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一种聚光直热式加湿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进行实验测试,根据其产淡水速率和经济成本,对其长期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在室内稳定条件下,测试给出海水喷淋温度、加热功率等对产水速率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加湿小球作为加湿层材料的系统产水效果最好,在喷淋温度为73℃时,其产水速率为1.12 kg/h。在实际天气下,也测试给出装置内部的工作温度和产水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太阳直射辐照度为692 W/m~2时,最大产水速率达到0.52 kg/h,装置的平均性能系数达到0.84。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2017,(9)
设计了一台具有叠置结构的增湿去湿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可采用太阳能系统供热,也可利用其他余热系统供热。在稳态供热条件下,对系统的产水性能随热海水布水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并对该条件下性能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喷淋海水温度为85℃时,系统的淡水产量可达到63.4 kg/h,单效时性能系数可达0.77;在关闭循环风机,仅依靠热湿空气自身升力的条件下,此温度下淡水产量约为37 kg/h,可达有风机时的58%,说明叠置式的分布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个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和曲面菲涅尔透镜联合驱动的鼓泡加湿除湿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对多曲面聚光器的聚光特性进行光学仿真分析,对装置各部件的能量进行平衡计算,测试系统在实际天气条件下的产水性能,给出太阳辐照度、装置运行温度和产水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太阳辐照度平均为795 W/m2时,该装置集热管出口温度最高为64.8℃,产水量约为9.48 kg/d,整体系统热效率为43.5%。  相似文献   

4.
为了利用分布式小型海水脱盐装置生产淡水,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式降膜太阳能海水蒸馏装置,并分析了该装置的产水性能,以及进料海水盐度、进水流量等对该装置的产水速率、冷凝温度、排浓海水温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水速率随着进料海水盐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运行温度为80℃的情况下,当进料海水盐度为3.5%时,产水速率为151.02 g/10 min,比进料海水盐度为10.5%时增加了20.33%;产水速率随着进水流量的减少而增加,在运行温度为80℃的情况下,当进水流量为0.44 kg/h时,产水速率为0.907 kg/h,比进水流量为0.68 kg/h时增加了21.42%;通过管式降膜太阳能海水蒸馏装置的模块化组合,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淡水需求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可在海岛或偏远地区同时产生电力和淡水的聚光光伏-膜蒸馏海水淡化复合系统。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设计进行介绍。对系统的聚光结构进行光学仿真,研究汇聚到太阳电池上的光线接收率及能流密度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入射角在15°以内时,位置聚光比方差均小于0.8。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季太阳辐照度为800 W/m2的条件下,系统每小时淡水产量可达375.8 g/m2,产水效率可达33.1%,每小时平均输出功率可达61.7 W/m2,电效率为8.0%,系统整体效率可达41.3%。在冬季条件下,对光伏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影响不大,但对装置的产水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产水效率仍可达到26%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淡水产量,设计一种太阳能负压式太阳能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通过减小加湿腔体内压强来增加湿空气中含湿量,湿空气分别在液环真空泵和除湿腔内冷凝收集得到淡水。湿空气中含湿量上升,日产淡水总量增加。当湿空气温度70 ℃时,加湿腔压强从90 kPa减至70 kPa,含湿量增加154.9 g/kg;加湿腔压强70 kPa时,12:00—14:00可稳定产淡水1.8 kg/h以上,最高可达2.1 kg/h。装置性能系数GOR最高可达1.7。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型横管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介绍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装置内传热传质关系,得到单效及两效横管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的淡水产量预测值。用电加热管代替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单效和两效装置在稳态运行时测点温度变化和产水速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个装置稳态运行时,蒸汽主要在套管内上部进行凝结,产水速率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两效淡化装置在加热温度为80℃时的淡水产量为0.728 kg/h,是单效装置的2.1倍,实验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随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两效淡化装置性能系数可达1.67。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带肋片多效管式海水淡化装置并利用模拟热源对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对系统稳态产水性能进行测试,给出系统在不同运行温度、压力下的产水速率和性能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小时产水量随运行温度升高而增大,80℃时小时产水量为0.59 kg/h;对装置进行抽真空后装置的小时产水量增加明显,在运行温度为70℃压力为0.31 k Pa时,小时产水量最大为1.19 kg/h;装置的性能系数最高达1.5,定功率运行10 h,产水量最高为8.58 kg。  相似文献   

