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研究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吸收电磁波性能,将Ⅲ级粉煤灰掺入水泥净浆中,制成厚度为15~30mm的试样,分别进行吸波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粉煤灰在16GHz附近有一个14.5dB的吸收峰;掺入粉煤灰的水泥净浆,在低频率区1~4GHz范围内,有6~10dB的吸收峰;在高频率区4~18GHz内,一般只有4~6dB的吸收峰.掺量为30%、厚度为30mm的试样在17GHz附近有一个8.5dB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2.
双层吸波材料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与电磁波传播规律,设计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实验表明,匹配层对提高吸收率起着重要作用;需精确控制其吸波剂含量,以实现吸波效果.经测试:4#试样厚度为6mm,测试频段为8-18GHz,最大吸收峰值在14.1GHz(R=-28.14dB),R<-10dB的频宽为6.7GHz;7#试样厚度为5.5mm,最大吸收峰值在9.6GHz(R=-27.48dB),R<10dB的频宽为8.6GHz,R<-15dB的频宽为7.6GHz;8#试样厚度为6mm,最大吸收峰值在16.8GHz(R=-24.24dB),R<-10dB的频宽为8.6Hz.该结果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羰基铁粉复合涂层吸波效果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镍,再将其与羰基铁粉混合制备成吸波涂层,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2~18 GHz内,碳纤维/羰基铁粉吸波涂层,最大吸收峰在5.92 GHz,此时反射率为-8.89 dB,反射率小于-5.00 dB的频宽为9.50 GHz;单层羰基铁粉涂层在相同厚度下,最大吸收峰为7.94 GHz,对应的反射率为-10.36 dB,反射率小于-5.00 dB的频宽为6.90 GHz;碳纤维与羰基铁粉混合后,涂层反射率小于-5.00 dB的频宽增大,有利于吸收雷达波.最后,对碳纤维/羰基铁粉吸波涂层的吸波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e、Zn掺杂锶铁氧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纳米粉晶,再通过原位聚合反应法制备了掺杂锶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用XRD、SEM、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了样品在2~12.4GHz频率范围的微波反射率(R).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于掺杂锶铁氧体粒子表面,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PAn微波吸收性能优良,具有磁损耗和电损耗协同作用.复合样品厚度为3mm时,10GHz频率位置吸收峰值为-28dB,10>dB吸收带宽为4.7GHz.从R随频率变化的曲线趋势看,最佳匹配厚度为2.6mm,吸收峰值接近-40dB,峰值频率高于12.4GHz,>10dB吸收带宽预计达到5.5GHz.  相似文献   

5.
(Ni,Zn,Co)2-W型复合钡铁氧体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NiZnCo)2-W型平面六角晶系复合钡铁氧体,对其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8~12GHz频率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最大吸收量达31dB,10dB带宽1.9GHz,匹配厚度3.82mm.同时比较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碳纤维的掺入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镍铜铁氧体粒子的制备与微波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明春  李国栋 《功能材料》2005,36(2):295-29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镍铜铁氧体粒状材料,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镍铜铁氧体有很好的微波吸收特性,在微波波段有两个吸收峰,较大的吸收峰在 9. 834GHz 处,其值为13.3dB,半峰宽度为3.612GHz。然后,把不同微量稀土铈掺杂到镍铜铁氧体当中,发现适量的稀土铈能提高镍铜铁氧体的吸波性能。较大的吸收峰向高频移动到10.049GHz,其吸收值提高到 21.906dB,半峰宽度展宽为 4.322GHz。镍铜铁氧体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7.
穆武第  许永平  盛德军 《材料导报》2021,35(z2):115-117
基于吸波材料阻抗匹配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尖锥型吸波结构.该吸波结构是由一系列圆锥阵列排布在基板上组成.以尖锥的夹角和在尖锥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方阻为参数,利用数值方法分析得到在尖锥夹角为15°、表面方阻为200Ω/sq时,在较宽频带范围内吸波性能优良.利用设计参数制备得到的尖锥型吸波材料的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在设计参数条件下,吸波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率低于-10 dB的带宽为14.4GHz,反射率低于-20 dB的带宽为13.3 GHz,最强吸收峰在7 GHz处,吸收峰强度为34.2 dB,尖锥型结构吸波材料具有宽频带强吸波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层雷达波吸收平板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阻抗匹配原理与电磁波传播规律,设计了具有阻抗渐变结构的双层吸波材料。研究了以硫化锑作为匹配层填充物,炭粉作为吸收层填充物的双层吸波体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面层硫化锑填充量选定为15%(ω),当底层炭粉填充量为30%(ω)时,试样总厚度为4.0mm,测试频率为8~18GHz,R<-10dB的频宽为7.6GHz,最大吸收峰值在13.8GHz(R=-20.89dB)。当底层炭粉填充量为35%(ω)时,试样总厚度为3.4mm,R<-10dB的频宽为7.2GHz,最大吸收峰值在13.8GHz(R=-15.85dB)。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纳米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纳米磁性颗粒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吸收剂颗粒的微观结构分析研究显示,用该类纳米磁性颗粒吸收剂所制成的微波吸收材料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特性,在厘米波段8~18GHz其吸收率≥10dB,在毫米波段26.5~40GHz其吸收率同样具有≥10dB.将此材料应用于外场,经RCS外场仿真试验结果,同样具有较好的外场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镀镍碳纳米管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54  
用竖式炉流动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外径40nm~70nm,内径7nm~10nm,长度50μm~1000μm,呈直线型,用化学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上了一层均匀的金属镍。碳纳米管吸波涂层在厚度为0.97mm时,在8GHz~18GHz,最大吸收峰在11.4GHz(R=-22.89dB),R<-10dB的频宽为3.0Hz,R<-5dB的频宽为4.7GHz。镀镍碳纳米管吸波涂层在相同厚度下,最大吸收峰在14GHz(R=-11.85dB),R<-10dB的频宽为2.23Hz,R<-5dB的频宽为4.6GHz。碳纳米管表面镀镍后虽然吸收峰值变小,但吸收峰有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是有利的。碳纳米管作为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耗散电流,在周围基体作用下,耗散电流被衰减,从而雷达波能量被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烧结法,按不同配方制备了吸波材料(LiFe)xZn1-2xFe2O4(x=0.1、0.2、0.3、0.4、0.45、0.5),研究了Cr2O3、Al2O3等掺杂对(LiFe)0.45Zn0.1Fe2O4吸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iFe)0.45Zn0.1Fe2O4吸波性能较好,而在(LiFe)0.45Zn0.1Fe2O4中掺入1%的Al2O3对增加-10dB带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对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表面改性法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醋酸改性,用TEM和纳米粒度测试仪对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形貌和粒度表征,用FTIR和XPS对改性后的Fe2O3纳米粒子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TA研究了醋酸改性处理对Fe2O3纳米粒子的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nm,窄粒度分布的Fe2O3纳米粒子,醋酸改性处理改善了Fe2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FTIR和XPS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与醋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DTA结果表明,Fe2O3纳米粒子的醋酸改性能提高Fe2O3纳米粒子的AP热分解催化性能;随着Fe2O3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醋酸改性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M型铁氧体的吸波性能,以硝酸铁、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M型钡铁氧体纳米粉.借助XRD、TG-DTA、SEM、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铁氧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凝胶热分解过程、表面形貌及微波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传输线原理,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材料的最佳匹配厚度.研究表明:所制得的铁氧体为晶相单一的M型钡铁氧体,频率在6~18GHz,预测最佳匹配厚度为0.35cm,最小反射损耗达-13.5dB,反射损耗小于-10dB的带宽为0.7GHz,说明M型钡铁氧体具有电磁波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 The Co2+–Cr3+ ions substituted M-type hexagonal ferrites with composition Sr $$(CoCr)_{x} Fe_{{\left( {12 - 2x} \right)}} O_{19}$$ (...  相似文献   

