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浇楼盖板对RC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梁端抗弯承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文章综合考虑节点类型、边界条件、侧向变形量、直交梁刚度、加载机制、板的厚度、板的配筋量以及板筋的布置等因素来确定梁端有效翼缘,提出考虑板筋承载力的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对比,提出的改进公式可以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讨论了建筑结构的普遍模型,然后针对在强震作用下的钢筋砼框架结构提出了以残余能量吸收能力为指标的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计算,分析了在强震作用下钢筋砼框架结构的损伤历程,探讨了结构破坏过程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3.
《四川建材》2016,(2):40-41
针对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彼此作用的受力特点以及框填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点,提出填充墙的三种力学模型,并根据其建立三个不同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来对三个力学模型进行抗震性能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弹性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等效斜撑模型与框填砌体剪力墙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填充墙的参与使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效应发生了改变,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爆炸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作用的特点来分析爆炸荷载对结构的影响与地震作用对结构影响的区别,对抗震与抗连续倒塌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抗倒塌不同于抗震,结构抗震设计的有益作用并不能取代抗倒塌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多层多跨RC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梁柱连接的抗侧刚度的计算方法,以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D值法和结构力学的位移法为基础推导出了RC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进入非线性阶段的半刚性连接抗侧刚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为提高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一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振动台实验模型弹性阶段的动力模态进行了分析,并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结果表明,利用ANSYS软件建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是可行的,并能得到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显式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了一个四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施加爆炸荷载,在爆炸荷载仅引起结构关键柱失效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比例距离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倒塌过程;同时采用美国国防部2009年出台的建筑物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UFC 4-023-03中推荐使用的替代传力路径法对相同的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连续倒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上述数值分析结果,揭示了UFC 4-023-03规范推荐使用的替代传力路径分析方法的不足,进而对考虑爆炸荷载作用的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设计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设想。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爆炸荷载放大系数来考虑爆炸荷载作用的影响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采用ANSYS软件对3个单层单跨开洞率不同的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水平荷载试验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由分析结果可得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用同样的模拟方法,对5个单层双跨不同填充墙高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充墙高度的增大,填充墙框架结构侧移刚度和水平承载力显著提高,结构延性相对降低;框架结构开裂荷载有所提高,但框架柱原有的"强剪弱弯"性能可能改变,出现箍筋先于纵筋屈服的不利情况;框架柱上段剪力值比原纯框架柱有明显增大,各跨墙高不等时,增幅更大;按照现行结构设计方法,框架柱正截面和框架梁弯、剪承载力设计是安全的,但是框架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设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理论,运用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结构分析软件NosaCad,建立框架结构空间三维杆系模型和平面杆系模型,并分别在双向地震波和单向地震波作用下对框架结构进行弹塑性反应分析,获得各层层间位移角和顶层水平位移时程曲线,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模型的计算,得到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铰的先后顺序以及结构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中混凝土应变率进行了分析,将梁、柱的弹塑性在应力-应变层次上进行模拟;研究了多维地震输入下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同一地震波不同峰值加速度下钢筋混凝土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应变率相关性,对比分析了考虑应变率与未考虑应变率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框架柱的应变率明显大于框架梁,并且上部构件的应变率小于下部构件,构件跨中截面的应变率小于端部截面;考虑应变率效应时结构的位移反应、基底剪力和弯矩发生改变,峰值加速度较大的地震波作用下应变率效应更为显著,应变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强震下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应适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复杂截面RC空间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异形柱的截面形状与墙身一致,避免了结构柱在建筑平面中的外凸,增加了建筑可用面积,近年来在结构设计中应用日益广泛.文中运用自编的基于纤维模型柔度法非线性分析程序,对3座底层抽柱的异形柱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进行了程序分析,并从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两个方面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骨架曲线计算与试验值吻合得很好,验证了基于纤维模型有限单元柔度法非线性分析程序适用于空间框架,而且对于抽柱的不规则结构也适用.  相似文献   

12.
中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安全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上的主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目标基本可以分为功能设计和安全设计,采用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确定抗震设防目标。比较各主要规范可以发现,我国的结构抗震变形验算标准偏低,特别是自振周期较短和延性较小的结构,我国规范的构件抗震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小,结构的抗震设计安全度水准偏低。修编后的抗震规范对抗震安全度的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榀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采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非线性Nlink单元来模拟梁和柱两端的塑性角,其中柱铰单元采用纤维PMM铰,梁铰单元设置弯矩铰。分别指定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顶点位移角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并定义了相应的破坏状态。输入8条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易损性曲线。该方法可为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施工图审查中存在的大量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总结并探讨了RC框架填充墙的计算模型。砌体填充墙计算模型主要包括斜压杆模型、匀质化连续有限元模型及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及实例验证表明,填充墙采用匀质化连续模型,墙-框截面采用界面单元模型计算,能较好地评价RC填充墙框架的性能,应用于实际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框架柱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总结,提出了框架柱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给出了看法和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破坏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建筑物倒塌破坏的系统性和不确定性,对比了不同的倒塌破坏准则和倒塌破坏分析方法,给出了建筑物倒塌的临界状态定义。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倒塌破坏准则无法准确定义结构的倒塌破坏;时程分析法更为精确,且较少地引入了地震动随机性影响,更适于结构倒塌研究;建议的倒塌破坏区间能够更好地反映倒塌破坏特性;塑性变形集中是框架倒塌的主要原因,应重视柱端塑性铰发育导致的结构整体性能退化;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定量研究建筑结构的倒塌破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 RC框架弹塑性模型 ,利用逐步迭代法分析了 RC框架内力位移的弹塑性变化过程 ,并编制了相应的内力位移分析及演示程序 ,结果符合内力位移的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19.
带X型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抵抗超设防烈度地震的能力,研究了在框架中合理设置支撑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8层框架工程为背景,对3种不同的结构方案——无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带X型钢管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带X型钢管混凝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合理设置支撑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抗侧刚度,增大结构耗能能力和抗震能力,减小结构顶点侧移和层间侧移;不同材料的支撑起到的抗震效果也不相同,对于本文分析模型,合理设置钢管混凝土支撑起到的抗震效果比设置钢管支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汶川县威州镇一幢既有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现有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安全水平.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设定的设防烈度及地震水平,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该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依据该模型确定结构地震易损性水平,建立继续使用、严重破坏和倒塌3种状态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以此研究汶川县此类结构设计的抗震安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不同抗震设防等级关于房屋破坏和倒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