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Φ5.5 mm热轧盘条ER70S结疤缺陷部位取样进行金相、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结疤处表面裂纹延伸至皮下,裂纹两侧伴有脱碳组织,说明连铸坯料有裂纹、皮下气泡等原始缺陷。铸坯EPMA检测表明,铸坯裂纹处有严重的Sn富集,从而导致了铸坯表面网状裂纹,ER70S盘条结疤主要由铸坯表面网状裂纹引起。通过提高钢水质量、优化连铸工艺等措施,ER70S盘条结疤判次率从5.3%降低至0.3%。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宣钢冶炼生产的SAE系列出口材结疤缺陷产生的原因,认为造成结疤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铸坯表面存在结疤质量缺陷。经统计,钢水过氧化又是造成铸坯表面结疤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转炉终点碳命中率、建立炉后钢水控氧模型、改进精练操作、改进连铸保护浇铸等措施,提高了钢水洁净度,减少了铸坯表面结疤等质量问题,大幅度减少了SAE系列出口钢材的结疤缺陷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碳低硅钢SAE1008B表面结疤的类型,分析了结疤产生的原因,认为铸坯表面质量缺陷是造成钢材表面结疤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钢中含氧量,降低钢水氧化性,控制脱氧产物优化炼钢工序控制;改进连铸机保护浇铸,同时调整转炉、连铸工艺,确保中包恒拉速生产模式,以及调整结晶器水流量等措施,减少了低碳低硅钢铸坯结疤、夹杂、皮下气泡、缩孔等表面质量问题,大幅度减少了低碳低硅钢材表面结疤现象。  相似文献   

4.
热轧盘条表面结疤是盘条表面缺陷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盘条在下游工序加工的生产效率和成材率.对热轧盘条常见的不同类型表面结疤进行了归类与分析,从连铸和轧制工艺的角度,追溯了盘条表面结疤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甘肃冶金》2020,(3):44-47
为探究引起高碳82B盘条结疤原因,分析了82B盘条结疤处金相组织、夹杂物形貌和夹杂物成分。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是引起高碳82B盘条表面结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涟钢生产的Q235B等中碳钢板坯在热轧过程中出现板卷表面结疤缺陷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铸坯角部裂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扇形段矫直区间铸坯温度控制不合理是铸坯产生角部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钢厂轧制CP640线材时,出现的连续翘皮结疤、块状结疤、锯齿状结疤及点状结疤等表面缺陷的宏观形貌;采用电镜和能谱等方法分析了结疤产生的原因。认为结晶器振动异常,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导致氧化铁皮挤入振痕,轧制后开裂;以及保护渣润滑、熔化性能不良,黏附在铸坯表面形成黑点,轧制过程中轧入线材等都是导致线材表面结疤的原因。通过加强对结晶器振动装置的维护、优化保护渣性能、提高轧制前期高压水除鳞能力等措施,线材表面结疤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及热力学分析得出,轧制10B21钢结疤形成主要原因为钢中平均N含量为127×10-6,导致铸坯角部冷却过程中在奥氏体晶界析出细小的BN和AlN夹杂,增加了铸坯的裂纹敏感性,形成铸坯裂纹。通过提高铁水比≥920 kg/t、转炉终点C-T-P(碳-温度-磷)命中率≥85%、出钢口圆流出钢以及LF加热次数≤3次,时间≤25 min等措施可将钢中的氮含量稳定控制在≤50×10-6,有效避免10B21钢轧后盘条结疤,提高成材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刘明远 《山东冶金》2021,43(2):37-40
选取表面存在划伤、渣沟、结疤的连铸坯进行定向轧制,并通过在铸坯表面人工预制裂纹的方法,利用酸洗、顶锻、金相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铸坯缺陷在轧制φ20~60 mm圆钢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应关系,总结出了不同产品规格对连铸坯表面缺陷的要求.结果表明,划伤、结疤、裂纹缺陷的深度遗传性较强,轧制圆钢规格越大,对铸坯表面要求越...  相似文献   