15.
纳米Fe3O4-聚吡咯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了同时具有导电性和磁性能的Fe3O4-聚吡咯纳米微球的基础上,使用了光电子能谱(XPS)、IR、UV、TGA等手段研究了纳米Fe3O4-聚吡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3O4与聚吡咯基体问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Fe原子3d轨道的空轨道与N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了配位键,正是这种配位键的形成提高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粉末颗粒,以甲醛为还原剂在Ni0.5Zn05Fe2O4颗粒表面进行了化学镀铜,制备了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铜前的Ni0.5Zn0.5Fe2O4颗粒以及镀铜后的复合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对镀铜前的Ni0.5Zn0.5Fe2O4粉体和不同镀铜量的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进行了电磁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镀铜后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明显提高,增重量为65%的Cu/Ni0.5Zn0.5Fe2O4复合粉体在频率为11GHz处反射率可达-12dB左右.  相似文献   

17.
富铁空心微珠电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治勇  王群  周美玲 《功能材料》2006,37(6):877-879
对富铁空心微珠的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富铁空心微珠的粒径、磁选分级性能与材料的电磁参数密切相关,铁氧化物的富集使富铁空心微珠与空心玻璃微珠的电磁参数不同,进而使其具有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60%(体积分数)的富铁空心微珠的吸波性能,在2~18GHz测试频率范围内>5dB的有效频带宽度达到6.6GHz.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酸铁为原料,分别在富氧和无氧气氛中经热处理得到铁氧化物,利用TG技术研究了柠檬酸铁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过程,采用XRD技术研究了不同气氛下柠檬酸铁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产物组分、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柠檬酸铁在空气气氛的热解产物为Fe3O4,提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Fe3O4向α-Fe2O3的转变。然而,柠檬酸铁在无氧气氛的热解产物为Fe3O4与无定形热解炭,增加反应温度和/或延长反应时间会促进Fe3O4向Fe、FeO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Al2O3/(纳米)Fe3Al复合材料位错形貌的TEM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EM对Fe3Al/Al2O3复合材料的位错形貌进行了观测分析,观察到Fe3Al/Al2O3中丰富的位错组态。根据透射电镜观察,引入Fe3Al后,Al2O3晶内产生大量位错,位错多产生于Fe3Al于Al2O3相界面附近,亚界面的形成使基体晶粒再细化,使强度提高。在Fe3Al中观察到超点阵位错,对材料起到"有序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兰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06,20(Z2):164-166,16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粒子,选用柠檬酸铵、白蛋白、PEG200和柠檬酸等作为分散剂,对Fe3O4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粉体含量等对Fe3O4纳米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柠檬酸铵是水溶液中纳米粉体很好的分散剂;电解质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时,溶液分散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用白蛋白分散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Fe3O4粉体含量为40mL标准溶液/100mL溶液,白蛋白添加量为1.6mL.最后采用HRTEM、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铵,柠檬酸铵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单个晶粒粒径约为10nm,制得的磁性液体分散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