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克服传统的谱聚类算法求解normalized cut彩色图像分割时,分割效果差、算法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鱼群算法优化normalized cut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先对图像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预处理,然后用鱼群优化算法替代谱聚类算法求解Ncut的最小值,最后通过最优个体鱼得到分割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耗时少,且分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对谱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改进,即引入加速均值算法替换原算法中的k均值算法,得出加速谱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将改进算法应用于微软剑桥研究院Grab cut数据集中的5幅实验图像,结果显示:在平均区域一致性评价不降低的前提下,改进算法完成分割所花费的平均时间比改进前可缩短58%.  相似文献   

3.
谱聚类集成的淋巴结超声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低信噪比的超声图像进行有效分割,提出一种谱聚类集成的超声图像分割算法.首先用改进的全变差去噪模型对超声图像进行有效的去噪;然后用聚类集成的方法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基聚类器采用K均值算法,集成采用改进的谱聚类算法;最后用K均值算法对谱聚类集成的结果进行再次聚类,得到最终的集成聚类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较,该算法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分辨率天文图像中的星点聚类研究中存在的 2 个问题:①天文图像的分辨率 较高,且图像处理速度较慢;②选取何种聚类算法对天文图像中的星点进行聚类分析效果较好。 在研究中,问题 1 采用图像分块的方法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问题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K 均值聚 类算法,以解决传统的 K 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易受到 k 值和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择影响的问 题。该算法首先在用 K 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初步聚类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 k 值,其次用层次聚类 对数据聚类确定初始聚类中心,最后在此基础上再采用 K 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通过 MATLAB 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聚类结果与效率优于其他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方法采用聚类前随机选择聚类个数K而导致的聚类结果不理想的问题,结合空间中的层次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层次K均值聚类算法。该方法通过初步聚类,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结果,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细层次的聚类,如此迭代执行,从而生成一棵层次型K均值聚类树,在该树形结构上可以自动地选择聚类的个数。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方法相比,提出的改进的层次聚类方法的确能够取得较优秀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SSKM算法的遥感图像半监督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利  曹君 《遥感信息》2010,(2):8-11
半监督聚类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方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性能,但是,它们绝大多数都需要有完整的先验信息,即对于所有的样本类别,都需要有至少一个标签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信息的遥感图像半监督聚类方法——SSKM聚类算法,算法利用部分样本类别的先验信息,辅助遥感图像聚类。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K均值聚类,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遥感图像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近邻传播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数据规模急剧增长,大规模数据处理非常具有挑战性.许多并行算法已被提出,如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K平均聚类算法、分布式谱聚类算法等.近邻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能克服K平均聚类算法的局限性,但是处理海量数据性能不高.为有效实现海量数据聚类,提出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近邻传播聚类算法——DisAP.该算法先将数据点随机划分为规模相近的子集,并行地用AP聚类算法稀疏化各子集,然后融合各子集稀疏化后的数据再次进行AP聚类,由此产生的聚类代表作为所有数据点的聚类中心.在人工合成数据、人脸图像数据、IRIS数据以及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DisAP算法对数据规模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保持AP聚类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缩减聚类时间.  相似文献   

8.
提出融合K均值与改进磷虾群算法的多目标文本聚类算法。利用K均值的局部快速寻优和改进磷虾群的全局搜索能力,以K均值聚类解作为改进磷虾群的初始种群,引入遗传交叉和变异改善个体多样性,提升全局搜索能力;通过磷虾种群的诱导运动、觅食运动和随机扩散进行位置更新,引入余弦相似度和欧氏距离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评估磷虾位置优劣,搜索全局最优解。通过基准数据集实验确定磷虾群算法的关键参数,进行系统聚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类指标上表现更佳,聚类准确性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指定K个聚类的多均值聚类算法在K-均值算法的基础上设置了多个次类,以改善K-均值算法在非凸数据集上的劣势,并将多均值聚类问题形式化为优化问题,可以得到更优的聚类效果。但是该算法对初始原型敏感,且随机选取原型的方式使聚类结果不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稳定的K-多均值聚类算法,并对该算法的复杂度与收敛性进行了简要讨论。该算法先基于数据样本的最邻近关系构造图,根据图的连通分支将数据分为若干组,取每组数据的均值点作为初始原型,再用交替迭代的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后的聚类结果。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更稳定更优越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流形上的非线性判别K均值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丽平  周雪燕  詹宇斌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247-3251
为提高具有流形结构的高维数据的聚类性能,提出非线性判别K均值聚类算法(NDisKmeans)。该方法通过引入流形上的谱正则化技术,将数据的低维嵌入表示成数据流形上平滑函数的线性组合,然后通过最大化低维空间中聚类类间的散度与总体散度的比值,来实现对高维数据的聚类。还设计了一种收敛的迭代求解方法来求解最优组合系数矩阵和聚类赋值矩阵。NDisKmeans方法由于考虑了数据的流形结构,克服了判别K均值算法中线性映射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对高维数据聚类的性能。最后在数据集上的广泛实验表明,NDisKmeans方法能有效实现对高维数据的聚类。  相似文献   

