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攀钢含钛高炉渣提钛尾渣的精炼脱硫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攀钢含钛高炉渣的提钛尾渣为主要原料,以活性氧化钙为改质剂,制备了性能优良无氟无污染的超低硫钢用精炼脱硫剂.研究了CaO加入量对渣系物相组成、半球点温度以及对钢样脱硫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计算了不同CaO含量渣系的硫容量、光学碱度等理论脱硫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活性氧化钙作为改质剂可以明显提高尾渣的理论硫容量、光学碱度值等脱硫热力学参数,并且可以较好地改善提钛尾渣的熔化性能;当提钛后尾渣中的CaO含量为60%时,渣的光学碱度和硫容量值分别为0.781和15.8?0-3,此时渣具有最好的脱硫性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钢中硫含量从42.4?0-6降为7.95?0-6,脱硫率为81.2%,硫分配系数为192.6;该研究结果为攀钢含钛高炉渣提钛尾渣的综合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部分模拟重钢原料和高炉条件,采用对比法研究了重钢高炉低钛渣的脱硫能力。在建立炉渣组分与脱硫能力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绘出不同MgO含量下的CaO—SiO_2—TiO_2三元系等Ls图。讨论了炉渣碱度、TiO_2和MgO含量对低钛渣脱硫能力的影响.重钢高炉在高硫负荷、原料品种和成分变动大的条件下,选择高碱度、低钛和低镁的稳定渣是必要的和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王郢  郭佳  杨文  景财良  王新华 《钢铁》2009,44(1):36-0
 采用LD LF RH CC的工艺路线,出钢采用Al脱氧,造高碱度低氧化性精炼渣,生产高品质汽车用齿轮钢20CrMoH。使用KTH模型和推导硫分配比公式对生产过程的硫容量和硫的分配比进行了计算,将预测与实测的硫分配比进行对比;并对整个精炼过程的脱硫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混料回归设计来进行高炉MgO渣性能的研究。MgO对熔化性温度的影响由Al_2O_3决定。碱度和MgO量的增加,使炉渣熔化性温度升高。对一定的Al_2O_3相应有一最大允许MgO量。CaO和MgO对脱硫效果的置换关系由SiO_2来决定。当SiO_2>41.1%,用MgO代替CaO,L_s增大,反之则不然。高炉合适MgO渣可根据高A1_2O_3、高MgO,高Al_2O_3、低MgO,低Al_2O_3、高MgO等生产条件配合选定。  相似文献   

5.
高硫容量含BaO超低硫钢精炼脱硫渣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00g钼丝炉和10kg感应炉进行了顶渣CaO-SiO2-MgO-Al2O3-CaF2渣系和喂线渣CaO-BaO-CaF2渣系在钢-渣平衡状态的硫容量和钢水脱硫试验。结果表明,该顶渣 喂线渣具有高的硫容量(logC5为-1.6~0.5),适用于超低硫钢的精炼脱硫;CaO-BaO-CaF2中BaO/CaO为5/3时,硫的分配系数L5达到极大值,CaO-SiO2-MgO-Al2O3-CaF2渣系的碱度3.1,炉渣指数MI0.31时,硫的平衡分配系数L5最高。  相似文献   

6.
 硫容量和硫平衡分配比是衡量炼钢过程中渣系脱硫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学碱度模型和KTH模型计算了五元渣系CaO SiO2 MgO Al2O3 FetO的硫容量,并与文献的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KTH模型计算的硫容量比用光学碱度模型计算的硫容量更接近实验值,因此KTH模型可用来预测不同组元渣系的硫容量。还详细研究了硫容量和硫平衡分配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硫容量随炉渣碱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硫平衡分配比随着钢液中铝、碳、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常用的脱硫精炼渣主要由CaO、Al_2O_3、SiO_2、MgO、CaF_2等成分组成。CaO是碱性氧化物,对脱硫起主要作用;Al_2O_3本身呈酸性,无脱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熔渣的碱度。但是Al_2O_3能与CaO结合成低熔点化合物,降低精炼渣的熔点;SiO_2主要起助熔剂作用,它对精炼渣发泡,减少钢中点状夹杂物也有一定作用;MgO与硫有一定结合能力,但是这种结合能力不如CaO,而且MgO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管线钢生产所用高碱度、高曼内斯曼指数的精炼渣脱硫能力,通过工业试验,对精炼过程精炼渣脱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萤石的加入使精炼渣在碱度、曼内斯曼指数均高于一般管线钢生产推荐值的情况下,仍具有很高的脱硫能力和良好的熔化、流动性能。通过对KTH硫容量模型计算得到的硫分配比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某钢厂管线钢生产的硫分配比预测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绝对误差范围在±5%之间的占85%。  相似文献   

