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出钻孔倾斜仪是一种测定钻孔深部位移的原位监测仪器,在堆积体变形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监测成果,认为该堆积体的变形机制为蠕滑—拉裂型,地震后,堆积体并未失稳,表明堆积体有吸收强地震能量的能力,但地震会使堆积体的变形更为明显,开挖堆积体形成的边坡仍然需要强有力的支护。  相似文献   

2.
三峡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场变形实测资料,就三峡永久船闸开挖结束1a多来边坡岩体的总体变形特征进行了总结。对开挖与变形发展的关系、卸荷影响范围与变形深度地质结构与变形量大小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对边坡岩体的蠕变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储文静 《山西建筑》2011,37(12):91-92
简要介绍了钻孔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把钻探成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照,可以明显的得到滑动面的分布情况,并可以对滑体滑动机制作出某种程度的判断,为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说明了测斜仪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三峡永久船闸施工期及运行期深部岩体的变形及地应力变化特征,利用已有的8#勘探平洞,预埋多点位移计及地应力监测传感器,实施了近10 a的中隔墩岩体变形全过程及3 a施工期岩体地应力变化监测。根据深部岩体变形监测结果,对船闸施工期间及通航以来中隔墩岩体的变形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地应力变化监测成果,研究了实测的岩体应力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变形值反演结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岩体非均质性研究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地下空间及矿产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时准确地评价页岩储层岩体的非均质性,将钻孔过程监测(Drilling Process Monitoring, DPM)引入铜川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的现场勘察钻孔试验中,分别监测了钻头转速、钻杆前推压力、钻杆回撤压力、动力头位置4个参数,利用DPM钻进速率参数从多尺度对页岩岩体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刻画。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PM钻进速率与岩石可钻性、岩体完整性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体地,储层尺度上,DPM钻进速率的变化可反映出储层岩性的变化,DPM钻进速率可定量地评价岩石的可钻性;岩心尺度上,DPM钻进速率的变化可定性地反映出岩芯的完整程度,但在≤100 mm完整岩芯上的钻进速率并不能有效反映出纹层岩性的变化。进一步地,纹层尺度上,>100 mm厚度页岩纹层的纯钻过程位移曲线可被较好地进行线性拟合,而100 mm以下,泥岩、粉砂岩及凝灰岩纹层的纯钻过程位移曲线线性拟合性较差。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DPM对岩体非均质性的划分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永久船闸高边坡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监测设计的基本原则;针对三峡船闸高边坡中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最后给出了具体的监测部位(断面)及监测项目和仪器的优化布置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能相互协调,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山区公路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深部位移监测基本原理和监测结果,并与在滑坡勘察中探井勘察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深部位移监测在滑坡勘察中判断滑动面的位置与采取井探进行实际开挖印证取得的勘察效果一致,深部位移监测在滑坡勘察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可以代替原有探井较为直接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在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监测结构深层、内部的变形,及时预报结构失稳的部位,对围护结构稳定性预测尤为重要.通过某地下车库围护结构(基坑)监测表明,采用钻孔侧向位移监测,可以揭示围护结构内部岩土变形状况,从而达到对围护结构稳定性进行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钻孔测斜仪在基坑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山西建筑》2009,35(24):93-94
介绍了钻孔测斜管的安装及钻孔测斜仪的监测过程,通过工程实例,发现并概括了测量过程中一些容易产生误差的操作,并做出了相应改进,从而提高基坑监测的准确性,确保基坑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DDA数值方法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倾倒是岩质边坡失稳的典型破坏形式之一,而常规的滑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不适宜用于这类边坡的稳定分析。长期以来,Hoek和Bray著《岩石边坡工程》中介绍的Goodman和Bray提出的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分析方法(以下简称G-B法),一直是研究这类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其合理性仍有待验证。采用当前国际上发展的一种最新数值分析方法一非连续变形分析(DDA),结合一典型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对倾倒破坏的失稳变形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采用G-B法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显式拉格朗日差分分析在岩石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0,自引:7,他引:60  
