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通信)技术是指用户可以直接进行通信而不用经过基站的一种终端直通通信技术,移动蜂窝使用终端直通通信技术能够增加蜂窝系统性能,然而却带来了较多的干扰以及加大了能量损耗.为了达到用户和基站间的相互干扰,增加频谱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文章以D2D 用户和速率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以达到高能效的终端直通通信.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联合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方案,能明显减少D2D用户与蜂窝系统受到的干扰,增加蜂窝频谱利用率以及D2D用户和速率.  相似文献   

2.
王汝言 《数字通信》2000,27(8):93-96
0 引言 多媒体通信终端是能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能将它们同步的显现出来,具有交互功能的新型通信终端,是集计算机终端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一体化的高技术产物,是整个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端设备的功能与业务类型有密切的关系,也与通信网的性能直接相关.虽然多媒体计算机有许多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多媒体终端,但二者还有很大的不同,多媒体计算机不等于多媒体终端.  相似文献   

3.
文章系统分析了铱星系统、海事系统以及欧星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区别,明确卫星手持式通信终端的选配标准,通过在典型环境中的现场测试,比较三大系统的在不同地域条件下的通信性能,结合企业应急通信的特点,提出卫星手持是通信终端的企业应急通信在不同地区的选配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事卫星系统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木 《无线电工程》2009,39(10):8-10,15
介绍了海事卫星系统的发展概况,包括海事卫星主要技术参数和各种终端,如B/M终端、FLEET终端、BGAN终端等。详细论述了BGAN系统及其终端,包括构成、主要性能和关键技术。从技术、业务和设备实现等角度概括了系统发展特点。给出了海事卫星系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远洋运输、航空通信、陆地移动、应急通信及记者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5.
徐同刚 《电信快报》2012,(11):32-35
D2D(终端到终端)是一种在LTE(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通过重用小区内蜂窝用户的资源来实现终端到终端通信的新型技术。在LTE中引入D2D后,资源调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不仅体现在资源块的使用上,也体现在相应的功率控制机制上。D2D技术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干扰问题——普通蜂窝通信模式与D2D模式的相互干扰。通过协调好系统内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的干扰,可以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卫星转发器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性能.转发式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导航通信一体化的系统,通信系统中的微小卫星终端由于其发射天线波束宽,从邻星干扰方面考虑,远区卫星还处在微小卫星终端的主瓣内,因此发射功率受到了限制,是一个很明显的上行功率受限的系统.为了缓解对发射终端的压力,文中对卫星转发器的增益表减档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在转发器增益衰减档减小时,整个系统的性能可以得到提高,试验结果也表明,对于微小卫星终端系统,卫星转发器的增益档设置在2dB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协作通信解决了普通单天线移动终端的空间分集问题,使单天线移动终端在多用户环境中可共享其他终端的天线,从而得到多天线分集增益,改善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从协作通信的概念和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通信的虚拟多天线(VAA)TD-SCDMA系统,探讨了该系统中各层的实现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圆偏振调制激光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鹏  艾华 《中国激光》2012,39(9):916002-221
为了降低大气湍流和通信终端相对运动对通信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对采用了圆偏振调制原理的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激光的圆偏振特性在大气传输中变化很小,且圆偏振光具有旋转对称性,系统的性能不受两通信终端相对运动的影响,降低了技术的实现难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介绍了两种圆偏振调制方式,推导了线偏振态与圆偏振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为圆偏振编码解码提供理论基础。针对这两种调制方式,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并设计出了圆偏振调制激光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可验证两种编码方式,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作为星载通信终端。并进行了简单的圆偏振编码通信实验,实现了数据发射和接收,证明了圆偏振调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易瑜 《电子测试》2016,(20):70-71
以建设智能化温室物联网为目标,提出温室物联网服务平台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技术架构、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无线传感网及通信终端、智能控制终端和无线传感网及通信终端,智能控制终端.设计了温室环境监控软件,视频监控系统,农业小气候监测系统,监控中心,实现了温室群的数据存储、管理控制和云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了温室生产的精细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支持手持终端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功能,系统配置,通信体制和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性能,最后给出了工程经济性能和财务评价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双重DNS解析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北省电力广域网内部,存在着大量提供各种因特网服务的服务器。从服务对象来划分,这些因特网服务器可以分为两大类,对外的公网Internet服务器和对内的内部Intranet服务器。概括起来,公网服务器和内部服务器在以下几点上有所区别:1. 面向对象不同。公网服务器面向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内部服务器面向企业广域网Intranet内部,或者只局限于各单位内部。2. 内容不同。公网服务器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发布信息,建立与外界的良好沟通,并提供电力营销服务。内部服务器对内发布企业内部信息,实现公文传递,以及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3. IP地…  相似文献   