9.
《炼钢》2017,(4)
为进一步降低轴承钢的硫含量,从脱硫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着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对影响脱硫的炉渣成分、碱度、硫容量和w(Ca)/w(Al)等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LF精炼工艺优化措施。结合工业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精炼渣w(SiO_2)≤5%,R≥10,w(FeO+MnO)≤0.5%,w(CaO)/w(Al_2O_3)=1.6~1.7时,轴承钢精炼脱硫率能达到94%,w(S)≤20×10~(-6)。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场取样分析和热力学计算,评价了工业化生产GCr15轴承钢LF精炼工序的脱硫能力.分析了精炼温度、钢中酸溶铝含量、精炼渣的光学碱度对LF精炼过程硫分配比的影响.由于实际精炼过程中脱硫反应未达到平衡,实际测得的硫分配比低于理论计算值.得到了精炼温度为1 830~1 855 K,钢中酸溶铝的质量分数为0.020%~o.050%,精炼渣光学碱度在0.760~0.795范围内,精炼温度、钢中酸溶铝、渣的光学碱度及渣中Al2O3、SiO2含量对硫分配比影响的回归方程,该方程可作为实际生产条件下LF精炼工序脱硫能力的评价依据.根据回归方程,设计了改变精炼渣组成的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分析了精炼渣二元碱度R2及Al2O3和SiO2含量对硫分配比的影响,得出渣-钢间最优硫分配比的精炼渣组成(质量分数)为:CaO 55.11%,Al2O3 30%,SiO26.89%,MgO 8%,光学碱度为0.777.  相似文献   

11.
以现场渣为基准,研究了高Al_2O_3、高碱度、中钛型高炉渣脱硫性能以及影响脱硫能力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高碱度、高Al_2O_3、中钛型条件下,有利于脱硫的炉渣成分为:二元碱度不能超过1.30,MgO的质量分数约为12%,Al_2O_3的质量分数控制16%以下,TiO_2的质量分数为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2.
对CaO—MgO—SiO_2—A1_2O_3—TiO_2五元系渣的脱硫能力用“同等条件”法作了实验研究。所用五元系炉渣成份与攀钢高炉终渣成份接近。通过混料回归分析得到以各组分含量为函数的硫分配比(Ls)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可预报攀钢高炉渣的硫分配系数。用此数学模型探讨了各组分对Ls的影响和对脱硫过程动力学分析,提出了提高攀钢高炉渣脱硫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LF精炼过程中顶渣硫容量、分配比和脱硫率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确定LF精炼过程中顶渣的脱硫能力,通过对光学碱度的计算,得出了1627℃时CaO-SiO2-Al2O3-MgO(5%)渣系组成与硫容量的关系图。由硫容量、氧活度(与钢中溶解铝平衡值)计算出硫分配比,绘出了不同硫分配比时脱硫率与渣量的关系图,提出了一个由已知渣组成、渣量、钢液氧活度和硫含量来计算LF精炼过程中最大脱硫率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4.
LF精炼渣脱硫的理论与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低硫钢生产过程中LF精炼渣脱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精炼渣成分,提高光学碱度,强化钢水及炉渣脱氧,选择合适的渣量是提高脱硫效率的有效手段;武钢管线钢生产中LF平均脱硫率为55%;CaO-SiO2-Al2O3-MgO(5%)渣系等硫分配比曲线图可指导生产选择合适的炉渣成分.  相似文献   

