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富含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雕刻和绘画是我国古建筑装饰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筑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建筑雕刻技术和绘画作品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内涵和寓意.绚丽多彩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作品是中国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未曾间断,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都鼓楼是明中都城重要附属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大雄伟的鼓楼,其结构精巧,雕刻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建筑艺术的瑰宝。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此背景下,保护明中都鼓楼历史建筑、实施中都鼓楼建筑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勘探、文献调查等方法,对中都鼓楼的形制、建筑材料、构筑工艺、图文雕饰等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分析明中都鼓楼建筑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建筑文化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对促成徽州建筑木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论述,系统分析了明清徽州建筑木雕在雕刻部位、题材内容、雕刻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演变,旨在探寻传统徽州建筑木雕与现代建筑创作的契合点,为现代建筑创作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于建筑艺术而言,装饰的现象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中古老,广泛,含义深刻的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特征,论述了建筑装饰一方面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震憾力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装饰的存在及其所产生的特定的形式秩序,揭示了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内涵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之美、寂静之美及伦理色彩,指出其间所蕴含的理性文化传统的审美逻辑心理,为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传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在很多方面合而不同,通过对中日传统建筑在形象、布局、间意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日本传统建筑具有:建筑形象简洁、建筑布局讲究不对称、强调象性的园林以及在空间上的精神性等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在于,与国文化的礼与乐及回归儒道的禅宗的实用主义思想不同的讲究物哀与真实及突显禅的本质的日本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哲学的辩证思维,异彩纷呈。其中阴阳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体现十分全面。基于对山水自然环境的追求,建筑高低俯仰的布局,静动互释的变化,相互渗透的情调,兼容并蓄的发展,体现着建筑自身的自然性、秩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本文为探求中国建筑发展的理论对以上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艺术进行探讨,认为古建筑形式不是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整合、融合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留给我们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清真寺建筑既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通过对比研究中国著名清真寺建筑,总结了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建筑特色,可以为清真寺建筑的修复、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虚拟技术结合JAVA平台设计出一种陶瓷雕塑系统,此系统包含模板管理、草图管理、规范管理,为设计和测试模块提供基础数据.对基于虚拟技术的陶瓷塑像流程进行了虚拟化,提出了从现有3D制作工作如CAD等计算机软件导入模板的管理思想,并对陶瓷雕塑的设计规范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雕塑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与园林的结合由来已久.回顾了雕塑公园在西方国家产生的背景,对国内外雕塑公园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其建设方式可以分为3种类型,并总结出雕塑公园在空间、地形、道路和种植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为我国雕塑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环境雕塑是不同于架上造型艺术的另一个概念 ,它的创作题材、环境、视觉规律均受到一定的限制。环境雕塑体现的是环境与雕塑的和谐 ,环境中的雕塑应是符合人的审美要求 ,在特定的环境状态中起到丰富空间、增加文化内涵和渗透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充分利用环境空间的收容性 ,创作出接纳适应空间的雕塑 ,这对于改善客观环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共雕塑艺术的出现,"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已经变得越发狭隘,其内涵发展到了已经不能对原有概念进行容纳。如今将其界定为"环境雕塑"更为恰当和准确。着重论述作为在大众文化和群众艺术背景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雕塑,指出其取代城市雕塑的原因和其需要公共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受众群体特征、校园自然环境三方面具体分析校园雕塑造型语意传达的要求,并提出高校校园雕塑要具有鲜明的、艺术性的造型语意总体特征,在高校特定环境中易于形成情感激励。  相似文献   

16.
以陕北神木大保当画像石为立足点,分析和整理其雕刻手法及技艺,并对其雕刻技艺所表现出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更为全面且多样的自身风貌,以期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在当今的建筑形体塑造中运用雕塑艺术的手法是设计中的一大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工业化、国际时尚的几何形体美;表现曲面形体构成的自由美;运用反形式美学理念追求的残缺美.我们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是试图从与建筑相邻近的艺术语言中寻求新的突破点,试图从纯净的建筑构成元素的表观上来看建筑的形体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市雕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概述长春城市雕塑发展历程,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未来长春城市雕塑的建设与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雕塑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之一,宗教雕塑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宗教雕塑注重写实,中国宗教雕塑注重写意;西方宗教雕塑真实生动、细致入微,中国宗教雕塑整体概括、气势恢宏。中西方宗教雕塑不同视觉风格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原因。就内因而言,是宇宙观、审美心理、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外因而言,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安放环境、外来文化、材料及处理等不同。追溯中西方宗教雕塑视觉风格的成因将有助于中西方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当代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设计心理,设计了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概念、百分比制、城雕的分类与材料学的运用,阐述了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在当今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