显式拉格朗日有限差分分析是用于模拟由岩土体及其它材料组成的结构体在达到屈服极限后的变形破坏行为的一种新型的数值分析方法。在简要介绍这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该数值方法分析了某水电工程引水洞进水口开挖边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同时,对该工程的锚索加固处理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实践表明,显式拉格朗日分析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面比常规稳定性评价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二滩水电站二号尾水渠内侧边坡稳定监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论述二滩水电站二号尾水渠自施工开挖以来近6a在内侧边坡埋设仪器长期监测的成果,着重分析了多点位移计的实测资料,探讨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边坡蠕滑机制及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某沿海高速路堑石质边坡绿化工程为实例,阐述了TBS绿化防护这项新技术在石质边坡防护上的防护机理及技术特点,对其施工流程及控制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得出了TBS绿化技术对比传统的浆砌护面、喷射混凝土边坡防护具有更好的绿化效果,可以恢复因工程施工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可提高行车舒适度等结论。对国内类似项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BP网络在岩质边坡稳定性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神经网络理论中的BP算法进行综合改进,并将其运用于岩质边坡稳定性评判,建立了评判模型。结合表明改进的BP网络性能良好,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电工程岩体安全监测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电工程岩体安全监测的对象主要有大坝岩基、地下洞室围岩、人工边坡和天然滑坡等。岩体监测是认识工程岩体性状及其稳定性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岩体安全监测从监测思想到监测技术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简要回顾了这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激光测距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测距系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信息中转来完成对边坡工程的全自动化监测,相较于传统的边坡工程监测仪器,其在精度、成本和稳定性上均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在分析激光测距系统的原理基础上,对其测量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某高速公路1#边坡的定点监测。通过将其数据与同时期工作的全站仪的比较,表明激光测距系统适用于边坡工程的长期定点监测。  相似文献   

18.
岩石边坡工程块体系统稳定性预测、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工程地质的岩体结构控制观点及“突破”观点,岩石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往往由其中的块体分布及其稳定状态所控制,因此,及时确定与实时控制这些块体系统的稳定性就十分重要。为此,以某大型岩石高边坡为例,在分析该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尤其是结构面分布特征基础上,首先,采用块体理论分析了该复杂岩石边坡工程块体系统的分布规律,找出了控制该大型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块体的位置、规模及开挖后的稳定性系数,并据此指导优化岩石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布置与加固控制;其次,根据监测信息对块体系统加固前后的受力及稳定性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水电工程岩体变形模量与波速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电工程常常用原位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的变形模量E0与对应部位岩体的纵波速度VP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大范围及深部岩体宏观变形参数,E0-VP的相关性与试点的地质代表性、测试方法、试验数量、选用的函数关系等有关。介绍建立E0-VP关系的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典型工程为实例,从试验数量、地质代表性、试验条件及函数关系4个方面研究E0与VP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宏观变形参数的影响程度,分析国内10多个水电工程建立的E0-VP关系特点及一般规律。研究表明,在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建立的E0-VP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对评价不同勘探阶段大范围岩体和深部岩体变形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海州矿边坡不稳定区圈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边坡稳定性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人工活动(开挖或防护)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滑坡的具体形态,然而,上述因素与滑坡形态之间很难找到某种确切的关系,海州矿非工作帮边坡从建矿到目前,已发生过70多次滑坡,规模较大且有详细资料记录的滑坡60多次,将这些丰富的滑坡资料进行整理,并尝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将工程地质因素,如滑落层的内摩擦角和倾角,滑落层走向与边坡走向间的夹角,剪切带长度、降雨量、断层、坡高等因素作为网络的输入,以滑坡体的长度、宽度和顶部裂缝距坡顶的距离作为网络的输出。各因素与滑坡体的长度、宽度和顶部裂缝距坡顶的距离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关系由网络的结构描述,网络训练好以后便可用于对潜在不稳定区范围的预报和圈定,这样,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治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据此进一步分析和验证按传统方法所圈定的边坡是否存在滑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