15.
硫分配比在LF精炼渣成分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Ohta和Suito的经验公式和光学碱度模型计算不同组成成分的四元渣系(Al2O3-CaO-MgO-SiO2)的硫容量与平衡状态下的硫分配比,分析渣中各组元成分变化和钢水温度变化对硫分配比的影响.通过计算首都钢铁集团公司某炼钢厂LF精炼渣的硫容量与硫分配比,来验证计算模型,优化精炼渣成分,以期获得最佳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锰硅合金冶炼采用高Al2O3炉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社成  隆进 《铁合金》1992,(5):8-13
本文介绍了上海铁合金厂冶炼锰硅合金的渣型,并通过大量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渣中 MnO 含量与炉渣碱度、Al_2O_3含量等因素间的关系。实测了炉渣的熔点、熔化速度和粘度。提出了冶炼锰硅合金的高 Al_2O_3炉渣的渣型是:CaO 23—27%、MgO 6—8%、SiO_2 33—37%、Al_2O_3 18—21%、三元碱度(CaO+MgO)/SiO_2 0.7—0.9、含氟2—3%。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不锈钢超薄板的表面缺陷,确定合适的工艺同时满足304不锈钢脱硫及夹杂物塑性化的要求。基于共存理论建立了冶炼304不锈钢九元渣系的组元活度计算模型和硫分配比LS计算模型,并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发现AOD脱硫期及LF末期LS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理论结果显示,AOD炉渣碱度在1.4~2.4变化时,aCa O与碱度呈线性关系,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精炼渣最低理论碱度,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低碱度渣脱硫效果较差,提出在AOD高碱度精炼渣脱硫、LF低碱度精炼渣使夹杂物塑性化的工艺,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硫质量分数符合要求,钢中夹杂物处于塑性区域,为减少不锈钢超薄板的表面缺陷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从碱度、渣脂数、光学碱度及渣氧化性方面研究了CaO(MgO)—SiO_2—Al_2O_3渣系的脱硫能力,结果得到:①碱度和渣指数对脱硫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单纯控制某一参数达不到最佳效果,二者应当匹配起来;②光学碱度为0.81左右或渣组成为58~64%CaO(MgO)—8~12%SiO_2—24~28%Al_2O_3为较适宜的最佳渣组成,③控制%FeO十MnO<0.6%对精炼%S<10ppm的超低硫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力学分析,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硫容量的关系,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渣中Al2O3活度,用KTH模型计算渣的硫容量,对SPCC(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坯钢带)两个浇次10炉钢水在LF进站和出站时取钢、渣样以及测氧和温度,通过分析钢样和渣样成分以及生产检测数据,分析了温度、炉渣成分和钢水成分对LF精炼脱硫的影响规律。定义了硫分配比对钢液中溶解氧活度的急剧变化区(a[O]<4×10-6),在该区内硫分配比对钢液中溶解氧活度十分敏感,钢液中氧活度的增大导致硫分配比的迅速减小,温度升高,a[O]升高,不仅抵消了升温对脱硫反应轻微的促进作用,反而使硫分配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LF精炼过程Al-O反应未达渣-钢平衡,实际[O]活度介于平衡计算值与Al2O3活度为1的计算值之间,故渣钢硫分配比也介于二者之间。精炼渣二元碱度升高则硫分配比增加,wCaO/wAl2O3在1.6~2.0时脱硫效果较好,硫分配比并不随[Al]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用增加w[Al]s来脱硫效果并不明显。钢中夹杂铝(w[Al]t-w[Al]s)降低到10×10-6以下,硫分配比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低钛高炉渣用于LF精炼渣的试验研究"一文针对低钛高炉渣作为LF精炼渣球的主要原料,分别与钢包渣、连铸浇余渣作为造渣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冶炼HRB400E螺纹钢过程中,LF精炼渣球可以将钢中的S含量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脱硫率控制在10%~41.5%之间,其脱硫率与折渣和包渣冶炼HRB400E冶金效果相当,为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