12.
针对TD-LTER9阶段新增加的TM8(双流波束成形)技术,本论文从原理分析上给出TTM8的实现基本原理,以及相较于TM3/TM7等传输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实际测试情况,分析了TM8在现网中的性能,并给出TTM8的应用建议,希望为TD-LTE的建设与应用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瑞  苏秀琴  乔永明  吕涛  王轩  王凯迪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1):20210194-1-20210194-7
基于柔性铰链结构支撑和音圈电机驱动的两轴快速反射镜是一个两输入两输出强耦合系统,X轴和Y轴间的耦合大幅降低了反射镜的定位精度,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很难实现高精度的解耦控制。针对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结构形式的两轴快速反射镜,理论分析了两轴快速反射镜耦合来源—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建立了X轴和Y轴间的耦合物理模型;提出的双前馈+双神经网络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分别补偿直流耦合分量和非直流耦合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相比,耦合度从5%左右降低到1.0‰以内,从而定位精度从2.5%左右提高到0.5‰以内。  相似文献   

14.
Owens  R.P. Smith  A.C. 《Electronics letters》1990,26(18):1433-1434
The design of a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module intended for use in the SHF military satcom band as a building-block for a variety of two dimensional array antennas is described. The module can operate in duplex mode in dual orthogonal circularly polarised transmit/receive bands.<>  相似文献   

15.
Multilevel converters, like neutral-point-clamped inverters or multilevel choppers, are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in high-power applications. Nevertheless, in these structures, all switches are confronted to commutation stresses caused by their turn-on and turn-off control. Furthermore, the methods to balance the capacitor voltages or to control the neutral point voltage are complex enoug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new multilevel converters based on series connection of zero-current-source (ZCS) inverter cells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of zero-voltage-source (ZVS) inverters. These dual structure associations give soft-switching operation for all switches and allow the use of semiconductors, normally destined for medium-power applications, in high-power converters (up to 1 MW). The authors consider the structure design for several topologies to achieve DC-DC or DC-AC convert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simplicity of phase control techniques and give out the principal features of different topologies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基于802.11b/g下的双模电路设计,该电路能很好地应用于2.4GHz和5.8GHz两个工作频段,并能实现全向和定向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有良好的回波损耗和传输特性,可以较好地满足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The switching rates of dual selection combining diversity and dual switch-and-stay combining diversity in Rayleigh, Rician and Nakagami-m (m half-integer or integer) fading are derived. Closed-form or single integral expressions are obtained for both the cases of balanced channels and unbalanced channels.  相似文献   

18.
金哲彦  徐之海  冯华君  李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5):20190463-20190463-9
双分辨率相机同时兼顾大视场和高分辨,利用同轴光学固定结构避免了变焦镜头运动部件带来的诸多问题,在深空探测目标跟踪和手机等智能终端上具有应用价值。针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分辨率图像变焦算法的速度慢,信息量没有提升,图像网络结构适配性差和图像信息修复的伪造性等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加入基于深度信息的解决办法。论证将图像对焦清晰度作为深度信息引入双分辨变焦算法的可行性,探讨对焦深度信息检测精度与效果,分别测试深度学习和基于深度信息的传统方法的双分辨率变焦算法,得到了一种不影响正常成像速度,内存开销降低35%和算法复杂度降低60%,超分辨信息真实可靠,图像结果评价提升10%到50%的全新算法。  相似文献   

19.
李慧慧  孙像君  吴军 《电视技术》2018,(2):101-109,114
针对传统水印算法功能单一,抗几何攻击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奇异值分解(SVD)、离散余弦变换(DCT)和HSV空间模型的彩色图像双重水印算法.该算法基本思想是在彩色载体图像中先后嵌入可见水印和不可见水印.根据HSV 空间模型和DCT变换实现二值可见水印自适应嵌入,用来标识版权;通过DWT和SVD变换实现不可见彩色水印的嵌入,用于加强版权保护,利用Zernike矩进行旋转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见水印具有较好的视觉可见性,不可见水印的抗几何攻击能力得到了提升.双重水印相互作用,功能互补提高了水印的版权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strained SOI process with dual SOI thickness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wo different SOI thicknesses (Tsi) are obtained on the same wafer for n- and p-channel devices using one additional photo masking step. Device data shows the S/D junction capacitance is reduced by 12% without any degradation in the driving current. A thicker SOI is used for p-channel devices to increase the SiGe recess depth and volume for the embedded S/D SiGe. The driving current is improved by 15% as a result of the larger compressive stress compared to a smaller SOI thickness. Dual SOI thickness is proved to be a viable strategy for independently optimizing n- and p-channel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