10.
针对82B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出现表面横裂的现象,通过试样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得出表面横裂产生的原因是盘条表面增碳,使盘条近表面形成网状碳化物和块状碳化物异常组织,盘条拉拔变形时在异常组织处形成微裂纹,微裂纹扩展、合并形成宏观裂纹,产生横裂。认为连铸过程中保护渣卷入铸坯是形成盘条表面局部增碳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Q235热轧盘条表面直线条纹缺陷的纵截面和横截面进行观察,分析了直线条纹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直线条纹缺陷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表面直线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冶炼过程中在铸坯内部存在非金属夹杂,可以通过提高钢坯的纯净度、增强铸坯表面质量控制减少直线条纹缺陷。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批中碳钢SWRCH45K盘条冷拉拔后表面出现裂纹、凹坑缺陷,进行了宏观形貌、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和能谱方面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和凹坑处存在氧化物和脱碳等缺陷,说明连铸坯表面在轧制前已存在裂纹、皮下气泡或针孔,并在轧前加热中裂纹内发生氧化和脱碳,经轧制被延伸、氧化造成盘条表面线状发纹和结疤,盘条在随后拉拔过程中,总压缩率较小,遗传到冷拉棒。根据产生原因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改善了盘条冷拉后表面缺陷,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热轧厂带钢边部结疤问题,通过带钢表面检测数据统计,结合实物缺陷宏观形貌观察,将边部结疤分为蝌蚪状结疤、折叠状结疤、坑状结疤及条状结疤4类;对各类结疤取样后进行金相显微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并结合炼钢、热轧生产工艺调查分析,找出了各类结疤的产生原因。通过采取热轧精轧侧导板控制、连铸二次冷却工艺优化、铸坯火焰清理控制及结晶器精度控制等措施,将热轧带钢边部结疤发生率由15.2%降低到0.29%。  相似文献   

14.
高碳钢盘条中心偏析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习元  周勇  吴冬海 《钢铁》2006,41(8):68-72
研究了不同铸坯中心偏析成分在控冷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铸坯中心成分偏析是导致高碳钢盘条中心出现马氏体的主要原因,而马氏体又是导致盘条拉伸出现尖状断口的主要原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不能超过1.12及综合偏析指数小于1.20,才能在控冷过程中不出现中心马氏体;通过降低过热度、实施末端电磁搅拌、轻压下并适当调整盘条控冷工艺等措施,连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由1.18减小到1.10,盘条的中心马氏体、尖断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盘条表面结疤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钢坯出炉轧制前去除氧化铁皮、更换轧辊材质、调整轧制孔型的尺寸设计等措施,控制了线材表面结疤的产生,提高了线材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宣钢X1215硫系易切削钢存在裂纹、结疤、麻点、表面起皮等质量缺陷。对缺陷部位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大颗粒夹杂物和铸坯表面针孔是造成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精炼工艺和准确控制精炼结束时活度氧,提高耐材质量,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宣钢X1215硫系易切削钢存在裂纹、结疤、麻点、表面起皮等质量缺陷。对缺陷部位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大颗粒夹杂物和铸坯表面针孔是造成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精炼工艺和准确控制精炼结束时活度氧,提高耐材质量,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采用水平连铸生产?12mmH65黄铜线坯的工艺。通过对水平连铸时金属凝固过程的深入分析,探索造成线坯铸造缺陷的理论根据,指出:(1)造成线坯空心、中心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铸带和铸造温度过高;(2)高速铸造有利于获得组织均匀、加工性能良好的铸坯;(3)拉—停时间及频率不当是造成线坯表面裂纹、结疤的主要原因。同时从生产实际出发经过理论分析,总结出了水平连铸生产H65黄铜线坯生产工艺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U71Mn 60kg/m重轨钢结疤缺陷宏观和显微特征,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结疤缺陷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表面结疤的形成与铸坯表面形成的裂纹有关,在轧制过程中,降低加热温度和在炉时间降低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轧制过程的压下量也能减少钢轨的脱碳现象,从而阻止结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SWRCH35K盘条冷镦开裂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钢生产的SWRCH35K盘条在冷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分的准确控制、连铸工艺和轧钢工艺的优化分析了生产中影响线材盘条质量和冷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减少盘条表面裂纹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