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太原西山煤矿集中开采区为例,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西山矿区浅层煤炭资源开采的逐步枯竭和开采技术水平的完善,煤炭开采在向下煤组延深的同时,强度也不断增大。浅中层地下水逐渐被疏干,深层岩溶水因采煤排水转化为矿坑水,岩溶大泉的补给量随之减少,而矿坑突水又增大了岩溶泉域的排泄量,造成岩溶泉水位的降低甚至泉水的断流。在采空区,地表径流通过因采煤而造成的裂缝与塌陷地带,大量渗漏入矿井中,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减少,改变了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系统的补排关系。采煤产生的酸性矿坑水及固体废弃物随着地下水而迁移,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难度加大。老窑水的存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采煤引发的自然灾害在晋中地区有如下几个方面。采煤漏水使浅中层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变形达1952km ̄2,其中地面沉陷有59km ̄2。采煤矿坑全地区年排水量2810万m ̄3,矿坑水96.6%的总硬度和51.4%的矿化度超标。由于采煤漏水使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异。诱发旱灾频率增加,如60年代前旱年频率为47%,70年代增为68%,80年代增为75%。由于地面变形和沉陷,使全区355处泉水枯竭,187眼农用水井报废,173项水利工程破坏,其经济损失达5200万元。煤炭工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工业,在其发展的同时,要妥善合理地解决与开发水资源及环境间的矛盾;建议:作好矿坑水的综合利用规划,减少排放量,改掘井短壁式采煤为长壁式采煤,建造注浆帷幕。  相似文献   

3.
分析邢台市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质污染现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原则,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能源基地建设发展,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变化、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主要有:山西以煤电为主的超重型经济结构决定了污染类型、强度和规模,属高能耗高水耗的重污染型结构;煤在能源消耗中占95%以上,年排放CO_2>100万t,6个城市均有酸雨现象,用水量迅速增长,全省地下水年开采达31.3亿m ̄3。占总用水量的57.5%,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泉水衰减,有的干枯,煤矿开采,全省矿坑水年排放量达2.6亿t,含水层遭到破坏,水质污染。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在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时要有发展经济和保护水环境融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制订合理征收煤电和矿石资源开发水环境治理补偿费用条例,编制区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规划,要考虑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广西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近10年来广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时间变化趋势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水污染问题,并对广西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鑫 《山西水利》2008,24(4):26-27
简要介绍了忻州市采煤现状,分析了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论述了采煤对矿区过境、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煤炭和水共存于地下岩层中,煤矿开采致使地表水、地下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引起人、畜吃水困难等。在调查分析太原市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特点等的基础上,提出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开采对岩溶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太原市西山某煤矿为例,综合采用硫、锶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法,研究了岩溶地下水中同位素的主要来源和同位素演化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分析计算了矿坑水和矿区裂隙水中岩溶水的混合比例,定量评估了煤矿开采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量。结果表明:西山某煤矿矿坑水中岩溶水(含地表水)的比例为51%,裂隙水中岩溶水(含地表水)的比例为60%,据此计算得出煤矿开采影响岩溶地下水量为129.5万m3/a。  相似文献   

9.
浅谈采煤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荣 《山西水利》2006,22(5):43-44,48
大同市煤炭开采已有1500年的历史,长期的煤炭开采已对水环境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从地下水、地表水、地质灾害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大同市采煤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矿坑水综合利用和防治措施,即建立环境评价制度、环境补偿制度、自源头治理制度、中水回用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新疆鄯善县山南三乡一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并网改造工程,供水规模5486.26m3/d,供水总人口58176人,根据该区域的水资源的情况,针对地下水、泉水和地表水进行调查、分析和论证,由于该区域为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量不足且地下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工程取水需要,故本工程选择取水水源为色尔克甫沟的地表水,并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1.
郑连科 《水资源研究》1996,17(2):47-48,6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以商丘为例,探讨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水体污染的原因及水 危害性,并提出了切实 可行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占荣  刘花台  朱延华 《水利学报》2001,32(6):0037-0041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水循环特点、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了西北地区多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提高社会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认识,适度增大地下水开采;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一态环境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相互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涵养相结合;加强西北地区地下水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川老河坝磷矿区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老河坝磷矿区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Piper三线图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水化学特征,采用熵权密切值法对矿区地表水、地下水和矿坑水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指标在不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浓度含量与统计特征,但水化学类型较稳定,为HCO3-Ca.Mg型或HCO3-Ca型水,表现出典型的补给区水化学类型。水质综合评价表明矿区现状水质达到良好-优良级别,适于饮用,建议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矿区供水水源。但在矿山开采后,矿区水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治矿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煤矿坑排水对水资源影响而诱发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河流、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与破坏,而使大面积地表变形、裂缝、沉陷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济南市降水量仍属偏枯年,降水量比2000年偏少近200mm,在这种情况下,停喷926天的泉水却奇迹般地恢复喷涌。对泉水复喷的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济南市泉水复喷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济南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济南市水资源管理交给水利部门一家,从而解决了多年解决不了的水资源开发秩序混乱,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使用不合理,地下水严重超采等问题,最终使泉水得以复喷。 1 水资源统一管理,解决了水资源开发秩序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煤炭储量丰富,质地优良。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变形、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选采煤历史悠久、环境问题突出的市郊前山矿区作为典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研讨,提出相应对策,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控制采煤引起河川径流量锐减、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重要抓手。针对煤矿开采对黄河河川径流量及区域水资源影响的机理,从野外补充观测及数据采集、地表沉陷对地表水的影响论证、导水裂隙带发育对地表水及潜水影响论证、采煤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论证四个方面,提出了煤矿开采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取水影响论证的总体框架和论证方法,可为煤矿开采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及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戚俊 《山东水利》2022,(5):93-94
淄川区是淄博市的煤炭主产地,区域煤矿关闭并停止排水后,引起矿坑及矿井水位上升。由于井坑封堵不到位,优质地下水、地表水被矿坑水串层污染。本文系统分析了防治矿坑水污染及优化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排供结合、配置利用、有效保护”的对策,以期实现区域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水资源保护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海河流域水污染源、污染源治理、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等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揭示了流域重要水域水资源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流域水污染特点,提出了近阶段防治流域水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君 《山西水利》2011,27(9):7-8,52
从地表水、地下水、农村居民用水、固体废物等四方面研究了煤矿开采对神头泉水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矿坑水和生活污水的再利用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将煤矿开采对泉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切实保证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