11.
Zilan   《Neurocomputing》2009,72(13-15):3399
In this note, we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discriminant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2D-DLPP) proposed in the paper [R. Zhi, Q. Rua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iscriminant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Neurocomputing 71 (2008) 1730–1734] is not very sound. The rigorous version is thus given. We also point out that 2D-DLPP can be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riminant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DLPP).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已有的掌纹识别方法和特征提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掌纹识别算法——直接监督保局投影(DSLPP)。该算法在传统的保局投影(LPP)算法中加入类别信息,同时对角化XLX T和XDX T,可以直接达到保局投影算法的最优准则,并且无须在原始高维数据(如原始图像)上先进行任何特征提取或降维处理。在PolyU 掌纹库中进行实验,与Eigenpalm、Fisherpalm和LPP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率;当掌纹库中图像总数为600张,共100人,每人用5张掌纹图像作为训练样本,1张掌纹图像作为  相似文献   

13.
完备鉴别保局投影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充分利用保局总体散布主元空间内的鉴别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提出了一种完备鉴别保局投影(complete discriminant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简称CDLPP)人脸识别算法.鉴于Fisher鉴别分析和保局投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人脸识别,完备鉴别保局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简称LPP)算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了保局类内散布、类间散布和总体散布的主元空间和零空间内包含的鉴别信息.该算法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去除了不含任何鉴别信息的保局总体散布的零空间;分别在保局类内散布的主元空间和零空间提取规则鉴别特征和不规则鉴别特征;用串联的方式在特征层融合规则鉴别特征和不规则鉴别特征形成完备的鉴别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在ORL库、FERET子库和PIE子库上的大量识别实验充分表明了完备鉴别保局投影算法的性能优于线性鉴别分析、保局投影和鉴别保局投影等现有的子空间人脸识别算法,验证了算法的有 效性.  相似文献   

14.
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能否有效地提取判别特征是决定人脸识别算法好坏的关键。一般的人脸识别算法都是基于图像向量的,需要将2维人脸图像压缩成1维向量,这不仅破坏了像素之间原有的空间结构关系,而且转换后的向量维数过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图像矩阵的人脸识别算法——2维保局投影算法。由于该算法是在保局投影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使其可以直接面向2维图像矩阵进行处理,同时在构建相似矩阵的时候引入了样本类别信息,因而可有效地提取人脸图片的2维判别特征。另外还采用最小近邻分类器估算识别率。在AT&T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Eigenface、Fisherface以及Laplacianface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面向酉子空间的二维判别保局投影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局投影算法(LPP)在人脸识别中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但它是一种非监督学习,并且在具体实现时需要把图像转换为向量,破坏了图像的像素结构,这显然不利于模式识别。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酉子空间的二维判别保局算法,不仅在判别保局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类别信息,而且直接在灰度矩阵上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二维保局投影。该方法构造酉空间上的复向量后再运用线性判别分析提取特征。在ORL、Yale和XJTU人脸库中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识别率比传统的2DLDA和2DLPP等方法提高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年来提出的局部保留映射(LPP)算法和判别局部保留映射(DLPP)算法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并完成了基于LPP和DLPP算法在掌纹识别中识别结果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对基于这两种算法的掌纹识别方法给予数据支持,而且说明DLLP算法要优于LPP算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LPP) algorithm for image recognition, namely, the direct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DLPP), which directly optimizes locality preserving criterion on high-dimensional raw images data via simultaneous diagonalization, without any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preprocessing. Our algorithm is a direct and 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 LPP.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PolyU palmprint database and ORL face database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局部和判别特性的降维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LPP和LDA的降维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LPP能保持局部邻近关系属性,还考虑了LDA能使降维后的数据更易于分类属性,并且该算法是线性的,很容易将新样本映射到目标空间。在人脸识别中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据信息的特征提取和降维问题, 提出一种局部保持最大方差投影 (Locality preserving maximum varianceprojections, LPMVP) 新算法. 该算法综合考虑了主元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projections, LPP)算法的优点和不足, 提出了新的优化目标, 使投影得到的低维空间不仅和原始变量空间有相似的局部近邻结构, 而且有相似的整体结构, 因而可以包含更多的特征信息. 在此基础上, 本文使用LPMVP算法把原始变量空间划分为特征空间和残差空间, 分别构造了T2和SPE统计量对过程进行监测, 建立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方法. 通过数值例子以及TE过程的仿真研究, 表明了LPMVP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数据信息, 同时也体现了较强的故障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Schur分解的正交鉴别局部保持投影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处理人脸的识别问题。最近,许多流形学习算法被提出并且成功地应用于人脸识别当中。这些流形学习方法能够保持人脸图像数据的局部结构,同时,还可以发现人脸的非线性结构。在这些流形学习方法中,局部保持投影方法(LPP)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LPP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Schur分解的正交鉴别局部保持投影方法(ODLPPS)。与LPP方法相比,ODLPPS 把类间散度与类内散度之差的信息融入到LPP的目标函数中并且获得了正交的基向量。在ORL和Yale 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一些已经存在的方法,如eigenface,Fisherface,LPP 和orthogonal LPP(OL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