构。结果表明:用PAN/TPU共混物可以制成具有界面微孔结构的中空纤维分离膜。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隔离空气中的PM_(2.5)颗粒,利用静电离心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制备具有一定蓬松度且纤维排列有序的超细纤维膜。研究PAN分子量、PAN/DMF比例、针头尺寸、纺丝转速对超细纤维膜形貌及直径的影响,分析纤维膜克重及过滤风速对超细纤维膜过滤效率及空气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N分子量为1.5×10~5,PAN/DMF质量比为15/85,针头规格为27G,转速为2500 r/min时,制备的超细纤维膜纤维排列紧密,没有明显串珠存在,其形貌最佳;所得超细纤维膜对PM_(2.5)过滤性能达到98%以上,空气压降低于20 Pa,可有效阻隔PM_(2.5)颗粒,将为新型空气过滤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