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光丙纶BCF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子坡 《合成纤维》1998,27(6):40-43
本文根据引进设备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介绍了通过确定消光剂的添加量、改进设备、调整工艺,研制成功了有市场需求潜力的消光丙纶BCF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丙纶BCF在热空气变形时的传热情况。对变形管内丝温的理论计算表明:变形管内丝表面和丝芯温度均以相似的规律——近似指数规律变化,丝在变形管内所达到的温度,超过了丝的软化点而低于丝的熔点。另外,还研究了经BCF变形后丙纶部分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丙纶BCF生产设备及工艺改进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引进设备的特点 ,通过改装上油装置 ,增加混丝罗拉 ,调整切丝器位置 ,改进网络方式 ,生产出清晰分色型丙纶 BCF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通过增大变形喷嘴的进气孔、后锥角和孔截面积,从而增加并且改善了喷气流量。由此生产的丙纶BCF长丝的卷曲性能和膨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纤维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断头率降低,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  相似文献   

5.
为使丙纶膨体变形丝(BCF)的关键指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适应生产高档地毯的要求,通过优化纺丝温度、牵伸倍数、牵伸温度及改进喷丝板结构,使最终制得的BCF的强度、热卷曲伸长率、沸水收缩率分别达到2.2 cN/dtex、35%、1.8%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通过增大变形喷嘴的进气孔、后锥角和喷气孔截面积,从而增加并且改善了喷气流量。由此生产的丙纶BCF 长丝的卷曲性能和膨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纤维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断头率降低,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提高丙纶BCF断裂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注塑级聚丙烯切片并添加降温母粒的方法在进口设备上生产丙纶BCF。生产中适当调整降温母粒添加比例,提高纺丝箱体温度,优化冷却条件和拉伸工艺,生产出的丙纶BCF断裂强度可达1.70~1.90cN/dtex。  相似文献   

8.
<正>奥地利SML兰精机械有限公司,凭借着在紧凑型长丝纺丝机领域的成功经验,在生产高变形度、高卷曲稳定性和低收缩率BCF单色长丝生产线的基础上,三年前已经开发出新一代丙纶BCF  相似文献   

9.
孟祥玖 《北京化纤》1995,(4):11-12,22
本文介绍了对从意大利Filtew公司引进的丙纶FDY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生产丙纶BCF的经验。即在原丙纶FDY专用纺丝机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变形,网络,塞鼓及相应的附属设备和控制系统,使之符合生产丙纶BCF的要求,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丙纶BCF纺丝机的关键部位-卷绕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重点对卷绕机经常出现的机械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阙宪旦  孙珏 《合成纤维》1993,22(2):41-44,47
从工艺、设备及操作各方面对改善烟用聚丙烯丝束的卷曲性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认为减小卷曲轮宽度,将卷曲刀口修正为R=1.5~2.0mm的半圆弧,选择适合的卷曲箱长度和高度以及卷曲速度和压力等措施的实施,能使丝束的卷曲性能,特别是卷曲弹性和回复适合烟滤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邢宝  谢德民 《合成纤维》1997,26(2):43-46
本文对在日本村田公司33H型双喂入拉伸假捻变形机上开发生产涤纶复合竹节丝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所用原丝的选择要点。  相似文献   

13.
陈钟礼 《合成纤维》1990,19(4):35-39
本文主要叙述了空气压力、变形速度、超喂率、稳定性伸长率及喷嘴类型等工艺参数及原丝材料、单丝纤度及丝条总纤度等原丝参数对喷气变形丝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涤纶细旦DTY和细旦DTY网络丝的试验,探讨了影响细旦POY后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认为在 SDS-800A 假捻机上加工涤纶细旦变形丝是可行的.对假捻器摩擦盘进行试验证实聚氨酯(PU)盘对加工细旦丝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改善聚丙烯抗紫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纳米TiO2、SiO2为添加剂,利用它们能吸收、反射紫外线的特性,使之与聚丙烯(PP)共混,赋予PP抗紫外线性能。延长了PP的使用寿命。通过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度测定和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加入纳米材料的PP试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PP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提高复合材料胶接质量稳定性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裴秀娟  许霞 《中国陶瓷》2005,41(1):24-27,15
论述了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系列验证试验确定出获得理想发光性能的蓄光性荧光陶瓷制品的最佳工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异染型涤纶竹节丝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分析了异染原理,讨论了纺丝侧吹风、后拉伸倍数、拉伸罗拉绕丝圈数、拉伸温度、定型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成品品质与异染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革  杨为 《合成纤维》2000,29(6):34-35
介绍采用POY-DTY工艺路线生产双捻向低弹网络丝的生产技术。讨论了对拉伸、假捻及异捻合股、网络等生产工艺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