9.
于晓慧  王甜  高志 《太阳能学报》2023,(11):166-173
该文将真空管集热器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结合,提出一种真空管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实验研究典型工况下太阳辐照度、循环水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压缩机变频条件下系统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提高太阳辐照度、降低循环水温度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在太阳辐照度为850 W/m2,循环水温度为55℃时系统取得最大COP,为5.36。压缩机频率为42 Hz的系统COP为4.08,较45、47、50 Hz分别提高1.23%、8.5%、13.6%。  相似文献   

10.
对一种回收蒸发潜热的太阳能蒸馏装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照度、冷凝器冷却海水流量和蒸发器入口海水温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冷凝器冷却海水流量为45 l/h,蒸发器入口海水温度为75℃时,系统具有较大的淡水产量和合适的系统GOR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TRNSYS软件搭建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对广州地区某小型别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设计,并观察系统在1年(8760 h)中的运行情况。选取了系统在4个典型日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CPC集热器在春分日和冬至日的最高出口温度分别为67.5℃和68.2℃,在夏至日和秋分日的最高出口温度分别为85.7℃和83.3℃。CPC集热器的集热效率随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进口温度的下降而升高;经测试,CPC集热器的最佳安装倾角为22°。对CPC集热器和平板集热器的集热性能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的集热功率基本均随太阳辐照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冬至日12:00~15:00这个时段,CPC集热器的集热功率是平板集热器的1.5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内蒙地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直热式多效低温蒸馏苦咸水淡化系统,它将太阳能直热式系统和多效蒸馏系统相结合来淡化苦咸水,并智能启停真空泵等.对这一系统进行产水量和蒸发器的热力分析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及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当太阳能直热式系统出水温度达到60℃以上,小型模拟系统一天的产水量可达60 kg,当多效蒸馏的效数为4时,淡水的成本在5~7元/m3,在太阳能资源丰富而淡水缺乏的地区,使用该太阳能直热式多效蒸馏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搭建PV/T一体化组件性能测试实验台,测试在不同进口水温、不同一体化组件倾角和不同流量时PV/T一体化组件的热、电效率。结果表明,在进口水温30℃工况下一体化组件拥有最优的热效率值和输出电功率值,其日总热效率为35.97%,对应的输出电功率范围为29.40~30.51 W;45°倾角放置的一体化组件可接收到较多的太阳辐照度,且具有最优的光热性能,对应的日总热效率为32.65%;流量85 L/h工况下一体化组件拥有最优的热效率值,对应的日总热效率值为25.89%,串联50Ω电阻时组件的输出电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较小,流量120 L/h工况下一体化组件拥有最优的输出电功率值,对应的输出电功率值范围为24.02~29.19 W。  相似文献   

14.
传统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适应性欠佳,影响其在寒冷地区使用,通过采用补气增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低温条件下的供热能力。以所提出的采用PVT集热/蒸发器的补气增焓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环境条件、太阳辐射强度、注入蒸汽质量流量对该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环境温度为-10℃,太阳照强度为500 W/m2时,性能系数(COP)可达4.3,比使用补气增焓(VI)循环的空气源热泵(ASHP)系统高63.6%。以当量热价(LCOH)作为指标与其他3种供热系统进行比较,所提出的系统经济性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为补气增焓热泵系统在寒冷气候地区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This work presented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solar parabolic concentrator prototyp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chieve most quantity of vapor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water flow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solar concentrator is a new absorber concept that absorbs reflected solar rays and transports it to a heat exchanger in order to generate vapor. Climatic conditions, inlet/outlet oil temperatures of the tubular solar heat exchanger, water tank temperature, and inlet/outlet water temperatures of the mixed heat exchanger were recorded experimentally during three days in November 2018. The absorbed energy, losses energy, concentrated energy, and vapor heat energy of the system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of this work, the solar system provides thermal energy efficiency varied from 60% to 70% and a concentration factor around 350 for three water mass flow rates. In this experiment, the optimum value of vapor mass is 6 kg/h with 0.016 kg/s of water flow. Consequently, to achieve the most quantity of vapor, the water flow should b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6.
长庆石化连续重整装置存在1.0MPa、1.7MPa、2.3MPa、3.5MPa四种不同压力的蒸汽产生的凝结水,导致出装置凝结水温度较高(达到180℃)、流量较大(为42.6t/h),该凝结水汇至公司凝结水管网。高温蒸汽凝结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二次闪蒸,形成气液混相流,当流速增加或改变流向时引起水击,影响管网安全运行和下游除油、除铁装置的平稳运行。为了消除连续重整装置高温凝结水存在的隐患,2012年4月,决定对长庆石化凝结水余热回收系统实施改造。改造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2012年5月15第一阶段,凝结水罐V410吊装配管施工完成,投用后管网水击现象有所好转,但未能彻底解决;2013年10月第二阶段装,装置大检修中新增一台换热器、两台凝结水泵,同年11月12日施工完成。改造后,出装置凝结水温度由180℃降至128℃,除氧水温度提高12℃,每小时多产蒸汽5.4t,每年创效439万元,实现了高温凝结水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装置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7.
Parabolic dish solar collector system has capability to gain higher efficiency by converting solar radiations to thermal heat due to its higher concentration ratio.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ergo-economic analysis, net work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by integrating the parabolic dish solar collector with two high temperatur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O2) recompression Brayton cycles. Pressurized water (H2O) is used as a working fluid in the solar collector loop. The various input parameters (direct normal irradiance, ambient temperature, inlet temperature, turbine inlet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cycle temperature) are vari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n net power output,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integrated system energetic and exergetic efficiencies. The simulation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 (EES). The outpu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t power output of the integrated reheat recompression s-CO2 Brayton system is 3177 kW, whereas, without reheat integrated system has almost 1800 kW net work output. The overall energetic and exergetic efficiencies of former system is 30.37% and 32.7%, respectively and almost 11.6% higher than the later system.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the solarized reheat and without reheat integrated systems is 0.0125 g/sec and 0.007 g/sec, accordingly and it increases with rise in direct normal irradianc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receiver has the highest exergy destruction rate (nearly 44%) among the system components. The levelized electricity cost (LEC) of 0.2831 $/kWh with payback period of 9.5 years has proved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design. The increase in plant life from 10 to 32 years with 8% interest rate will decrease the LEC from (0.434-0.266) $/kWh. Recuperators have mor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and their cost rate of exergy is higher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8.
该文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膜反应器重整制氢及燃料电池模型,根据拉萨某日太阳能直接辐射强度(DNI)变化计算太阳能可供使用的能量,作为外热源输入重整系统,并分析反应温度、水碳比(S/C)及DNI对该系统各性能指标的影响,性能指标包括甲烷转化率、H2收率、电池功率及电压、太阳能转换为氢能的效率。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0 ℃,S/C为2.5时有利于太阳能甲烷湿重整反应;系统日性能结果显示在某日10:00—20:00时,电池输出功率120 kW,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0.368,系统发电效率0.225。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家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具有折皱底面的多级迭盘式家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由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和多级海水淡化器两部分组成。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该装置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该装置每0.5 h的产水量、累计产水量以及各级水盘的水温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测试当天累计太阳辐射量22.46 MJ/(m^2.d)条件下,该装置产水量可达9.34 kg/(m^2.d),单位太阳辐射能产水量为1.50 kg/kWh;该装置的性能系数达到0.956,是传统单级盘式太阳能蒸馏器性能系数的2.7倍。该装置使用简便,运行可靠,维护费用低,在淡水缺乏的岛屿或偏远的咸水湖地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家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相似文献   

20.
蓄热水箱作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重要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储能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圆柱形相变单元的相变储热装置,并搭建相变蓄热水箱性能测试平台,通过单一控制变量法得到储热装置放热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对于空间一定的储热装置,在等质量相变材料(PCM)时,相变单元的直径对装置放热速率的影响较大;相变单元之间的间距对装置放热速率的影响较小;当增大换热流体(HTF)的入口流量及降低HTF入口温度时,能大大减少储热装置的放热时间,提高储热装置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